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品质及可用性的影响

2020-10-21张喜峰李东阳程朝晖邓小成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总糖烟叶外观

张喜峰, 刘 伟, 李东阳, 程朝晖, 王 静, 邓小成

(1.宝鸡市烟草公司 陇县分公司,陕西 宝鸡 7212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 烟草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101; 3.陕西省烟草公司 宝鸡市公司, 陕西 宝鸡 721000)

烤烟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叶用经济作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嗜好性商品,近年来其质量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1]。王行等[2-3]研究表明,上部叶产量占烟株产量的35%~40%,是烟叶产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上部叶开片不足、烘烤特性较差是生产上较为常见的问题,影响上部烟叶的产量及工业可用性。随着卷烟工艺发展的需要,上部叶已经成为优质烟叶原料的重要来源,使用价值显著提高[4]。改变上部烟叶采收方式可提升上部烟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5],许自成等[6-7]研究认为,上部叶带茎烘烤有助于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降低淀粉含量,而且可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高卫锴等[8-9]研究表明,一次性采收上部4~6片叶,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烟碱、总氮和氯含量较低,化学成分协调,评吸质量好,工业可用性明显提高。烤烟生长受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和采收调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但不同区域上部烟叶的采收方式有所不同,已有研究报道存在局限性。为此,立足于陕西陇县烟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等变化,以期为宝鸡市陇县烟区上部烟叶的适宜采收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品种为辽烟19,由丹东市辽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

1.2.1 生产管理要求 试验于2018年在宝鸡市陇县进行,根据试验要求与实施方案,结合烟区实际情况,选取烟株长势整齐,大田管理规范,个体与群体生长发育协调一致,落黄均匀,具有代表性的烟田进行试验。土壤肥力中等均匀,前茬为烤烟。

1.2.2 试验设计 根据采收方式不同,共设4个处理:对照(CK),常规采收;B1,中下部同常规采收,上部5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B2,中下部同常规采收,上部6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B3,中下部同常规采收,上部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3次重复。每个重复标记具有代表性的6竿烟叶,共18竿烟叶;4个处理的烟叶分别装在4座烤房中;3次重复分别安排在同一座烤房中,分别距隔热墙2 m、4 m和6 m,每个重复从上至下3棚,均匀分布,以装烟室门为正面左右分开,并在烤房观察窗处放置样竿。试验烤房为标准板式结构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采用当地烘烤工艺进行烘烤。

1.2.3 指标测定 每个处理取4竿烟,依据国家标准GB 2635-1992全部进行分级,取去掉低次烟叶后的混合样,分别进行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指标测定,均由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完成。

外观质量主要包括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和色度等;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总钾和总氯含量等;感官评吸指标主要包括香型、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等。经济性状主要包括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黄烟率、桔黄烟比例和均价等。

1) 参照标准。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钾和氯等化学成分适宜含量的参照标准分别为2.50%~3.50%、18.00%~24.00%、16.00%~22.00%、2.50%~3.50%、1.50%~2.00%和0.30%~0.80%;糖碱比、两糖比、钾氯比和氮碱比等化学成分协调性适宜比值的参照标准分别为7.00±2.00、≥0.80、≥3.50和1.00。

2) 指标权重。颜色、成熟度、结构、身份、油分、色度、柔软度和正反色差的权重分别为25、25、10、10、15、10、3和2,外观质量的赋分标准见表1。

样品得分=烟叶外观质量评价指标得分×权重

表1 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档次的赋分标准 Table 1 The scoring standard of the appearance quality grade of upper tobacco leaves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及DPS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不同处理烤后上部烟叶的颜色、成熟度和结构等外观质量的变化。颜色:B1为桔+至深桔,B2和B3均为桔至桔+,CK为桔黄。成熟度、结构和身份:B1、B2和B3分别均为成熟、疏松至尚疏松和中等+至稍厚,CK分别为尚熟至成熟、尚疏松至稍密和稍厚至厚。油分:B1为有+,B2为有+至多-,B3为有+至多,CK为有至有-。色度:B1和CK均为中+,B2和B3分别为强-和强。综合看,B1烤后上部烟叶的颜色偏深、发暗,叶片无光泽、欠鲜亮;叶片较柔软,正反色差较小,无青筋和青片。B2烤后上部烟叶的颜色偏暗、光泽欠鲜亮;叶片柔软,正反色差较小;无青筋和青片。B3烤后上部烟叶的光泽较鲜亮,颜色均匀、叶面干净、正反色差小,叶片柔软,无青筋和青片。CK烤后上部烟叶的光泽较鲜亮,正反色差较大,叶片干燥、欠柔软、有僵硬感,大部分叶背和支脉含青。从图1看出,不同处理的外观质量评价得分,CK显著低于其余处理,B1显著低于B2和B3,B2和B3间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且随着逐叶采收叶片数的递增,其颜色变浅、油分增加、色度增强和叶片更柔软,以上部6片叶或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的效果较好。

