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影视内容生产的渐进策略

2020-10-21张选中迟宇辰

出版广角 2020年18期
关键词:影视内容产品

张选中?迟宇辰

【摘要】  以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不断向影视行业加速渗透,成为行业迭代的强大推力。就内容生产层面来看,5G技术的高速率、低时延、泛在化等特性以及进一步赋能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将激发影视行业专业化内容叙事和人机协同审核模式、创新内容形态和强化用户优质服务、精准内容市场定位和综合演进内容营销体系的无限活力,重构中国影视行业的生态发展格局。

【关  键  词】5G时代;技术赋能;影视行业;内容生产

【作者单位】张选中,东北师范大学;迟宇辰,东北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9YJC760160)阶段性成果;吉林省发展改革委2019年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创新能力建设-高技术产业部分)(2019C047-5)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8.020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以高速度、高兼容、低成本、低时延等特点,不仅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还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架构赋能互联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长足的发展动力。据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定义的5G传播情境看,3D、超高清视频等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通信业务/物联网联结(mMTC)以及超可靠、低时延传输(uRLLC)功能将为传媒业创造跨越式的发展机遇,直接助力影视业转型升级。2019年6月6日,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进一步颠覆了影视行业的生态格局,在内容叙事和市场定位、内容服务和用户体验、生产结构和审核模式等层面呈现新内涵和新面貌,加速影视传播业的专业化、智慧式、协同式发展[1]。当前,学界与业界对5G技术布局下影视传播业的发展已经有了宏观层面上的分析研究,但并未深入行业内部探寻5G技术赋能下的具体变化。为此,文章以内容生产为切入点,以新兴技术赋能为视角,展望未来影视传播业的新发展趋势。

一、专业化内容叙事和人机协同审核创新

1.专业化内容叙事

从影视内容生产与制作层面来看,5G技术将显著提升网络宽带速率,优化网络式、分布式宽领域协同制作,加速云制作体系建设。据CUVA数据可知,预计2022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用户数达到2亿人,4K影视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生产将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随着5G网络商用落地,此类技术优势还将在影视内容生产业内产生更大的影响。5G技术布局将颠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影视行业除了维持以“人为内容生产中心”的发展原则,还将树立“物”的中心地位,促进影视内容生产多元化、专业化发展,并在网络独立切片和区块链技术下受多重区隔的保护,这对影视原创内容的生产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2.创新人机协同式内容审核模式

目前,多数影视制作与审核机构所使用的影视产品审核模式为“人工+机器”的审核机制,对于一般性的静态图片、文字、音视频过滤的效果较好,但对于AR/VR视频、超高清场景等低时延内容的精准审核和同步监控的效果不佳。随着5G时代的到来,AR/VR、4K/8K等影视内容将成为主流趋势,只有立足技术赋能、创新人机协同的内容审核模式,才能满足影视行业的发展需求。

首先,影视产品的人工审核队伍要进一步扩充,除了要深刻了解超高清視频、直播、AR/VR等前沿技术,还要在影视产品多形态方面做足功课。如2019年8月19日,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开展全省重点网络影视剧审核培训活动,旨在通过定期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影视内容审核团队在语言处理、智能技术应用、图像识别、声纹监控等方面的专业认知。

其次,积极构建“AI+人工”的影视内容审核模式,扩大机器审核范围,充分发挥机器审核在识别关键文字、敏感视频等方面的自动标记和过滤作用,并根据AR/VR、4K/8K内容形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遮蔽技术强化智能编辑影视内容。目前,我国多个以5G为布局的智慧媒体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如2019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的“5G+4K+AI”媒体应用实验室、2019年7月央视网与百度智能云联手打造的人工智能媒体研发中心、2019年12月新华社首个智能化编辑部等。除了传统主流媒体,诸如华为云联手虎牙发布了昇腾 AI 内容审核解决方案,旨在发挥“5G+X联创营”效力,强化违规内容的审核与过滤功能。这类智慧融媒体基于技术赋能,可对内容生产进行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分发,能够充分结合用户需求,定向推荐个性服务,在影视内容审核层面具备自主识别、字幕生成、实时剪辑等多重功能,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影视产品制作与审核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能灵活调整用户市场定位,为用户提供智慧服务。5G技术将进一步赋能区块链技术,使其在影视内容审核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如该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可用于影视元数据的记录和保存,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单可直接连接影视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解决影视内容的版权保护问题、内容同质化问题、内容安全问题、盈利变现形式单一问题具有强大效用[2]。

