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收魂”仪式的人类学个案研究

2020-10-21史星宇孙蔚丹

西部学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象征人类学仪式

史星宇 孙蔚丹

摘要:“收魂”是我国民间常见的一种民俗活动,建立在万物有灵的灵魂观之上。从阴阳先生做法事的个案来看,收魂仪式分为顶坛、下坛、收魂、进房割开、押送外方五个步骤,其中收魂是整个仪式的核心。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仪式过程是象征性的,“收魂”的仪式中充满着带有象征意味的物体、言语和肢体动作等,会给参与者以强烈的暗示。“收魂”这类带有宗教色彩的民俗仪式效力源自于人们的“信以为真”,其有助于恢复家庭的正常秩序以及固化家庭伦理关系,但对其非理性、迷信等负面因素应正确看待。

关键词:收魂;仪式;象征;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B9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5-0157-04

“收魂”亦称“喊魂”“叫魂”“喊惊”或者“收惊”等,这种民间治疗仪式曾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普遍流行,并且因为地域的不同星现出各自的特点,体现了民众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但这种所谓的超自然力量是可以从人类学的角度做出阐释的。笔者通过相应的田野调查,试图从人类学的角度阐释其发生机制和作用。另外,这种民间治疗仪式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体现,值得学界给予关注。

一、“收魂”仪式的源流辨析

“收魂”是我国民间常见的一种民俗活动。“收魂”活动之所以存在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因为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普遍拥有的万物有灵的灵魂观,即人的生命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灵魂可以离开肉体继续存在,但这种离开就会造成人的生病或死亡。“魂”常常也和“魄”联系在一起。传统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人的三魂是指天魂、地魂和人魂,也有称之为主魂、觉魂生魂或元神等;七魄乃喜、怒、哀惧、爱、恶、欲。《本草纲目·人部第五十二卷·人魄》中说:“盖人受之阴阳二气,合成形体,魂魄聚则生,散则死。死则魂升于天,魄降于地。”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在战国时期,“招魂”也被称作“复”:“复,谓招魂,分祷五祀。”也就是希望通过召回魂魄使人起死回生。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关于“灵魂”“魂魄”的观念和信仰,“收魂”的仪式即可施于死者,使其魂魄得到安息或在古时候希望能够死而复生;也可施于生者,使其身体病痛治愈。

从西方人类学的理论角度来看,也有人类学家对人类的灵魂观念的来源做出了解释。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认为人类最早的灵魂观念产生于对梦境、睡眠等生理现象的认识,并且觉得灵魂可以离开自身而存在,具有一定独立性。另外,弗雷泽在《金枝》中也对此做出了解释,他认为人和动物能够活着是因为体内存在着灵魂,人睡眠和死亡则是因为灵魂离开了人体,不同的是睡眠时灵魂是暂时离开的,而死亡则是灵魂的永久离体。由此,防止死亡的办法则是不让灵魂离开,即使离开了,也要想办法让它回来。

而被视为一种仪式治疗的“收魂”,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也可以做出探讨。医学人类学认为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同,身处其中的人们会建构出自己独特的疾病观念和相应的治疗手段。宗教和治疗关系的探讨更是仪式治疗研究重要的话题,其思路就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探讨,去发掘出更多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传统治疗手段,进而阐述相关宗教信仰和理念和治疗之间的关系。

二、“收魂”仪式的过程

在笔者的表弟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之后忽感全身眨力,头疼脑热,回家吃饭也是吃完就吐。见此状况,表弟的父亲第二天就带着他去往乡里的医院打针挂吊瓶,这样的治疗大概持续了三四天,但上述病症状依旧不见好转。这时候,表弟的奶奶认为孩子肯定是被某种东西给“吓到了”,然后魂丢了,需要把魂魄收回来。表弟的奶奶随即联系了镇上的一位阴阳先生,当天下午先生便来到表弟家中为其做收魂仪式。法事的地点是在表弟家的客厅,先生在仪式之前先开始着手布置法场。首先在客厅神案的中间放上神龛,其右边再放置一本神书,然后在客厅的正中央铺置一块草席,上面垒三层高台,最下面的一层上面铺上大米和香枝,中间一层铺上黄衫,最上面一层铺上金纸,并在上面插上三炷香。接着在高台的正前方依次从左往右摆放一碗盐米,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把剪刀和一碗清水。最后在厅门口摆上一面圆桌,在上面从左向右擺上一碗白米饭,一碗“小三牲”,即猪肉一小片、鱼肉一小片和鸡肉一小片,最右边再放上一碗青菜汤,另外桌子旁边还摆放一只竹笔。最后将代替表弟的草人放到这些物品前面,背对着厅门方向。至此,收魂法场布置完毕。

