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及解决对策

2020-10-21吕茶良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解决缺失大学生

摘要:道德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是社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已经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大学教育中应重点培养学生树立优良的道德信仰,强化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强化学生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人格,让其主动规范自身行为。近年来高校积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信仰缺失。接下来本文就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及解决对策这个课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弥补高校道德教育的不足。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解决

实际上,道德信仰属于一种层次较深的精神导向与支柱,从根本上对人们的生活与行为产生影响。从大学生角度分析,若其受到正确道德信仰的影响,那么其在道德选择时就能做出正确选择,且其在面临各种问题时也会坚定自身意志力解决问题,这对其个人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1]。然而当前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频繁发生,这就需要高校教育者意识到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意义,积极构建相关教育体系,这也是提高学生道德信仰的关键途径。

一、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的突出表现

(一)道德认同感缺失

物质世界利益世俗化逐渐扩张甚至蔓延到导学校园中。很多学生变得急功近利、自私,有权就是拥有一切等不良价值观念给传统价值受到诸多挑战。且当前时代下很多学生形成“个人至上,唯我独尊”不良思想。无论是权利意识还是自我意识都充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使得我国优良传统不被认可。

(二)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失范实际上是其道德信仰缺失的体现。现如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出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深受西方文化与价值的影响[2]。部分学生道德状况极为堪忧,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与其身份不符合的道德失范现象,具体表现在三点。第一,生活作风失范。部分大学生并没有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攀比。第二,社会公德示范。部分学生并没有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公共意识缺乏,随意涂画课桌、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等。第三,学习行为失范。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且学习态度不端正,在课堂上睡觉,荒废大学时光。

二、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高校道德考核制度

现如今高校考核形式主要以知识型考试为主,由于考核方式过于传统,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主要以死记硬背为主,导致学习之后无法应用于实践中,因此很有必要改革考核制度。首先,高校应重点培养德为先的高素质人才,将道德考核结果融入评优或升学考试中。其次,建立目的性的考核制度,设置的考题应偏向学生学习思政理论后的成果为主。展示的成果可通过多样化方式,如读书心得、辩论、演讲等,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核的内容,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后,道德考核结果客观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情况。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在毕业时给学生的评价主要以优秀为主,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表现,就算学生存在失德行为也不会给学生造成任何影响。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道德情况列入到档案中,通过建立崇德有利、失德有损失的机制达到培养学生道德信仰的作用。

(二)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结合

高校教育中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属于重要的一个内容,因此可以通过融合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方法创新德育教育模式[3]。其中,隐形教育指的是不在规定范围内随机出现的对学生道德信仰教育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内隐、间接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信仰教育。而显性教育指的是高校结合思政教育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目前各大高校开展道德信仰教育的主要方法。很显然,两种教育的内容是不同的,且在表现方式上也有一定区别,为了达到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最大效率化的目标,教师可以将两种教育方式融合,即在现行教育中融入人性教育。比如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入职业明星或道德模范,让学生在感动中逐渐拷问自身灵魂深处的“善”,从而反思自身的认知、行为以及情感等,从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另一方面,在隐性教育中融入显性教育。通过社团平台举办更多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成长,使其在切身体验中了解道德信仰以及道德意识对自身心灵的激励与震撼作用。

(三)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道德信仰内容应具有高度的时效性,可结合时代发展特点逐步丰富教育内容,同时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增强其对道德知识的认同感并主动树立道德信仰。现如今大学生更关注的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与人际关系等方面,因此高校教师在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中除了需要给学生传授政治观点与道德规范之外还应融入学生关注的内容,如职业道德教育、就业道德教育以及人际关系道德教育等等,让道德信仰教育能为学生所用[4]。此外,道德信仰教育除了需要贴近学生生活之外还要向社会靠拢,这就需要高校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融入生命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等等。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道德教育强化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其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而网络道德教育则可以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中的道德水平,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素养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中,使其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增强学生道德自律意识。

总之,道德信仰在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道德信仰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践行道德行为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应发挥校园主阵地的优势增强学生对道德信服感与认同感,促进学生在道德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娜. 高校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方面的缺失及重建[J]. 学理论, 2012, 000(005):191-192.

[2]王珏. 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缺失与对策研究:基于道德信仰的视角[J]. 职教论坛, 2013, 000(027):35-37.

[3]杜艾红, 王湘林. 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与建塑[J]. 湖北社会科学, 2015, 000(008):189-191.

[4]杜艾红, 王湘林. 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与建塑[J]. 湖北社会科学, 2015(08):191-193.

指导老师:朱天鹏 宁云中

作者简介:

吕茶良(1998-03-),女,彝族,云南保山。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語17103班学生,本科在读,湖南文理学院。

论文备注:此论文为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美丽中国——“文理护鸟营”在行动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Z73)。

猜你喜欢

解决缺失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