表2 上部叶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Table 2 Appearance quality of upper tobacco leaves from each treatment

2.2 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知,不同处理烤后上部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和下低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的变化。上等烟比例:不同处理为18.00%~38.00%,B2和B3显著高于B1和CK,B2与B3间和B1与CK间差异均不显著。中等烟比例:不同处理为40.35%~62.00%,B1显著高于其余处理,CK显著低于其余处理,B2与B3间差异不显著。下低等烟比例:不同处理为18.00%~38.60%,CK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桔黄烟比例:不同处理为57.89%~82.00%,CK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均价:不同处理为13.01~16.23元/kg,B2和B3显著高于B1和CK,B2与B3间和B1与CK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随着一次性逐叶采收叶片数的增加,烤后上部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与均价上升,烟叶质量提高。

表3 上部叶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Table 3 Economic characters of upper tobacco leaf from each treatment

2.3 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从表4可知,不同处理烤后上部烟叶的烟碱、总糖和还原糖等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存在一定差异。烟碱:所有处理均偏高,不同处理为4.16%~4.88%;B3显著高于CK,B1/B2/B3间和B1/B2/CK间差异均不显著。总糖和还原糖:所有处理均偏高,不同处理分别为31.49%~35.53%和26.54%~31.76%;二者B2显著高于除B1外的其余处理,B1与B2间和B1/B3/CK间差异均不显著。总氮:所有处理均偏低,不同处理为1.93%~2.38%,CK显著低于B1和B3,B1/B2/B3间和B2与CK间差异均不显著。钾:所有处理均偏低,不同处理为0.94%~1.20%,B1和B2显著低于B3和CK,B1与B2间和B3与CK间差异均不显著。氯:所有处理均严重偏低,不同处理为0.05%~0.07%,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糖碱比和两糖比:不同处理分别为5.67~6.77和0.83~0.89,均基本处于适宜范围。钾氯比:不同处理为15.67~24.00,比值偏大,表明氯含量严重偏低。氮碱比:不同处理为0.45~0.50,各处理普遍偏低且水平相近。

表4 上部叶采收方式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协调性Table 4 Chemical component and coordination of flue-cured upper tobacco leaves from each treatment

2.4 上部叶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从表5可知,不同处理烤后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和浓度等感官评吸指标与评吸总分均存在一定差异。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杂气、刺激性和余味的评价得分为5.0~6.5分;B2的香气质(6.5分)与香气量(6.0分)均较好,CK的香气质(5.5分)、香气量(5.5分)、浓度(5.5分)、杂气(5.0分)和刺激性(5.5分)均较差。总分:不同处理为38.5~40.5分,B1、B2和B3接近且均显著高于CK。表明,增加上部烟叶一次性逐叶采收叶片数,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上部烟叶和评吸质量,以上部6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的效果较好。

表5 上部叶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Table 5 Evaluation of sensory smoking quality of flue-cured upper tobacco leaves from each treatment

3 结论与讨论

在一定范围内逐渐增加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叶片的数量,烤后烟叶的均价、上等烟比例及感官评吸质量均较常规采收提高,外观质量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可用性和经济效益提高[10-15]。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存在一定差异,随着逐叶采收叶片数的增加,烤后烟叶的颜色变浅、油分增加、色度增强和叶片更柔软,上等烟比例与均价均呈升高趋势,以上部6片叶或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效果较好。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各处理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偏高,以上部6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5.53%和31.76%。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钾含量为0.94%~1.20%,均偏低;不同采收方式烤后烟叶的氯含量为0.05%~0.07%,严重偏低。从感官评吸质量看,以上部6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烤后烟叶的香气质与香气量较好,常规采收较差。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上部烟叶采收叶片的数量可提高烤后烟叶的评吸质量,上部5片叶、6片叶和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均好于常规采收。与谢已书等[10]的研究结果相近。综合看,以上部6~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效果较好,可改善烤后烟叶的内在及外在质量,提升经济性状。因此在陇县烟区生产上以上部6~7片叶一次性逐叶采收为宜。

猜你喜欢

总糖烟叶外观
河北烟叶含青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鸟类能识别植物的外观等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摘按叶位分置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差异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浅谈提高罚没烟叶利用率的途径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