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2020-10-21曾祥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9期
关键词: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加强

曾祥江

【摘要】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校安全教育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我们在打造平安校园时,应当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立完备的校园安全法律制度,系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关键词】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加强;安全工作

學校安全教育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学校安全事件的不时发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滞后和缺失。其主要原因:一是仅单纯依靠学校力量进行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力量薄弱,没有形成系统健全的安全教育力量体系;二是校园安全建设缺乏充分的制度支持,我国现有校园安全法规从规范的主体和内容而言,比较泛化,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其他法规和强有力的措施;三是教师开展安全教育,仅凭苍白无力的说教,无系统安全教育课程指导,显得无所适从,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夯实学校的安全教育的基础,我们需针对以上原因,有的放矢,不仅要相应建立、健全、完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和校园安全法律体系,而且要在全国各学校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的同时,发动各方力量,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发力的安全维护力量体系,共同协调和维护校园安全。

一、形成共同参与的教育资源体系

在每起校园惨案的背后,都折射出社会各方面的影子,这也显示出校园安全问题不能仅靠一个社会部门来解决,而需要整个社会来协调和维护。因此,要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就不仅仅靠学校力量,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校园安全的保护之中。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上,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可以形成多方合力,构筑教育网络,形成学校主导、家长配合、全社会参与的中学安全教育局面,确保社会和谐。同时,极大地拓展教育资源,既丰富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内容,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特定的真实的社会情景中,切实增强学校安全教育的震撼性和实效性,而非苍白的说教。

(一)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区

社区(村居)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宣传防溺水、防火、防灾、交通等各类安全知识,帮助社区(村居)民众树立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增强辖区内学生对自己在校园中所学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并不断强化。

(二)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家庭

在每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阶段,寒暑假前以及节假日,学校要通过安全提醒、家长会和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将相关安全教育和有关安全情况向家长进行通报。就不同阶段要求学生注意什么样的安全问题,向家长们提出预警。就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向家长提出具体的建议与要求。通过这样,达到家校沟通渠道的畅通,助力建立家校共育体系,敦促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孩子开展校外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使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一种共同的责任,使安全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把学校的安全教育延伸到社会

邀请公检法部门、消防单位以及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到校,为师生们举行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和食品卫生等安全知识讲座和图片展示。这些讲座和展示联系社会实际,教育性强,震撼力大。其中来自社会生活前沿的相关案例,更能促使师生们深入反思,进而有效增强师生们的法制、交通、消防和食品等安全意识。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法规体系

如果要达到校园安全教育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目的,就必须通过相关的立法程序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

(一)出台校园相关安全法规

国家应当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等相关法规,在明确学校建设安全环境的目标和管理机制,厘清政府、学校管理者和社会其他各团体三者在维护校园安全中的安全教育责任、法律义务的前提下,相应建立安全事故赔偿和补偿机制,以便学校一旦发生安全问题,相应的责任承担和事后补救措施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落实。

(二)制定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在国家校园安全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相应制定切合自己的具体可行的安全教育等校园安全管理规范。

(三)在法律上强化教育效力

一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很多国家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学校应当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将安全内化于学生“心”,外化于学生“行”。国家应当将对青少年安全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安排财政专款建立学校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演习机制,帮助学生提高应对侵害的能力,并通过法律强化这一做法,从而切实地培养起学生日常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二是要在法律上规范媒体报道和宣传有关校园安全事件的“尺度”。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正视媒体报道在安全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的细节和受害者的悲惨情况,如果媒体进行过多的描述和渲染,就会诱发社会中的潜在犯罪,从而模仿其犯罪的模式,实施类似的暴力行为。因此,必须要在法律上为媒体戴上“紧箍咒”,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对媒体报道的相关事件的范围、内容进行规范,限制媒体报道校园安全事件的范围和内容。加强对相关报道的审查,要求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必须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本身,而不能一味地迎合猎奇心理,对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报道,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只有从立法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在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时,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行,责任分明。

三、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一)编写系统的安全教育教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徐美贞副研究员在一次调查中表明,受访的教师中有59.1%表示,学校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每学期累计并不超过10课时。受访的教师都认为,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时间之所以少,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安全教育无本可依,无从下手。从这个角度来看,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是势在必行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尽快组织力量编写一套系统可行的中学安全教育教材,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使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有本可依、有的放矢,使学校安全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中学安全教育教材的内容首先是要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引导中学生了解在自身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认识这些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其次是要注重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多形式让中学生了解交通、溺水、校园欺凌、毒品、食品卫生、消防、网络、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雷击、坍塌和地震等)等各种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施以具体应对方法。其三是要注重安全技能的培训。安全教育课程要理论结合实际,在安全意识养成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定期进行地震、消防等避震防灾安全演练,促使中学生实实在在掌握在遇到安全问题时的避险本领和措施,学会自救和救人。最后是要注重安全心理学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心理素质,促使中学生加深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在面对突发安全问题时不慌乱,能够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应对险情。

(二)构建独特的安全教育模式

各地各校要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框架下,在统一的安全教育教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实用性强的校本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每学期不少于12课时的安全教育课程。中学应该构建开放式安全教育模式,“走出去”,大胆鼓励学生在教师组织带领下,走进水库、湖泊、道路等安全隐患地,进行实地学习安全知识;“请进来”,学校与驻地公安派出所开展共建工作,以警察驻校、校园周边巡查和放学路段驻守等方式维护学校安全。同时,定期邀请当地公检法部门宣教人员、消防官兵、医生、卫生防疫等专业人员进校园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座谈、安全演练等活动。通过系统可行的防范方法、触目惊心的图片展示、详实而活生生的安全事件案例、切实有效的安全演练,促进中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正确有效地掌握相关安全防范技能。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屏幕、横幅、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板报等宣传途径,举行知识竞赛、辩论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等多种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从中受感染、受教育,把學到的安全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为长久的安全防范技能。

(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一个教师的成长历程看,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从教以后,绝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多数教师获取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经验,其次是电视、报刊、网络等。因此,随着校园安全形势不断严峻,加强师范生、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迫在眉睫。师范院校要未雨绸缪,根据当前严峻的校园安全形势,在师范生即将毕业的学期设立安全教育必修课程,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只着眼于教师的业务和班级管理能力培训,更应该在每学期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组织师范生或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形成科学的安全观。引导师范生从教后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特点、学生特点,预判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地点和激发因素,从而针对课堂安全(实验课程及室外课程)、活动安全等作出积极的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培训师范生或教师正确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关键时刻能够自救和救人。

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任务,必须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安全教育和宣传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校园安全让多国百姓揪心血腥惨案频现多国校园[EB/OL].环球网.

[2]孙晔.国外校园安全措施及启示[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加强
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碧流河水库安全工作之探索
浅析医院常见的火灾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
浅析医院常见的火灾安全隐患及其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