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10-21朱涛罗斯琪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涛 罗斯琪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遗”,系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的方式代代相传,具有民族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的民间文化无形遗产。四川为文化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受泛文化思潮影响,和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强势冲击,我省“非遗”,生存环境正日趋恶化,“非遗”现状境况堪忧,“非遗”保护刻不容缓。基于四川文化生态的非遗保护,则尤显重要。

关键词:四川省;文化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截止目前,在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四川参与申报的羌年、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蜀锦)、《格萨(斯)尔》以及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等项目获得颁证。其中,我省绵阳市、阿坝州联合申报的羌年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余则入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共批准全国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列“非遗”代表性项目和扩展项目2000项,四川一省即入选151项,占项目总数的7.55%。

其中, 我省推荐的第二批119个项目中,除扩展项目外,计76项进入名录,项目数量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浙江和山东,是全国平均数量的2.62倍;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中,共18项成功入选,列全国第五。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8名,其中,四川省67名,占全国总人数3.34%。

四川境内,非遗资源居全国前列,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巴蜀文明重要的载体、传承方式也相当独特。但在市场商品经济及西方国家流行文化的冲击下,非物遗产却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

二、“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

“非遗”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近些年来,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四川一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果十分突出。但因自身思维和外部条件的局限,“非遗”保护及文化传承依旧路途漫漫,难尽人意。

1、研究乏力  内涵挖掘亟待深入

按照文化部门部署,早在2006年,我省即持续开展了为期两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抢救、保护了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重要资料,形成了 “非遗”保护名录项目的四级体系、各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因经验不足、内涵挖掘的深度不够,“非遗”资源中,一些较好的项目不能凸显其价值所在,未能进到国、省一级的保护名录,研究工作亟待深入。

2、资金短缺  “非遗”保护步履维艰

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不少项目已身处险境。已有300多年历史,世界稀有的川北大木偶,虽被列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生存的平台,却未得到根本改善,因环境艰苦,待遇较差,从业人才严重流失,人才梯队青黄不接,致使古老的民间艺术,面临失传,前途堪忧。

“非遗”保护是一项长远而浩大的系统工程,但受传承方式的局限,现代文化、生活习俗的冲击,很多遗产都只剩下馆藏文物,令人扼腕。不少工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但学习期间,学徒的收入微薄,投身其中的年轻人,已越来越少。

3、脱节市场  开发利用相对单一

我省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不少属于表演范畴。因此,在“非遗”项目的运作上,便相对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文化传承和积累的结果,与现代文化反差较大,不少“非遗”更因其“草根文化”的局限性,在城市当中少有受众。近些年来,羌绣、川北灯戏等经过多方努力,已走出国门并深受青睐。但在我省,更多“非遗”,则“养在深闺”,难以展示其庐山面目。没有了市场收入,再好的“非遗”,也无法摆脱其衰亡命运。

4、渠道不畅  宣传突破尚需搭台

“非遗”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我们最单纯、也最古老的文化记忆,与我们的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因此,只有做到全民参与,才能真正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无论政府怎样努力,公众参与的热情都不容乐观。就总体而言,我省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热在圈内,群众基础还不够扎实,缺乏一种民间广泛的认同感。其问题症结,根本在于宣传乏力,未能营造“非遗”保护的文化氛围。

三、建议和对策

1、切实加强理论研究  积极申报“非物”遗产

“非遗”申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一项综合全面、专业性强的工作,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人手,切实加强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研究,为“非遗”申报以及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详尽、具体的理论依据。要积极鼓励全省的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大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的内涵挖掘,在此基础上,编撰出版系统和深度介绍我省“非遗”的文献资料。

四川一地,民间文化资源众多,但研究方面还很薄弱,成果推广也有待突破。例如南充,即有不少人文与自然传说。其中,民女谢自然“白日升天”,连一代文宗的韩愈也有所耳闻,并以近百行的古体诗作记载其事,后为《全唐诗》收录;琳琅山的传说,大多与“红军之父”朱总司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鱼跃龙门”神话故事更家喻户晓,国家邮政局《小鲤鱼跳龙门》特种邮票的首发地即选在该市的高坪龙门。这些传说,如果能够深挖内涵,是完全可以同《梁祝传说》、《西施传说》、《伍家沟民间故事》、《走马镇民间故事》等,一道列入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的项目。除此之外,其保宁醋、张飞牛肉、盐皮蛋等制作工艺,巴渝舞,松溪内家拳(为武當内家拳的一支流派,失传已久,后于二十世纪的80年代被发现)等,亦同样具有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工技艺、民间舞蹈的实力。“非遗”申报,“非遗”开发和利用,其基本前提,便是我们的研究人员与搞基层普查的工作者深入、细致的挖掘工作,对此,我们理当当足够重视,用好手中的研究人才,特别是来自高校和社科机构、文化部门的研究群体,并对从事基层保护的骨干有的放矢地系统培训。