二、创新内容形态和强化用户服务

1.创新影视内容形态

首先,在AR/VR影视传播领域,更高阶的产品形态将陆续出现。早在2017年,由蔡明亮执导、Jaunt中国及HTC VIVE联合出品的VR电影《家在兰若寺》就入围了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竞赛单元;2019年10月上映的电影《双子煞星》除了使用120帧拍摄还加入了VR技术。但由于技术原因,这类电影存在画质不够清晰、VR头盔致使头颈压力大、观影过程产生眩晕等不适反映,5G技术的低时延特性将推动VR/AR以及其他沉浸式影视内容产品的升级。目前,我国已经出现5G端到VR端的解决方案,如2018年诺基亚VR处理服务器联手中国电信网络以及英特尔5G移动实验平台(MTP),实现了360度沉浸式的视频流的实时传输,画质清晰流畅,用户观感俱佳。随着《出版物AR技术应用规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系列规范标准陆续出台,AR/VR影视产品正从单一品种、单一制作平台逐步向AR/VR集成性平台方向发展,已有的影视内容产品将不断迭代升级。

其次,以5G技术为代表的多重技术赋能将催生多元化影视产品形态。英特尔联合咨询顾问公司Ovum表示,5G技术将加速包括移动媒体、广告、电视等多重内容消费,并通过全新沉浸与虚实交互提升体验,释放影视产品的多重潜力。强交互、智能化、社交化的3D影视产品将大量涌现,超高清影视、全景直播、沉浸音频等新兴产品将成为主流,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影视产品静态建模向动态建模发展。早在2012年,腾讯便确立了泛娱乐发展战略,成立了互动娱乐事业群(IEG),围绕IP进行产品的二次开发,生产相关衍生品,打造影视生态产业链。截至2018年,腾讯旗下形成了以阅文集团、腾讯影业、腾讯游戏、腾讯动漫为主的影视娱乐矩阵,多元化拓延影视产品形态,聚力IP变现。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的融合应用将实现影视产品的内容细分和生产质量的高度专业化、精准化发展目标,这不仅助力腾讯从“泛娱乐”向“新文创”转型、依托5G技术建立更广泛的主体连接,还能创新多元的产品形态,推动文化与产业价值交互赋能,实现“技术+产业”的高效融合。

2.强化用户优质服务

随着5G技术、AR/VR、4K/8K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在影视内容生产中的应用,影视产品质量将大幅提高,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

首先,新兴技术赋能下,影视内容生产领域的数字装备升级将进一步构建更为开放的影视生产和传播平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数字装备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指具有沉浸體验的影视内容制作与展示设备,如超高清4K/8K视频、裸眼3D等;软件是指具有交互性、虚拟化、数字化的影视创作、创意设计及产品展示软件,如影视网站、智能影音编辑软件等[3]。2019年12月6日,我国首个超高清视音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上海启动,实验室旨在围绕数字装备开启基础研究、应用示范及实验。将数字装备运用到影视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上将大幅度拓宽影视产业应用场景,与广泛连接的智能移动终端实现融合发展,促进影视产业走向大众化、市场化路径,为用户打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元化的影视沉浸服务,使用户在“超现实”景观世界自由地与产品内容进行互动。

其次,通过“内容产出+技术赋能”模式完成用户服务链的纵横延伸,实现影视产业流量变现。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字节跳动早在2015年便树立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出海”战略。截至2019年12月,该公司产品、服务链已扩展至全球150个国家地区,形成了全球蔓延趋势。技术赋能趋势下,字节跳动于2016年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发VR视频采集、拼接、编码,形成了VR流媒体分发、播放、制作等鲜明技术优势,在用户服务链开发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G技术的高速率、高连接、低能耗等特征满足了字节跳动的发展需求。目前,字节跳动正将5G、AI、VR等新兴技术广泛运用到内容制作、生产、互动、分发等方面,为进一步延伸用户服务链、全面发展数字影视文化产业奠定基础。此外,跨界联盟合作也是5G时代用户服务链延伸的另一大鲜明趋势,也是现阶段我国影视内容生产及服务的全新尝试,如央视网与多个AI技术机构合作,构建集智能创作、加工、运营、推荐、审核于一体的人工智能集成服务平台等。

