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2020-10-21郑文博

陕西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

郑文博,侯 萌

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咸阳712000);2.西安惠安医院(西安71030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是指感染累及75~300 μm的细支气管,造成感染部位发生急性炎症、水肿、上皮细胞坏死等病理状态,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或阻塞,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肺部哮喘音、三凹征和细湿啰音[1-2]。婴幼儿时期小儿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善,下气道生理解剖狭窄等,均会增加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概率[3]。维生素D具有维持正常的钙稳定、骨代谢及免疫调节等作用,有研究[4]报道,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心肌梗死、哮喘等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另外维生素D缺乏小儿,软骨、弹力纤维组织薄弱,极易诱发呼吸道黏膜上皮的变性、增生及角化[5-6]。因此维生素D缺乏会造成毛细支气管炎发生,是为该病潜在的诱发因素,其具体病理过程仍存在争议性。本研究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明确其发病病理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将维生素D治疗患儿60例作为观察A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1.26±0.41)个月;病程2~7 d,平均(3.05±0.27)d;非维生素D治疗患儿60例作为观察B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1.30±0.45)个月;病程2~7 d,平均(3.11±0.25) d;并选取同期治疗的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个月至3岁,平均(1.31±0.45)个月;病程2~7 d,平均(2.97±0.23) d;三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等综合检查,符合《儿科学(第九版)》[7]中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标准;②入组前未经维生素D、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③所有患儿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知情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等症状;②伴支气管异物、肺结核、肿瘤者;③存在胎儿畸形;④研究过程中退出者。该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且审核通过。

2 研究方法

2.1 检测方法:三组患儿入院前次日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10 min,2000 r/min,分离血清,置入-20 ℃冰箱内保存。酶联免疫吸附法(英国IDS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及相关配套试剂)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

2.2 治疗方法:三组患儿入院后行抗感染、止咳化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A组补充维生素D,即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国药准字H20020501),每晚0.5 μg,连续1个月。并于1个月后复查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

3 观察指标 ①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②观察A组、B组患儿于治疗1个月后复查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 果

1 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维生素D、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2 观察A组、B组患儿治疗前后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A组、观察B组患儿治疗前维生素D、IgA、IgG、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治疗后维生素D、IgA、IgG水平较治疗前增加,Ig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儿治疗前后维生素D、IgA、IgM、IgG、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维生素D、IgA、IgM、IgG水平高于观察B组,IgE水平低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A组、B组患儿治疗前后维生素D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续 表

3 维生素D与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维生素D与IgA、IgG、IgM水平呈正相关性,与IgE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维生素D与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

讨 论

当小儿处于婴幼儿时期,支气管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软骨、肺组织发育不良,纤毛运动差,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当呼吸道感染累及75~300 μm直径的毛细支气管,炎性水肿、腺体增生及分泌物增加等,均会堵塞气道,造成支气管狭窄,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酸中毒等症状[8]。为了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疾病复发率,明确该病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为特异性治疗提供依据,则显得十分必要。

有研究[9]发现,毛细支气管炎发生人群多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6月龄婴幼儿最常见,而≤2岁婴幼儿极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小儿,其软骨结构发育不良,肺弹力纤维组织发育薄弱,极易诱发感染。同时维生素D会影响肺泡数量、气道阻力、肺容量及免疫细胞聚集,使肺发育过程受阻,致肺部疾病发生[10-11]。因此毛细支气管炎与维生素D之间的关系,受到临床重点关注。维生素D是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调控器,通过促进机体单核细胞的增殖,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同时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等释放白细胞介素-3(IL-3)、IL-5等细胞因子,使巨噬细胞内释放自由基、氧活性等物质,进而使细胞膜结构被破坏,以此起到抑制及杀伤病原体的作用[12-13]。此外维生素D通过对树突状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抑制,影响其抗原提呈途径,进而阻断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并能促进肺上皮细胞释放抗菌肽、β-防御素等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内源性抗菌素,以此杀死体内病原体[14]。

体液免疫水平降低是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的易感因素,IgG是机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之一,起到抗感染防御作用,在早期感染后,通过激活抗体,可吞噬或杀死病原体,发挥显著的抗感染作用[15];IgA分为血清型及分泌型IgA,其中分泌型IgA抗体是介导呼吸道感染防御能力的主要抗体,可促使呼吸道黏膜发挥的防御能力[16]。IgM与IgG对机体抗感染作用相一致,对早期感染具有显著的免疫防御作用。IgE水平与小儿喘息性呼吸疾病关系密切,若IgE水平升高,则代表小儿存在高敏状态,是检测特异性体质的主要指标。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维生素D、IgA、IgM、IgG水平低于对照组,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维生素D、IgA、IgM、IgG水平高于观察B组,IgE水平低于观察B组(P<0.05)。研究发现,与普通支气管肺炎相比,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普遍处于较低状态,同时免疫功能存在失衡特性;在经维生素D补充治疗后,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探讨维生素D与免疫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维生素D与IgA、IgG、IgM水平呈正相关性,与IgE水平呈负相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维生素D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免疫机制密切相关,若维生素D缺乏,会使患儿免疫功能机制下降,加重病情。推测原因可能是维生素D参与了机体免疫机制生理过程,如病原微生物防御、免疫调整、缓解炎症、修复损伤等环节。维生素D对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功能的调控,可调节机体固有的免疫应答反应;若维生素D缺乏,会相应降低机体外周血内T淋巴细胞数量,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干扰B淋巴细胞的分化作用,影响其成熟,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难以发挥病原体防御作用,以此诱发呼吸道感染,进一步诱导毛细支气管炎。

综上所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IgA、IgG、IgM水平呈正相关性,与IgE水平呈负相关性,并成为毛细支气管炎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时,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临床病症,亦能减少疾病复发,避免以后发生反复喘息疾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冬病夏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