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研究

2020-10-21梁陈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9期

梁陈林

【摘要】基于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体育活动受到重视。学校实施体育活动一小时,能有效促进中小学生的成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校园体育;阳光运动;活动研究

有关数据统计中国人的身体健康指数不断下降,尤其在中小学生阶段,中小学生肥胖问题一度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的运动思维不活跃,甚至忽视体育运动。学生的一生中有六分之一的时间在校园里度过,针对这一现象,校园内的体育活动起了关键的作用,除了正常的体育课程,就只有在学校的活动时间才是可控的,对于实施体育活动一小时,对中小学生进行长时间系统运动训练,能够促进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保证中小学生能在正常生长的基础上更加健康。近90%的学校选择开展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中小学校至少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每天一小时休育活动一次。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提高教师对体育活动和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意识,并提供相关帮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G市N学校的学生与在职教师,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探究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情况。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进入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查找专著,论文,期刊等相关资料文献并收集、整理和分类,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从G市M区N学校内中随机抽取部分教师和学生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其中涉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体育老师、校领导等,在放学期间在校外对家长发放问卷,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纳。

(3)数据统计法

对收回的问卷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在电脑上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为本课题的研究依据。

(4)访问法

对N学校的教师与行政咨询在校学生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探讨和进行研究分析。

3.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开展的内涵及其实施的意义

(1)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开展的含义

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是在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形成的学校体育活动新形式,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部分,是落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具有促德、调智、健体、审美等作用,对协调学生的生活学习、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2)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实施的意义

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阳光休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它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学习疲劳、增强学生体顶、增进学生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是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来源,是社会发展与强国的希望。帮助学生对教材充分地理解与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训练,重点强调对学生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自行建立榜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支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者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帮助其在各种运动项目中保持自信。

二、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对关于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兴趣调查(发放问卷500份),G市N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为,1-3年级篮球场上做广播体操,4-5年级在架空层内跳绳、仰卧起坐,6年级在田径场上进行30米、50米加速跑和楼梯跑。

由图显示,参與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男女比例,表明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开展主要是针对于男生,女生的人数约是五分之二。

综合上述表格可得出,G市N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在深受学生的喜爱,练习者占百分之六十。以男生居多为主,其中低年级学生喜欢程度占较高,女学生却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活动,而且部分男生也表现出此观点,所以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发展仍有提升的空间

2.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地点和组织形式

根据访问统计数据显示,只占总体80%的人数在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中是由教师组织,分别分布在篮球场、架空层等地,显示出该校的场地相对比较小,场地冲突安排在多个班级挤在同一个楼梯的现象比较,虽有教师指引,但因为阻塞,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随之下降,这样开展效率低,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强,最后导致相对少人愿意参与这项运动。

3.学生理想中参与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频率

根据统计表格我们得知,占调查总人数的43.3%的学生理想中是每周参加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5次”和“4次”的人数有35人和30人。这些同学们热爱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以及体验良好,进而参加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相对固定。占调查总人数的30%的是理想中参加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2次”和“3次”的人数有20人和10人,这些学生参与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习惯没有形成,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受文化学习环境影响比较大,运动经验比较少。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6.6%这些学生大多数是运动水平差,缺乏兴趣不积极参与并且由于自身肥胖的原因不愿意在团体的情况下参加运动。可以得知,G市N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开展状况差。

4.学生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选择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篮球是在各项目中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有G市中蹙额的特色运动项目以篮球为主,每年会进行两次到三次的篮球比赛,学生喜欢篮球较多,对于广播体操和田径运动不怎么感兴趣。女生选择的是运动负荷适中,有一定的健身性并且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是羽毛球和跳绳。男生会选择篮球和足球运动的原因是对抗性比较激烈,团体合作性,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我们可以发现选择运动项目,关系到自身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与周围的环境有关。

三、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情况的总结分析

1.领导对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重视程度不够

校园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开展,学校领导的作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外部因素是学校制度的不完善跟场地资源支持。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且活跃氛围,增强大家的团体意识,会起到导向性的作用。

