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戏剧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研究

2020-10-21蔡昀含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文化自信

摘 要: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校园戏剧文化建设是推动大学生继承传统、培育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以校园戏剧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思路。目前校园戏剧仍存在制度体系不成熟、专业指导角色空缺、活动类型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轨等问题。为此,应树立明确目标,推动多种形式的校园戏剧文化开展,与本地特色结合打造校园品牌,充分发挥校园戏剧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校园戏剧;文化育人;文化自信

戏剧是一种集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绘画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在塑造人的精神品格、反映时代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极大作用,也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形式。高校作为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承担着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创新的重任,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和会议上提出“文化自信”的问题,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当前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多种多样的高校文化活动中,高校戏剧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歌颂奋进的时代精神,更以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互动体验为在校大学生们所喜爱。因此,以高校戏剧文化建设的来不断推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践行党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一条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高校戏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本次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四所高校为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学生展开调查。从整体来看,高校戏剧文化推广具有良好的土壤,高校戏剧文化建设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在问卷的戏剧通识题目回答中,每道题的正确率均可达80%以上。由此可见,学生基本具备戏剧文化知识储备,高校开展更高层次戏剧知识教育具有良好基础。同时,对于校园戏剧文化建设,有95%的受访者认为是有价值的,应该得到支持,且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观看戏剧对自己的精神层面有着正面的影响。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高校学生对戏剧的接受程度整体较高,在高校推广戏剧文化具有可行性。

然而,在校园戏剧实际推广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高校呈现出不同状况,受访者对校园戏剧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与学校校园戏剧文化建设成果有关。在本研究所调查的四所高校中,文学类专业建设较强的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多数受访者表示看过校园戏剧社演出,其中多数是自发前往观看;在专业建设偏向理工类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工程大学,这两组数值则接近半数。这说明校园戏剧文化建设处于一种不均衡的发展状态,而学校的建设成果对学生了解戏剧文化的热情有很大影响。

总而言之,校园戏剧文化的推广建设前景是乐观的,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限制。一是相关制度、体系不成熟。部分高校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的思想,戲剧文化建设并未得到学校的重视,推广戏剧文化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面向受众有限,方式机械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且部分高校的戏剧社团处于“散养”状态,社团内部管理并未形成科学的体系,难以推动文化风气的形成。二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专业设备、资金不足。戏剧是一项相对专业的艺术活动,戏剧社团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难以真正了解戏剧的魅力,无法达到育人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戏剧社团中应当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引导,引领学生选择主题积极向上的演出剧目,这一角色的缺失导致部分戏剧社团偏离了原有戏剧育人的初衷,走向了肤浅、低俗的方向。而资金和专业设备的缺失也会影响戏剧原有魅力的展现,以上多种因素导致演出作品质量不高,学生个人成就感无法满足,势必会打击学生的热情。三是活动类型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轨。无论是戏剧类选修课,还是戏剧社团,受众面都过于狭窄,只能满足小部分学生的体验需求,难以广泛推广戏剧文化。四是校园戏剧在众多校园文化活动中存在感弱,多数学生认为观看戏剧表演是小众的文化活动,校园戏剧未能真正深入人心。

二、戏剧对于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价值分析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戏剧表演通过引领观众对剧情中的人物建立心理认同,产生移情,想人物之所想,在潜移默化中领会人物所承担的思想内涵,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功效。在戏剧作品的主题思想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塑造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大有裨益。

首先,校园戏剧有利于大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充分了解自身文化,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在信息化时代,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充斥网络,给大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常常会使他们忽视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了解。戏剧表演内容贴近生活,表演形式多样,是一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民族戏曲中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舞台呈现给学生,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增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其次,校园戏剧是高校实践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有效途径。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教育的前沿阵地,促使高校学生形成统一的文化共识,在校园中传承和发扬先进的民族精神至关重要。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要依赖必修通识课,形式较为枯燥,常常被学生漠视,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且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不紧密,难以令大学生积极践行优秀思想。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校园戏剧,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品行,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许多校园戏剧中积淀了大量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和政治理念,特别是其中蕴含的爱国、诚信、忠诚、坚韧、拼搏等内核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宝贵素材。观看戏剧表演,或者是亲身参与戏剧表演,让大学生对剧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将人物情感灌注在自己身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党和民族的先进精神。

再者,校园戏剧有利于引导积极健康的审美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段时间以来,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娱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的日常娱乐活动也主要依靠网络游戏、影视剧、网络小说或是社交网站的碎片化阅读,看似丰富多样,实则空洞肤浅,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和身体健康发展都产生了极大不良影响。校园戏剧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娱乐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令大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育教育。优秀的戏剧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特色、展现进步思想、讴歌真善美、树立榜样形象,加深学生思想深度,引导高校审美风尚的转变,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

三、高校戏剧文化建设引领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的设想

第一,树立增强文化自信的明确目标,注重戏剧作品主题导向,努力挖掘作品思想深度。要建设校园戏剧,剧本必须要丰满起来。剧本内容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深度,关系着戏剧能否起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主旋律的作用。从剧本选择到舞台最终呈现阶段始终坚持主旋律的价值导向,创作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同时,学校要明确校园戏剧的定位问题,不能只将其视为单纯的娱乐活动。要重视校园戏剧对于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注重指导校园戏剧改编和创作,关注、鼓励校园戏剧发展。

第二,促进戏剧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扩大戏剧文化育人受众面。校园戏剧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应更多地带到日常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支持校园戏剧社团的发展,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校园戏剧排演准备过程中去。合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直播等线上互动方式,打破场馆和时间限制,吸引更多学生观看校园戏剧。积极举办戏剧文化节、加强与外校或社会专业剧团的合作交流,让大学生能针对自身爱好选择不同形式的戏剧文化活动,提升更多學生的文化参与感。同时,从质量和数量上丰富校园戏剧文化,让戏剧成为大学生日常的文化活动,让主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常态。

第三,注重打造校园戏剧品牌,建设专业队伍。从小的方面看,校园品牌的打造有利于调动学生观看校园戏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戏剧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从大的方面看,校园品牌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发挥戏剧类社团文化承载校园文化美育教育的功能。各高校可以学校历史文化背景为素材,亦可以学校培育出的杰出校友、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榜样为原型。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入融合,鼓励原创剧目,促进学生深刻理解优秀文化内涵,积极践行与发扬优秀文化传统,这是学校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第四,将校园戏剧与本地传统戏剧相结合。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无论是古代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忠勇气节、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精神,还是民族的文化结晶秦腔,都是不可忽视的优秀文化。高校利用地理优势,将本土特色与校园戏剧相结合,在校园戏剧思想内涵中融入革命精神,在演绎形式与内容中融入民族传统元素,以此为思想教育的抓手,培育大学生的爱民族、爱国家的高尚情怀,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其促进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功能。

四、结语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下,注重文化育人、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建设高校戏剧文化前景光明,却也任重道远。高校要利用戏剧的美育特质,促进“美育”“德育”与“智育”一体化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在建设校园戏剧文化时,注重内容的新颖与方式的灵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戏剧文化氛围,“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蔡昀含(1999-)女,汉族,河南开封。大学本科在读,西安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文化自信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技术文化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