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影响的临床观察
2020-10-21丁秀丽
丁秀丽
【摘 要】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更显著。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奥美拉唑;随机对照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068-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较为常见且较难治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其发病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属于中医学“胃痛”“痞满”“嘈杂”范畴。其病理机制多为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逐渐变 薄、黏膜基层逐渐增厚、或者伴有肠腺化生和幽门 腺化生、或存在不典型增生为主要特征[1]。其临床 上主要表现腹上区疼痛、胀满、恶心、嗳气、消化不良、疲乏、纳差、消瘦和贫血等。确诊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的病理学检查[2]。虽然其治疗方 法多样,但疗效多不确切。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运用奥美拉唑治疗CAG患者60例,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9岁-61岁,平均年龄(34.4±6.7)岁;病程4年-10年,平均(6.5±1.8)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年龄(33.1±4.3)岁;病程3年-10年,平均(6.3±1.1)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3]制定。临床上主要表现腹上区疼痛、胀满、恶心、嗳气、消化不良等。胃镜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病理组织学检查示固有腺体萎缩。纳入的研究对象均通过电子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AG,年龄18~75岁的男性或女性;纳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方法
一般治疗:两组纳入的研究患者均给予富营养、易消化、少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吸烟、饮酒等对胃部的刺激,作息规律。对照组:基于一般治疗。治療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予奥美拉唑肠溶 胶囊(国药准字H20064032,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 捷有限责任公司)20 mg, 2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服药21d。在治疗前后,心电图、肝肾功、血 常规及尿常规各记录1次。
1.4诊断标准诊断及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胃炎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中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行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按照慢性胃炎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对两组近期临床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进行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胃黏膜积分及炎症情况 两组对胃黏膜修复均有治疗效果。治疗组在改善胃黏膜积分及炎症 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改 善胃黏膜萎缩方面,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 [4]。上述临床观察结果表明,CAG患者运用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抑制胃酸分泌,改善 受损胃黏膜,增强胃黏膜的修复,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丽华,马华.调气温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 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2016,25 (4):271-273.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24-36.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疾病专业委员会.慢 性 胃 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3.
[4] MassimoR, Alberto M, Gianmaria P, et al. Gastritis stag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OLGA staging system[J].Gut,2007,56(5): 6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