2、设立“非遗”专项基金  加大“非遗”扶持力度

设立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基金,并将其纳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总体,纳入到统一财政预算。办公资金用于保护工作的日常运作,项目资金用于“非遗”

项目,特别是重点遗产、濒危遗产的挖掘研究,项目试点与项目普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项目申报,珍贵资料与实物的征集、收购等“非遗”保护,按照分级(国、省、市、县)安排的原则,专项划拨,并逐年递增。

省、市、县(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对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拥有绝活的老艺人、老工匠给予一定的津贴和生活补助,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要对确有困难的传承单位、传承人进行传习资助,为他们传艺授徒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

除了设立“非遗”保护的专项基金,各级政府还可广泛号召社会,动员一些较有能力的企业、机构和个人,以企业投资、社会力量参与开发等方式,兴办民间博物馆、建立民俗风情馆,积极关心、支持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文经结合创新思维  牵手旅游谋求发展

四川省旅游市场巨大,可“娱乐”项目却相对薄弱,究其原因,特色文化的匮乏无疑是制约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这样的母体文化,正好具有不可替代的新鲜感和地域特质,文经结合后,必将迎来广阔市场。除了明显的社会价值,其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若能以“非遗”项目“集成”台台文化大餐,“非遗”保护中许许多多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文经结合的路子很多,庙会、特色文化旅游节、传统节日的庆典等,都可作为“非遗”运作的市场平台。如果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观赏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项目挑选出来,帮助它们走上街头;将口头文学、民间工艺、原生态歌舞、戏曲等,采用现代声光和数字技术,再现其传统神韵;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让糖人、泥雕、竹编等步入生活;通过建立文化“孤岛”,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展示“非遗”的原生态项目,那么,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以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牢牢把握市场脉络,成为四川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

在文经结合,牵手旅游的过程中,纪念品市场的的开发也十分重要。在此方面,我们理当创新思维,悉心研究消费者们的文化心态,认真选定“非物”载体。例如,开发微型系列旅游工艺品;将洞经音乐等,以多媒体技术制成光碟;将各地民间人文与自然的传说整理成书;用青神竹编体现当代的时尚生活等,都可在传播“非遗”的同时,带来潜力无限的经济收益,从而达到传承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的。

4、努力提高文化认知  培育全民保护意识

在此方面,我们当做到五点:

第一,“非物”遗产进校园。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务必要从学生抓起。建议省政府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组织人手,适时编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土教材,并将其搬进校园,搬进课堂,确保“非遗”的传承基础。在我省民间艺术的资源中,民歌、民乐可以纳入音乐课程的教学范畴,剪纸艺术可以纳入美术课程的教学范围,而传统技艺,则可成为手工课上的实践项目。

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的兴趣班,同样也是“非物”遗产进校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只有让本省“非遗”文化融入到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切实提升在校学子的审美情趣,四川本土民间艺术的传统经典,才能走进青年一代的心中,从而达到传承传统,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第二,“非遗”宣传,相关媒介要大力支持,积极参与。要对所申报项目跟踪采访,并以新闻、专题等形式广泛报道。宣传上,要坚持集中宣传与常规宣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宣传以国家“文化遗产日”为契机,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针对性强的深度宣传;常规宣传,则需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使社会各界进一步明确“非遗”保护的目的、意义;二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作,让人们熟知这些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自觉达成保护共识。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可着手设定期专栏,协同电台、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展示本省的“非物”遗产。此外,可进一步依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为此“精神瑰宝”的研究提供平台,扩大“非遗”普及层面。

第三,全力打造“非遗公园”、“ 巴蜀民俗馆”、“巴蜀风情一条街”等,确定“非遗”原汁原味的保护区域。

第四,挂牌成立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举办“非遗”文化节,集中展示本土“非遗”的丰富资源。

第五,文化部门要积极开展“非物”遗产进社区活动,让本土民间的传统艺术,走进基层,走近群众。

“非遗”保护的内容还有很多,如商标注册,及时抢注中文.cn域名等等。总之,“非遗”保护任重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对此也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J]. 李荣启.  中国文化研究. 2015(03)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中國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 2012

作者简介:朱涛,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校报编辑、《南充民间文艺》主编、南充市政协文史委员,研究方向:民俗及地域文化等。

罗斯琪(1988—),女,汉族,四川南充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