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软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研究
2020-10-21曹航
摘 要: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越来越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居住环境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传承中华特色民族文化,因此人们开始不断增强民族自信,近些年来在室内装修行业中新中式室内软装也开始逐渐出现。新中式装修风格当前如火如荼地表现出含蓄内敛的特点,又能够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就关于当前室内软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室内软装 新中式 风格研究
前言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以及居住。居住环境是人们生活中最经常接触到的环境,因此近些年来室内行业不断创新和发展,开始呈现出各种特色的装修风格,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在装修风格中的应用,新中式风格开始在室内软装设计行业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作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元素发展而来的现代化装修风格,新中式装修风格正逐渐占据我国装修行业市场。
一、新中式装修风格概述
新中式装修风格是近些年来我国装修行业市场中发展而来的新型現代化元素,在装修过程中充分运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当前不断发展的现代化装修特色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风格[2]。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开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的大力提倡以及人们民族精神的不断提升使得传统文化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中[3]。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各个朝代、各个民族、各个时期都有不一样的装修特点以及艺术风格,古人高超的审美情趣与装修智慧开始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指导作用。新中式装修风格虽然采用了较多的传统元素,但绝非是完全复制古人文化,也并不是完全堆积中华传统文化,必须是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化装修理念设计而来的现代化装修理念以及装修风格,使室内空间具有更加强烈的时代气息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东方文化开始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追捧和吸引的新型元素,不仅在我国发展良好,在世界也有巨大的发展市场。
二、新装饰装修风格在软装设计中的重要价值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是一个唯一完整保存中华文化的现代民族和国家,近些年来装修风格开始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传统文化进行改良和发展提取先进因素,开始与现在的设计风格不断融合交流,形成了具有中华特色的现代化装修理念以及装修风格,满足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基础需求,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特色以及新的时代意境[4]。新中式装修风格完全吸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我国从古至今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不仅与当前我国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工作相呼应,也能够不断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归属感,良好地反映出了当前我国国民的生活态度,既能满足我国人民的个性化需求,又能够满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创新。
三、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1、软装风格
在当前的室内设计软装中融合新中式风格能够不断保证室内环境的文化氛围以及典雅气度,融合了现代元素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反映出居住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需求。比如在当前的中餐厅装修中,人们大多选择中式家具,纯粹的色彩以及质朴的感觉不断提升装修的层次以及魅力既有穿越历史的文化感,又有现代设计的简约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居民的生活质量。
2、色彩
新中式风格在软装设计中通过对比色的应用能够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出雍容华贵的装修风格。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翡翠绿、中国红等等都是古代人们较常使用的协调色,通过不同颜色的对比以及衬托显示出居住环境的宁静以及和谐。如选择红色家具时,可以在室内空间中搭配淡蓝色的青花瓷,红色与蓝色形成更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清新典雅。
3、装饰品选择
装饰品在建筑空间设计及装修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选择室内装饰品以及摆放过程中应当科学处理装饰品的层次关系,通过体积、大小以及颜色的不同衬托和对比,将它们放置于最恰当的地方,发挥最好的装修效果。在选择新式风格中可以选择书画、剪纸、灯笼、窗花等来不断衬托室内风格,也可以选用留声机、古木家具等等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对于我国的室内软装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当前的时代特色,形成当前鲜明突出的现代化装修风格,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许洁.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软装设计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07):231.
[2]朱芳,方晓慧.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软装设计与应用分析[J].居舍,2020(04):12+67.
[3]洪奋贤.室内软装设计的新中式风格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23):187-188.
[4]杨柳.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软装设计与应用研究[J].居舍,2019(30):112.
作者简介:曹航,云南工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