2.学校规模大、场地器材缺乏

随着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和学生逐渐增加,学校的体育器材体育运动的开展,不仅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兴趣会逐渐的下降。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对于体育运动场地提高利用率。

3.缺乏指引和组织形式陈旧

在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许多指引教师都只是以应付式的方法来指引学生有序走动,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这种态度导致学生们难以提高运动的兴趣。观察发现,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期间,部分班级学生在散开、集合时,态度散漫,指引老师也是爱理不理的态度。

另一方面,在为期2周的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中发现,任教老师过于要求学生的回班速度,认为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不能耽误下一节的上课时间,然而过分强调速度,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使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失去本身的意义。如果连衔接部分的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运动)与正常课程(文化课)对于学生时间安排作出了过高的要求,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精神压力紧张,使学生慢慢脱离教师能控制的范围。

4.体育运动不普及、缺乏教师辅导

大多数的时间是以放羊式的为主,这样的结果久而久之学生体质会因为缺乏体育锻炼,从而降低身体的体质,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则有些同学是选择回课室学习,这样又是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对身高比较低的要求,然而在一个大团体的情况下进行集体练习,导致一些身体肥胖的学生失去兴趣,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状况不乐观,学校领导应该大力支持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大力鼓励学生的团体精神,进而可以形成锻炼的意识,然后真正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在这项运动中所受益。

四、结论

1.场地缺乏

G市N学校以特色文化为主,文化专业的教师偏多,而田径运动特长的教师数量少。很多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对于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这一项运动的展开状况不明。也因学校场地缺乏,器材的缺乏,人员的缺乏等,在这些相对不充足的环境下很难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足球这项运动的积极性。

2.缺乏指导

G市N学校的学生对于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虽高,但缺乏指导,导致掌握情况较差,基本功和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由于体育知识是体育老师以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缺乏尝试体验体育课的乐趣,授课内容比较单一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

3.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由于G市N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开展起步较早,从展至今,举办过的课间操比赛较少,体育老师都很少在这方面进行细致研究,类似于经验交流一样的会议和活动较少,还不足以推动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这种无法完全量化的运动中,学校重视却显得更重要。因此,要快速提高G市N学校的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运动水平就必须收到校领导的重视,加强队执教教师的培训力度。

每天一小時体育运动不仅对塑造学生体育运动的追求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对自身的正确认知、精神气概具有重大影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

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对塑造人良好人格具有明显代表性,这项运动是需要校内各个层次的教师、领导极力地配合,很讲合作性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健康心理成长提供真实素材。从而教育学生,学生们不但锻炼身体以及体会到运动的魅力,提升内在素质,使学生从内而外的树立健康人格。

五、建议

1.提高小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改变学生“读死书”的观念,加大对运动相关知识的宣教,在全校内树立健康与学习齐重的意识,引导学生体育运动,尤其是提升家长对于体育运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在宣传途径上,除了传统上的家访、家长会外,可多用现代科技与家长交流,如,微信、QQ等自媒体等进行强化体育宣传。

2.学校将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纳入教学课程中

积极落实小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首先,对于学校来说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每天严格地落实运动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将之纳入到正常的教学大纲之中,严格要求和监督体育教师的执行情况,确保每位教师均能够执行到位;其次,学校要强化体育运动的宣传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其他群体等。作为家长应当充分给予配合,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之中,按照学校的要求坚持每日运动一小时;再次,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转变认识,不能将此作为日常工作的额外负担,而是正常教学的一部分。

3.加强对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器材的投入建设

对于校方而言,重点要对体育教育方面的投入需要加强,其中包括财力和物力,尽最大努力完善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场地设施,保障教学期间的需求,保障体育教学中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并且严格地监督体育经费在各所学校的使用情况,这样可以确保体育经费真正落实到实践之中,促进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为小学生以及其他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