APP下载

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20-10-21杜芳龙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螺旋CT磁共振诊断

杜芳龙

【摘  要】目的:探究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行螺旋CT检查)、实验组(行磁共振检查),每组各35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肝脏囊性占位确诊率、炎性病变确诊率。结果:两组肝脏囊性占位确诊率相比,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炎性病变确诊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结论:螺旋CT、磁共振均可精准诊断肝脏囊性占位病变,但在诊断炎性病变上,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作用肝脏囊性占位炎性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螺旋CT;磁共振;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0031-02

肝脏囊性占位病变为临床常见病,是指寄生虫、淤血、结核等对肝脏所致疾病,内含囊性肿瘤、炎性囊性病变、寄生虫囊性病变等,可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发热、腹痛等症状[1]。若患者未及早确诊并得到治疗,可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目前,临床可采取螺旋CT、磁共振(MRI)予以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诊断,二者具有各自优势与特点[2]。为进一步明确螺旋CT与磁共振诊断肝脏囊性占位病变的效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70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为例,经分组予以螺旋CT、磁共振诊断,现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肝脏囊性占位病变,且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其中,实验组有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7.35±8.22)岁;17例肝脓肿,6例结肠癌,6例胰腺癌,6例肝包虫囊肿。对照组有21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7.46±8.34)岁;15例肝脓肿,7例结肠癌,7例胰腺癌,6例肝包虫囊肿。经统计学计算后,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显示,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螺旋CT检查,即:选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32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参数:电流240mA,层厚5-10mm,间距5-10mm,自右侧膈顶至肝脏下缘予以扫描,在完成常规扫描后,将100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经肘静脉注射后,行增强扫描,流速2-3mL/s,再行肝脏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延迟扫描。

1.2.2 實验组行磁共振检查,即:选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扫描机进行检查,参数:最大梯度场:60mT/m,自右侧膈顶至肝脏下缘按照患者诊断需求自不同方位予以T1WI、T2WI、T1WI增强扫描,在完成常规扫描后,将15ml钆喷酸葡胺造影剂经肘静脉注射后,行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肝脏囊性占位确诊率、炎性病变确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表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肝脏囊性占位确诊率

实验组、对照组各确诊35例(100.0%)、35例(100.0%)肝脏囊性占位。两组肝脏囊性占位确诊率相比,χ2=0,P=1,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2 对比两组炎性病变确诊率

实验组、对照组各确诊30例(85.71%)、19例(54.29%)炎性病变。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炎性病变确诊率更高,χ2=8.231,P=0.004,P<0.05,比较有差异性。

3 讨论

作为临床常见、多发肝脏疾病,肝脏囊性占位病变包含多种疾病类型,因此病灶性质、大小具有一定差异性,须临床按照疾病类型予以对症治疗,方可获取最佳疗效[3]。因此,须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前明确患者病变性质与类型,以利于患者预后。目前,临床可经螺旋CT、磁共振予以诊断,即经门静脉期、平衡期肝脏组织密度扫查明确囊变病灶密度与正常肝脏组织密度间差异性,从而对病灶范围、与周围组织相关性予以明确,确定病变情况,再经增强扫描明确患者病灶血供情况,以确诊病情[4]。此外,螺旋CT无时间限制,可对模型进行回顾性构建,也不受无层间隔大小、重建次数限制,相对来说更为便捷。而磁共振无辐射,不会影响患者健康,因其无发射性,可使扫描图像分辨率更高,更利于临床检查医生结合影像学图像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但受囊变种类、性质不同影响,螺旋CT、磁共振间诊断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肝脏囊性占位确诊率相比,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螺旋CT、磁共振均可真实反映肝脏囊性占位病变情况。但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炎性病变确诊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说明在诊断炎性病变上,磁共振效果更佳。这是因为,磁共振具有多方位扫描优势,可将囊性病变内部组织成分、血流信号情况清晰显示出来,更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囊性病变性质、类型予以确定。

综上所述,螺旋CT、磁共振均可精准诊断肝脏囊性占位病变,但在诊断炎性病变上,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更高。因此,临床在诊断肝脏囊性占位病变时,应在精准诊断结果同时,降低诊断步骤对患者的影响,尽可能一次将患者病灶部位、大小及病理特征清晰展示出来,以利于临床后续予以患者精准治疗,从而加快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俊平.探讨螺旋CT和磁共振(MRI)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0):122-123.

[2] 马林建.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行螺旋CT和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9):40-41.

[3] 陆纪元.分析螺旋CT和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4):535-536.

[4] 林坚全,冯秀珍,黄河文.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57-58.

猜你喜欢

螺旋CT磁共振诊断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