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让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更高效

2020-10-21黄经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9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效课堂微课

黄经晴

【摘要】微课作为课改“高效课堂”的辅助手段,既可以用在预习上,也可以用在课堂中,还可以用在课后,同时分层顾学困生和优等生的转化和促进。由于微课把很多关键性的知识重点和难点都放在课外解决,有效地提升高效课堂效率,从而让数学“高效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微课;高效课堂;翻转课堂

随着近年来“高效课堂”课改模式推行,课改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校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课外扩展、总结升华”,使课堂的效率最大化,课堂效益更优化,从而更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课堂中与学科整科整合,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作为与课堂互补的“微课”这个名词也闪亮登场。微课为何?“微课”就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以视频为载体,以“微”为特点的另一种教学形态。“微课”的应用,可以让数学“高效课堂”更高效。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英文名Microleture,指以视频或软件为载体,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是根据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视频,以“微”为特点,内容少时间短,针对性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给课堂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辅助教学手段。

二、微课的特点

1.时长——微课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都有时间限制,这导致微课的高效性和针对性,这完全符合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习特点,碎片的时间方法会形成“1+1>2”的效果,更有效安排学习时间。

2.内容——微课的知识点少,主要是为了突出或解决课堂教这中的某个知识點(重点或难点),将某个知识点在固定时间内高效完成,突出的是“点”,当很多个“一个知识点”聚沙成塔,由量变产生质变,更完整地掌握知识体系。

3.时空——微课是借助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手段,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或演示等结合起来,把抽象变形象,把枯燥变生动,把复杂变直观。由于微课创设的条件简易,生成的教学视频文件容量不大,使其更便于传播性,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这样就给学习带来更大的便利,甚至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使学习更高效。

4.制作——微课的制作门坎低,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制作者。制作微课分两种:一种是利用电脑的屏幕录制软件,配合麦克风和教学课件进行讲述;另一种是利用手机或录像机等录像设备,录制整个知识点的授课内容。不管哪一种录制微课的方法都是简易操作。又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的目的是为了突破重点或难点,使课堂更高效。

三、微课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及实效

微课作为信息发展的新兴产物,它给数学“高效课堂”带来了重要作用。利用微课时间短、知识简、内容精等特点,配合“高效课堂”的六环节,能够真正压缩课堂到极致,使“高效课堂”更加“高效”起来。

1.课前预习

“高效课堂”中的“预习交流”环节是整个“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效课堂”的根本所在。“高效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技能,整个高效课堂如果脱离预习部分,其余的五个环节将会成缺乏地基的高楼摇摆欲坠成为空谈。

同时“高效课堂”模式把“翻转课堂”真正溶入到整个课堂中,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为学而教,而不是为教而学,可见预习对整个“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性。然而学生有层次上的参差,优秀的学生可以出色地完成老师设置的导学案,但是个别学困生要完成导学案却很困难,如果连预习都不能完成,更不用谈后面的分享成果了,这将会影响到整个“高效课堂”的开展。这时教师可以把数学课程教学中这一课的知识重点或难点录制成微课,课前发布给学生预习,将会大大降低整个预习的难度,特别对学困生有关键性的帮助。微课作为预习的手段,以视频为载体,如果看了一遍不完全理解的话,可以重复多看几遍,这对学困生的转化有相当的优势。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微课给学困生的预习带来好的开头,给“高效课堂”做了良好的铺垫。

例如,在开展“高效课堂”前期阶段,我们班总是有个别学困生因为对知识的不理解,自身又没有预习和总结新课知识的能力,导致前期总是不能独自完全老师布置的导学案,结果“高效课堂”环节中,学困生并不能完全参与到课堂中,很多时候只能依靠同组中优等生的帮助与分享,那就变得很被动,完全没有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后来笔者引进了微课预习的想法,把下节课所要讲的重点和难点录制成微课,然后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中,晚上布置学生回家观看,微课视频保持在5分钟左右,并要求部分学困生如果看不懂必需重看第二次,然后再完成老师布置的导学案,如此大部分学困生完成导学案竟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基本都能独立完成,并能分享自己的成果。微课让学困生有了独自完成导学案预习的环节,对学习重新有了自信,从中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这给“高效课堂”带来良好的推进作用。

2.新课导入

所谓“万事开头难”,在课堂进行中,如果能成功地导入新课内容,那就能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能让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十分顺利,也就是水到渠成。微课在“高效课堂”中也充当了导入新课的重要角色,恰如音乐中的“前奏”,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正因为微课的特点“短、精、简”,以视频为载体,被运用到新课导入时,有趣的视频能刺激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有效优化了“高效课堂”教学。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笔者在新课导入中呈现了微课导入的手法。微课运用动画对圆的面积进行设疑,如何可以把圆的面积转化为学生们学过的图形进行求解。课堂一开始,学生们就被微课中生动的动画吸引,完全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随着微课中一次次的设疑开始不自觉得开动思维去解决问题,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浓厚,接下来的课堂开展自然而然的顺畅,效果十分明显。

3.课后巩固

微课不仅仅可以运用到预习中,还能运用到课后中,这是传统课堂和“高效课堂”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对于每节课的重点或难点存在困惑和不解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种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点或练习,并结合学生在合作研究中去完成。如学困生学习了新课的知识点而并不能完全消化,这时通过观看微课学习,对本课内容再一次进行梳理,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内容,从而有效转化了学困生。另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拓展性的小结或练习进行课后加强,帮助思维能力比较活跃的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优生的形成。

例如,学生在完成《乘法分配律》這一课“高效课堂”的六环节的教学后,70%的学生已经能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但是仍然存在30%的学困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40%的内容左右存在疑惑和不解,这时笔者再一次布置这部分学生观看课前预习的微课,重新认识乘法分配的两种形态。所谓“温故而知新”,学生再次重温微课,在课前存在的疑问课后重新认识,这给知识系统的建构带来巨大作用,从而更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其次,针对优等生录制了对《乘法分配律》这课具有拓展性的总结和练习,学生边看微课边完成思考,微课前半部分是思考和完成练习的过程,后半部分是老师讲述解题思路的过程,学生经过思考和老师的讲述过程进行对比与学习,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潜能开发,更有效地促进优等生的形成。

微课既可以作为“高效课堂”中的“预习分享”的补充作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新课导入的关键用法,还能作为在课外地对学困生和优等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转化和促进手段,其作用非常巨大。把微课作为辅导“高效课堂”的手段,很多知识的学习都在课外进行,大大提升课堂的效率,从而压缩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微课既照顾了学困生预习难,也照顾了优等生的促进问题,还更有效地提高“高效课堂”的效率,它已经成为“高效课堂”中互补的重要一员,随着微课的的加入,“高效课堂”的课改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章盼伟.浅谈微课在中职教学中的优势[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7(10).

[2]张馨月.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7(13).

[3]冯慧.如何建立有效的小学英语微课教学[J].校园英语(中旬),2017(10).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高效课堂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