收魂仪式一共分为五个步骤:顶坛一下坛一收魂一进房割开一押送外方,其中第三步是整个仪式的核心部分。

(一)顶坛

顶坛为仪式的开场步骤,这是大部分法事的基础,在很多道教仪式中都被运用。阴阳先生的做法过程都是在草席上完成的,其说法是他倘若沾染了地上的秽气,唯恐神灵不降。所以先生先念诵各种净咒,其念诵的顺序和咒语的名称依次是:清净咒、净身咒、净口咒、净心咒、净天地咒和净香咒。念这些咒语的目的是用来净化自身、整个客厅和仪式上的各种物品,整个法坛经过净咒清净之后,污秽之物便消失殆尽。接下来需用香枝膜拜,虔诚地请神降临,依次念诵请天神咒、请地祗咒、请区域之守护神咒和请村落守护神咒。另外还要对围绕该地方之五方神以及五方土煞神念咒,然后再诚恳招请开山许法主等祖师。至此众神皆至,遂焚香虔诚“祝告”,介绍招请事由,大概内容是今某地某人犯事,去医院医治不见奏效,所以请众神赐他法力帮患者收回魂魄。接着请咒念完要行令咒,先取两道“化盐米符”,点燃放入盐米碗中,等焚烧完毕念诵盐米咒。再取两道“化清水咒”焚入清水碗中,完毕之后念诵清水咒。下面继续再依次念诵令法绳咒、令宝剑咒和令替身咒,在念诵令替身咒时,先生点燃三个香枝走到草人面前,右手持香枝做执笔状,以香枝代笔,在草人身上画一道看不见的“押煞符”。这些做完之后,先生点燃若干金纸钱拿在右手上不断走动,对着客厅以及现场的所有物品摇晃并伴随着咒语的念诵,至此仪式的第一个步骤就完成了。

(二)下坛

下坛仪式其目的是迎请五营神将、闾山法主等强有力的神灵帮助先生收魂施法。先生依次念诵请五营咒(请东营张圣者咒、又请南营萧圣者咒、请西营刘圣者咒、请北营连圣者咒和请中营李圣者咒)请中宫元帅咒、请北方黑煞神咒、请王孙元帅咒、请本坛十大将咒和请阊山法王咒。同时因为这些神灵的身份与功能特殊,先生在念诵的同时并施展相应的指法来加强咒语的灵力。

(三)收魂

收魂是整个仪式的核心阶段,其目的是收回失去的三魂七魄,需要用五方旗端靠五营神将向五方搜索将失去的魂魄找回,所以亦称“五方收”。先生坐在草席上,待念完“净天地咒”净化法场之后,第一先从东方收起。先生右手不断地摇晃着法钟,左手拿着三支香、青旗和尺,口向着东方念“收魂咒”。念诵完毕之后,先生开始掷笞占卜飘散在东方的魂魄是否顺利追回。当时两片月形的木制篓杯同一片平的朝上,一片凸起的朝下,呈“圣杯”之状,这表明表弟的魂魄已经被胜利地追回。在东方的魂魄收回来之后,先生第二步又向南方收起。其过程与向东方收起的步骤大致相似,只是左手,上拿的五方旗的颜色和辟邪物和之前有所不同,另外念诵的“收魂咒”的前四句咒语也要根据方向的转换而变化。向南方收起先生左手握三支香、红旗和鸡;向西方收起:左手握三支香、白旗和剪刀;向北方收起:左手握三支香、黑旗和百米;向中央收起:左手握三支香、黄旗和镜子。这些完成之后表明笔者的表弟散落在五方的魂魄已经全部收回,最后先生再催念“总收咒”,让魂魄不要再在外面飘荡,让其速速归身。

(四)进房割开

进房割开又称“造房割开”或“人房割开”,意指先生将患者送入房间将之与一切凶煞之物割开切离,断绝关系。先生在收魂阶段完成之后,准备将表弟送进房间。在进房间之前,先生先在房外右手执七星剑,左手捧清水碗,一边念“进房咒”,一边进房间,而且哪只脚先跨进房间也是有讲究的,如果遇到偶数日需左脚先跨,遇奇数日右脚先跨。进入房间之后先生将七星剑放下,改成拿一片小竹板在清水碗里沾水将房间里各处洒净,然后再拿剑对着草人念“割圃咒”口。念诵完成之后手拿七星剑将草人腰间的黑白两道线割断线上的12个铜钱陆续落下,用左手将之接住。之后先生用草人在表弟的胸前由上而下抚摸三次,再在背上自上而下抚摸七次,目的在于将三魂七魄灌进表弟的身体之内。接着先生将刚才那些铜钱掷于地面,用剑将地面那些铜钱划一圆圈围住并念涌“开井收煞咒”,寓意在于掘一口深井,将恶煞赶下井底。最后,先生由内而外将各类符咒张贴于床头、房间门楣、正万门楣以及其他各室门楣之上以杜绝后患。

