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2020-10-21高晓兰
高晓兰
【摘 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于我院心血管内科选取1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在护理干预后探究影响患者护理安全性的风险因素,整理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据整理分析来看,141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13.47%。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医院设施环境因素,且因各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例数分别为7例、6例、6例,占比分别为36.84%、31.57%、31.57。结论: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医院环境因素,护理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针对性防范,进而降低风险性。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241-01
引言: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在逐渐提升,已经较大程度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如临床常见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据实际分析来看,心血管类疾病患者多为年龄较大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且在日常生活中并无良好生活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心血管压力逐步增大,进而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使得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风险因素,较大程度的影响了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不利于其康复。对此当前必须要针对心血管内科常见风险隐患才去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性。本次实验中详细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隐患以及防范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共141例,为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经心肌酶活性测试、血管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手段证实为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症类型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同时患者为自愿加入本次实验,除本身心血管疾病外无精神病史、其他系统类病症等情况,家属已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符合入组标准。141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60例,最小年龄64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74.16±2.31)岁。
1.2 方法
1.2.1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风险因素分析
(1)护理人员因素
当前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较多,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心血管内科工作压力,同时如今广大病患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是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关键,与护理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影响,但据实际情况来看,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有所不足。首先,科室内护理人员在风险防范意识方面较为欠缺,在护理过程中并未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在患者出现突发情况时可能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以至于护理针对性不足。其次,心血管疾病类型较多,临床疗法多为以药物为主的保守疗法,但当前医疗卫生技术发展较快,可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较多,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服药时极有可能会出现失误,如药物剂量不足或过量、配伍禁忌等。导致以上风险的因素是因护理人员护理经验不足所导致。最后,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做好护理文书记录,以作为诊疗留据,但我院护理人员在记录过程中存在着对护理文书重视度不高的情况,因此时常出现记录不全面、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2)患者自身因素
在護理过程中患者也是影响护理安全性的关键性因素。当前心血管内科内患者较多,且不同的患者因自身病症情况、致病因素的不同均有着个体化差异;同时,组内患者年龄较大,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深度不足。此外,心血管疾病中慢性类病症居多,前期易被患者所忽视,随着病症对患者身体的长期持续性伤害,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对护理工作有着较大的消极影响。
(3)医院设施环境因素
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症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对医疗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但通过实际情况来看,我院在设施环境因素方面有所不足,如病房内设施不全、对设备维修养护力度不强等情况。总之,因以上各种因素影响,极大的影响了患者护理安全性。
1.2.2防范措施
在当前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对风险隐患加强防范。首先,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高低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我院心血管内科部分护理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有所不足,进而导致患者受到了风险隐患的威胁。当前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部门必须要围绕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开展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风险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培训,做好考核工作。同时,必须要详细了解心血管常用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等,保障用药安全。此外,由于科室内病患众多,导致护理人员工作较为繁忙,对此还应进一步优化排班,最大限度的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其次,由于患者均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化差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且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沟通,让患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心血管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达到疏导其心理状态、提升依从性的目的。最后,护理人员要做好病房环境的护理工作,完善病房内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此外,应优化医疗设备养护制度,缩短设备维修养护周期,保障设备能够均可正常使用。
2 结果
据整理分析来看,141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发生率13.47%。影响患者护理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医院设施环境因素,且因各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例数分别为7例、6例、6例,占比分别为36.84%、31.57%、31.57%。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以及医院设施环境因素形成了较为严重的风险隐患,影响了护理安全性,针对以上风险因素笔者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防范措施,主张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并做好环境护理,希望能够对改善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姜淑华. 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4):254-255.
[2] 文加霞. 浅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0):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