三、精确内容市场定位和综合演进内容营销体系

1.精准性市场定位

5G技术赋能下,影视内容生产的市场定位将对受众偏好、浏览行为以及价值诉求进行深度分析并根据影视内容生产机制的灵活调整实现服务创新,如智慧导览、场景推送等,整体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5G赋能效力的强化,技术升级将带来更尖端的内容生产迭代,多元化的沉浸体验将基于更高性能的用户要求得以实现。2019年1月,挪威迎来了全球首家5G电影院ODEON,该影院以5G技术高速传输力将影视内容生产与分发转移至云端服务器中,用户可根据低时延、低能耗的网络优势即时进入影视传播的现实与虚拟场景,实现与影院、影视产品的实时互动。

此外,5G技术的连接能够促进万物互联的实现,将影视传播网、物联网以及知识网融为一体,为各领域巨量数据流的反馈、处理提供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在智慧应用和智能设备的开发与普及下精准掌握市场需求新技术、新模式、新代际,将为中国影视行业格局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4]。但无论网速多快,硬件多新,服务多智慧,影视内容生产的市场定位依旧是发展的关键,只有充分契合用户需求,与时俱进地调整市场定位,才能无限拉近行业发展和用户市场间的距离。

据《5G娱乐经济报告》预测,5G通过赋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叠加技术将使影视行业内容生产的市场反馈更加清晰,实现各类市场经济活动的跨界、跨区域协同目标。对于影视行业的内容生产而言,其内容资源创作、自助跨界协作、按需制作、联合运营等多项业务工作都将发挥其功能,以衍生产业链开发新的市场空间节点,打造影视业的新增量。2020年8月7日,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与电信运营商正式签署5G影院战略合作协议,据河南文化影视集团董事长刘建介绍,5G技术布局下的电影市场运作机制将实现智能化升级,更多智慧硬件的场景化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影视市场内容,未来的观影活动不再是单纯的看电影,而是一种综合性、多元化的社交娱乐活动。

2.综合演进内容营销体系

技术驱动将全面颠覆影视内容分发渠道网,“智能硬件设备+影视内容产品”的迭代性变化将促进传统影视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抢占内容分发和营销渠道。目前,阿里巴巴主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成立阿里影业,收购优酷,开启了影视娱乐内容渠道的市场布局;腾讯则根植于泛娱乐领域,大量投资智能硬件,促进渠道创新,如智能音箱、智能盒子的投资与开发等;华纳兄弟以5G技术和移动边缘计算(MEC)强化多用户、多业务分发渠道建设,通过技术赋能稳固核心消费群体,成为行业渠道竞争中的主流引导者。5G网络的带宽和速率不仅能支持用户在影视产品消费过程中的高流畅、高清晰体验,还能在大数据、移动情境感知、区块链、独立网络切片技术的赋能下实现大规模、多用户的即时服务,使影视产品真正实现定制化服务。如2019年8月26日,新华智云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的25款智能机器人,在多重技术应用下具备自主识别、智能剪辑、适时推送等多种功能,为影视产品的多元营销注入了全新活力。

5G网络的广泛适用还将为影视产品拓展营销渠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一是利用5G高速率、低时延、泛在化的技术特性,开发专业APP、影视网站、小程序等产品展示平台,并具备简单有效的用户反馈入口,促使影视产品用户服务能力的提升;二是积极入驻大众化数字视听类内容聚合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充分发挥流量聚合优势,使影视产品与用户的接触途径不断拓展,实现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综合演进影视产品的内容营销体系。

|参考文献|

[1] 韩学周,刘瑞翔. 5G背景下影视行业发展与变革研究[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1):29-32.

[2] 甘险峰,郭洁. 5G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媒体融合的新发展——2019年中国新闻业事件回顾[J]. 编辑之友,2020(2):75-86.

[3] 胡泳,周凌宇. 5G:互联网的又一个转折点——兼论移动通信技术迭代对文化传媒产业的影响[J]. 中国编辑,2020(Z1):10-15.

[4] 曾洁. 5G时代短视频的内容逻辑与媒体转型新思路[J]. 出版广角,2019(9):67-69.

猜你喜欢

影视内容产品
影视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主要内容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