(五)押送外方

在进房割开仪式完成之后,便是押送外方了,其目的在于押送五方的凶神恶煞出境。先生让表弟的家人先将草人、小三牲、菜等其他各种仪式上的物品送到村外的十字路口处,嘱托煞者其所属方向因日而异,应当避往煞方,其余三方均可。送完回来之后,先生站在房间内右手执法绳郎净鞭,口念“一送凶神恶煞出大厅,走”,之后鸣鞭走出房间。至客厅再念“二送凶神恶煞路上行,”一路鸣鞭到厅门又到庭院,又念“三送凶神恶煞他乡外去,日后不备此家行,急急如律令”然后一路鸣鞭到刚才表弟家人放仪式物品的十字路口处,就地焚化二五金、三六金、九割金、金白钱、锡纸、经衣本命钱和阴阳钱等,并念诵“化纸咒”。此步骤的象征意义在于给那些凶神恶煞赠送路费,让他们即刻出境离去,不要在此继续作祟。然后先生就地焚化草人,并将小三牲盐米和饭菜等物拋弃路边,清水亦倒掉,仅将碗、盘等有用的器物带回,带回之后先将它们放在屋檐下,因为怕上面还残存秽气,等其自然净化,第二天便可以照常使用了。最后先生回到客厅,焚化二五金并念诵“离神谢坛咒”,至此整个收魂仪式就结束了。

三、“收魂”仪式的人类学阐释

(一)仪式与象征

仪式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特定需求而举行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仪式过程是象征性的,象征和其所代表的意味都是文化所建构的,同时也被文化所制约。英国人类学家菲奥纳·鲍伊也认为,仪式是由文化建构起来的象征体系,已经被模式化和序列化的言语和行动组成该体系16178。可以说,仪式过程充满了象征符号,苏格兰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认为象征符号是仪式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包括物体、行动、关系、体态、空间关系等。在“收魂”的仪式中充满着带有象征意味的物体、言语和肢体动作等。比如在“收魂”阶段,先生手持五方旗等物品向东南西北和中央五个方位“召回魂魄”,值得注意的是面向不同的方位时,手持的五方旗的颜色和其他辟邪物也会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方位需要各自不同的象征物品来使仪式功能得以发挥。此外,在占卜能否追回魂魄时,木质箋杯所呈现的不同的状态也象征了不同的结果。在“进房割开”的阶段中,先生对草人所实施的一系列的动作等通作用于表弟本人,也有着自身的象征性,比如在草人前胸后背各摸三次和七次意味着将三魂七魄灌入表弟体内,召回了魂魄。在最后的“押送外方”阶段,先生一边鸣鞭一遍大声念请走恶煞的念词,象征着把恶煞送到家外,此后表弟的不适症状即可消失。以上列举的象征例证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了表弟心理暗示,即每一个物体、每一个动作、每一步程序都是可以看到的,先生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个仪式,自己的病痛是有可能治好的。

(二)秩序的恢复以及权力的强化

“丢魂”的人因为受到惊吓或是其他原因而“魂不附体”,导致其内心秩序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不适。这种突发的心理秩序失衡常常让人恐惧、烦闷但又无法自行排解,在“收魂”仪式过程中,病因的解答,先生的一系列具有象征意味的动作和口中念词以及家人的陪伴会让人消除对致病原因的疑虑并且获得治愈的希望,心态会变得积极起来,进而恢复心理秩序,回归正常状态。

