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学后教,当堂检测

2020-10-21吴少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9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小学数学

吴少平

【摘要】为了优化课堂教学,减少学生课外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我校数学科开展“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检测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了,但是比较多的老师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教师“满堂灌”现象仍然严重。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地等待教师传授知识,课堂上学生没有练习,把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都压到课外,学生作业量过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不好。因此,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迫在眉睫。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减少课外作业,精简教师课堂语言,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快更高地提升教学效率,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本学期,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数学科开展“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

一、“先学”:充分利用“预习任务单”,让学生提前自学、预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先学”就要求老师提前备好课,出好“预习任务单”,作为学生自学的载体。老师的备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数学科本身的特点、学生学段的特点及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有智慧地备好课。备课不但要备好教科书,还包括课程标准、试卷等。即使同一个年级也有不同的课型,例如概念课、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等。老师绝对不能拿了教科书就去上课,必须明确课程标准,才有可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明确教材只是课堂的一种载体和工具。“先学”不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而是学生独立预习、独立学习,学生通过“先学”,带着自己的疑问走进课堂,那么,学生问的机会大大增加,甚至会出现跨学科的知识,所以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解读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先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解决基本知识框架。要求学生要做好预习任务单,并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学生先学,如果不让学生先学,老师怎么知道学生究竟哪些自己能学会呢?学生先学的时间,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上。如果安排在课前先学,一定要把学生课前先学的时间计入学生回家作业总量。学生先学的时间不作规定,可长、可短。学生先学的方法,可以先读书、看书、也可以先练习、做题。为了让学生“先学”更有实效,我们会设计“预习任务单”,一些课例还会配上微课辅助学生预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学段的升高,学生自己能学习的、能学会的知识越来越多,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最终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的境界。下面以五年级第二学期《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为例,展示“预习任务单”,“预习任务单”包括预习目标、预习内容、预习过程、预习困惑、预习评价五个部分。

案例1: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预习任务单

编号:      16             班级: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

【预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预习内容】书本第29-31页。

【预习过程】

活动一:复习巩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

3.一個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    ),最少(  )个这样的正方体可搭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大的正方体棱长是(   ),体积是(      )。

【预习困惑】 ________

【预习评价】☆☆☆☆☆

二、“后教”:学生合作完成“课堂探究单”,老师只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预习、合作学习之后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较多学生都出现的问题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单”,由于每个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存在差异,决定每个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单”的质量也不一样。因此,在学生独立预习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十分必要了。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教师让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并提出自己小组的疑问,学生的这些疑问可以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如果没有同学能够回答,教师就要“后教”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师教的、教师讲的是学生自己学不会的。学生对学生的疑问,可以在小组合作讨论上,也可以全班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归纳、学会包容,这些都是合作学习中需要培养的主要能力。

教师“后教”,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疑惑并解答。教师提出的疑惑应该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预习、合作学习之后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较多学生都出现的问题。教师提出的疑惑,有些是需要教师提前预设的,也有一些是学生生成的疑惑。学生生成的疑惑有些与教学目标有关,有些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选择生成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下面以五年级第二学期《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为例,展示“课堂探究单”,课堂探究主要以小组合作为主,为了让合作更加规范,我们学校专门与上海乐好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为期两年的“合作学习策略”的培训,为“后教”奠定基础。

案例2: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课堂探究单

编号:     16         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活动】小组合作:探索长方体体积。

1.用2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画出图形:

这个长方体长是(    ),宽是(    ),高是(      ),体积是(      )。

体积与长、宽、高有关吗?你的结论是 (      )

2.用棱长为1cm 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长方体。完成下表:

从表中你发现:长方体体积=(      )×(         )×(          )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h. 长方体体积V=(    ) =(        )

正方体的棱长都(    ),所以正方体的体积=(         )

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体积V=(          )=(             )

【小结】

长方体体积=            用字母表示:

正方体体积=            用字母表示

【归纳】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      (                   )。

2.长方体的体积= (           )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用字表表示(             )。

【小组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评价】☆☆☆☆☆

三、当堂检测,学生课堂独立完成“课堂小测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把当堂检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个“课堂小测单”发给学生当堂完成。“课堂小测单”要关注基础性、典型性、拓展性。小测单以基础为主,精选一些典型的题目,同时增加一些拓展性的作业。一份小测单设计要获得预期的效果,练习量的把握也是成败的关键,练习过多学生会负担过重,完成的质量就会下降,练习过少学生的记忆无法加强,掌握的知识难以得到巩固,因此练习要做到适量。练习还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适当分层,这样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有个性化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学生能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练习可以采用学生互批、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也可以运用学生“师徒结对”形式,“师傅”完成之后,可以离开座位去教自己的“徒弟”,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情况,通过巡视课堂掌握学情,知道练习评讲的时候,哪些题目可以略讲,哪些题目要详细讲,同时,老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及时指导学困生,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学习、能学习。下面以五年级第二学期《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为例,展示“课堂小测单”。

案例3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五年级数学《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课堂小测单

编号:      16             班级: 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基礎知识】

一、算一算。

53=    103=    0.33=    52=   102=    0.32=

二、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为7cm,宽为5cm,高为3cm.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纸箱体积是多少?

【典型题目】 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教学楼主体是一个长方体,长约56米,宽约45米,它的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拓展题目】一块正方体的方钢,棱长是20厘米,把它锻造成一个高是80厘米的长方体模具。这个长方体模具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测评价】☆☆☆☆☆

四、“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教学模式

(一)提前一天完成“预习任务单”(先学)

(二)课堂结构:

1.复习铺垫,激趣导入(2分钟)

2.小组合作交流预习任务单完成的情况(3分钟)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5——20分钟)

(1)自主探究

(2)小组讨论

(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4.老师适时点拨,解题策略优化,方法小结(后教)

5.课堂小测单:巩固提高(10—15分钟)(当堂检测)

(1)基础练习

(2)适度提高

(3)拓展延伸

6.同桌交流、检查、反思、评价

教师和家长经常叮嘱学生的就是“上课认真听教师讲”,但推行“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课堂改革之后,需要学生积极发言,能讲出自己的看法。这与学校的办学理念“静听、凝思、敢说、分享、会做”不谋而合。“先学后教,当堂检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实现自主学习、并带着目标进行练习,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0).

[2]胡凤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解析[J].魅力中国,2017(19).

[3]刘淑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小学数学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运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