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分析
2020-10-21朱孔尧
朱孔尧
【摘 要】目的:分析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三联疗法,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升降抑幽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和HP根除率。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升降抑幽汤应用于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升降抑幽汤;脾胃湿热;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159-01
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多发脾胃疾病,临床多采取西药治疗,即三联疗法,达到根除HP的目的,但是三联疗法需患者长期服药才能增强疗效,但是长期服药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HP根除率会降低[1]。有研究表明,对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行升降抑幽汤治疗,能提升HP根除率。本文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男女比例27:13,年龄20-88岁,平均(46.29±5.32)岁;研究组40例患者,男女比例25:15,年龄22-85岁,平均(44.27±5.41)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三联疗法:给予患者克拉霉素分散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760)0.5mg、奥美拉唑肠溶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86)20mg和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0032630)0.5mg联合治疗,均为1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升降抑幽汤治疗,药方为:土茯苓、太子参、蒲公英各30g,煅瓦楞子和海螵蛸各20g(先煎),藿香、凌霄花、神曲、僵蚕、生白术各15g,蝉蜕、熟大黄、黄连、赤石脂各10g,姜黄6g,丁香和薄荷各3g(后下)。加水煎熬2次成药汁,每日1剂,分早晚餐后1h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5d。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观察患者是否胃脘疼痛、胃脘痞滞、少腹疼痛、胸肋疼痛等,无症状0分,轻度症状1-3分,中度症状4-5分,重度症状6-7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病症越重。②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2两组HP根除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HP根除37例,HP根除率92.50%;对照组HP根除30例,HP根除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在中医属于“痞满”和“嘈杂”范畴,因寒邪入里,化热而致病,HP感染慢性胃炎则与患者脾胃湿热相关,因此,中医将其称作脾胃湿热型胃炎[2]。中医认为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是运脾阳降胃气、清胃热和升脾气,进而起到清热祛湿、理气健脾的功效。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使用升降抑幽汤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中西药共同发挥功效,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气和胃、清热祛湿后的效果,且对HP具有强烈的抑制功效,进而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且升降抑幽汤能延长药效,使患者快速恢复[3]。为探讨升降抑幽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效果,本文针对院收治的80例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本研究结果:研究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统计意义,表明升降抑幽汤应用于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的HP根除率[4]。究其原因可能是升降抑幽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能与三联疗法协同作用,在短时间内根除HP,缓解临床病症,减轻患者痛苦,且中医用药的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患者预后好[5]。升降抑幽汤中的太子参、蝉蜕、生白术、薄荷等具备运脾阳和升脾气的功效,熟大黄、煅瓦楞子、赤石脂等具备清胃热和降胃气的功效,黄连、土茯苓等可清热祛湿,神曲和藿香则可理气和胃、芳香化湿,诸药合用,可抑制HP滋生,对症治疗,缓解患者临床
病症。
综上所述,升降抑幽汤应用于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的HP根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參考文献
[1] 王瑞昕,周强,张声生,等. 祛湿清热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临床,2020,27(01):49-53.
[2] 何学梅.王氏连朴饮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30例[J]. 浙江中医杂志,2019,54(12):892.
[3] 冯春元.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2):26+28.
[4] 刘乐鑫,王静滨,马鹏莉,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相关性分析[J]. 河北中医,2019,41(10):1505-1507+1511.
[5] 谭其佳.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