由于“丢魂”人的身体不适让其他家庭成员也一起担心和慌张,平日里正常的家庭秩序被打乱,大部分精力都得集中到对“丢魂人”的关怀中,急于寻医问药。在“收魂”过程中,除了先生的法事,家人的陪伴也不可或缺。通過家人满怀深情和关怀的呼唤以及身体上的抚慰,创造了亲情交流的场景,加强了家人彼此之间互相扶持的依赖感。此外,随着仪式的完成,“丢魂人”的病情的好转或成功治愈都会给人鼓励,一扫之前紧张沉闷的气氛,家人都沉浸在喜悦和感动之中,这样不仅更加有利于病人心理疏导,也恢复了被打乱的家庭秩序。在一般意义上,传统社会秩序的稳定有赖于家庭秩序的稳定,也就是说,家庭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承担着传统社会秩序构造的职能。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解决失序的方法,“缓解社会紧张是所有社会都必须具备的功能,但缓解的方式却多种多样。比如说宗教信仰、战争冲突、妥协、对症下药的措施等,即便是现代社会,有的缓解方式还是极大地依赖于社会的非制度化措施。”n“收魂”仪式提供了亲情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恢复家庭的正常秩序以及固化家庭伦理关系,进而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收魂”仪式中,先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是普通人和神灵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掌握着传统文化,人们自然就对其有着敬仰的感情。通过一次次的仪式的实施,先生在民间的权威越来越来得到强化和认可。正如在马克斯·韦伯划分的传统型统治中,“其统治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历来就存在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信是这样的,统治者是依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的,对他们的服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的固有尊严。”183251这样的民俗也正是在民间权力的继承和垄断的基础之上才能代代相传,人们对民俗活动的崇尚其实是对民间权威的崇尚。

因此,“收魂”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不仅仅有着“看病”的功能,它通过联结人与自然、神灵,关照人的内心。此外,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社会关系也在仪式中得到固化,社会权威也在其中得到认可和强化,所以它也是一种维系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三)仪式的治疗效果解读

医学人类学者认为“治疗的效力是复杂的、以各种不同方式被建构的,甚至是在经验中被争议的。”一种治疗手段被认为是有效的通常也和其给出了病因的解释有关。正常的生物机体的医疗手段关注的是疾病症状和生理上的治疗,并不会给出确切的致病原因。病人在忧虑病情的同时还会自我追问“我做了什么会生病”以及“为什么偏偏是我生这样病”等,这样只会加重忧思,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而“收魂”之类带有宗教色彩的民俗仪式,会给出具体的致病原因。

那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这样的仪式是具有效力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指出,巫术的效力得以发挥源自于人们的“信以为真”,巫师相信他所拥有的技术是具有效力的,巫术的实施对象也相信巫师和其巫.力,此外,巫师和巫术的实施对象身处巫术实践的环境之中也接受其规定的制约。在仪式治疗中,阴阳先生被认为是沟通人和神灵的中间力量,在民间社会有着权威,人们在信仰当地的宗教理念的同时也崇尚着先生。此外,固化的仪式流程和规则让身处其中的人相信仪式进行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会有有利于疾病的好转的。一般来说,病情好转了,人们会认为是仪式的功效;如果病情不见好转,人们会觉得该尝试的治疗手段都试过了,那就是很难治愈的病,会接受这个结果。此外人们也会认为在仪式中自己哪一步没有做到位或者不够心诚才导致治疗效果不尽人意,一般不会怀疑仪式本身是否具有效力。

注释:

①其作用为驱邪押煞,是押煞符中的一类。

②此符上写“香清净”三字,目的是将清水予以净化。

③五营神将又称五营将军、五营元帅、五营神军、五营神兵等,

简称五营,是道教与中国民间信仰中,保护庙境或村庄的重要护法神。

④闾山法主许逊,字敬之,号旌阳,道坛中称许九郎,道书中称许真君,为东晋时道士,原籍汝南,系道教人物之一。

⑤“篓杯”是一种占卜工具,是世俗之人所用以与神明指示的工具。

⑥当占卜时,先提出你要占卜的问题,再将他们抛向地。上,如果

一片平面朝上,一片凸面朝上,则为“圣杯”,代表好的意思。

⑦割圃,原为割断丝线的意思,这里指割断草人腰间黑白两道丝线将恶煞驱逐,表示魂魄已经回到草人的身上。

参考文献: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英)弗雷泽.金枝[M].汪培基,徐育新,张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徐义强.哈尼族治疗仪式的医学人类学解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5]史宗.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M].宋立道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6](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李劼.从“替罪羊”现象看社会紧张的缓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8](德)马科斯.韦伯.经济社会学(上)[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ArthurKleinman.WritingattheMargin:DiscoursebetweenAnthropologyandMedicine[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l995.

[10](法)克洛德·列維-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史星宇(1994-),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单位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宗教、民族文化。

孙蔚丹(1995-),女,汉族,云南曲靖人,单位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为民族学、人类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

猜你喜欢

象征人类学仪式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