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区块链产业竞争格局与中国创新战略

2020-10-21望,彭珮,穆

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区块

杨 望,彭 珮,穆 蓉

(1.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北京 100081;2.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科技研究所,北京 100083;3.北京语言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83)

当今世界开始进入全新的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相较于之前的商业资本主义时代和产业资本主义时代,全球经济正处在以风险投资、跨期套利、对冲基金等新兴金融产品为主要载体的创新化、数字化、多元化、人性化的全新发展时期[1]。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全球性爆发更是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较为严峻的考验。新冠疫情在带来危机的同时,也为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块链作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新兴科技,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被广泛应用于身份管理、数据共享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推动了复工复产,并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值此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及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时期,中国也充分认识到区块链的潜在价值。

自2019年10月以来,司法部、农村农业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都明确提出推动区块链在司法、农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北京、上海、广东等二十多个地区都将区块链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区块链纳入“新基建”范围,随后在5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中,人大代表关于区块链的提案也成为热议话题,提案内容大多涉及区块链技术与具体产业领域的结合,并从宏观层面建议政府出台有效措施助力区块链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这些提案有利于加速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落地,促进区块链产业的繁荣。

一、全球区块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近些年,全球区块链产业的投融资受到数字货币热度的影响,在资本市场带动了产业资本对区块链技术的追逐,且受到了风投资本的青睐。随着全球区块链领域专利申请数量的不断增加,科技产业应用落地也随之快速增长,有利于全球区块链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全球区块链研究现状

在针对区块链的理论研究中,大部分文献主要围绕技术特点、应用价值等方面展开。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的、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的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和智能合约等特点。由于区块链中的数据被封装在运用非对称密码加密的数据块中,因而能够有效地实现数据的一致存储并保证其安全性。根据去中心化程度的不同,区块链被分成私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三种不同的类型[2]。此外,智能合约作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功能,Szabo[3]在提出这一概念时就曾明确,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和代码形式定义的商业合约,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计算机程序的“if-then”语句,具有自动化和强制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Bigi等[4]引入了一种基于博弈理论分析的分散式智能合同协议, 并利用比特币的协议验证其合理性。国内学者徐忠和邹传伟[5]则将智能合约中的共识机制分为机器共识、治理共识和市场共识,并认为,治理共识和市场共识涵盖了更多复杂的社会因素,需要更多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的专家参与制定。对于社会而言,区块链技术在传统金融业中往往较多应用于数字货币、支付清算、跨境贸易、数字直接融资平台、风险管理、数字化认证等领域之中[6]。此外,该技术在未来还可以应用在农业、物流、公共服务、交通等多个产业之中,对促进改革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在应用价值上,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加密算法、数据真实、信息共享等特点,能够改善传统金融产业交易成本高、系统风险大等痛点[7],可以有效应用于UTXO和区块链的资金穿透记账系统[8]。金融机构可借此改进传统的业务模式以积极应对科技的发展,使得效益最大化[9]。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公共治理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政府不断优化公共治理的过程中,区块链能够提供技术性的支持,实现以个人为中心的智慧化公共服务,在重塑社会信用体系的同时彰显个体的价值[10]。在政府信息安全保存领域,区块链能够有效地保证信息获取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安全性[11]。

现有针对区块链的研究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较少有研究能够将中国的区块链产业纳入到世界竞争格局之中进行分析。现如今的全球经济处在巨变时期,需要从全球化的视角对中国在全球区块链产业竞争格局中进行定位,为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提升在世界中的影响力做好准备。因此,应当构建一个适用于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创新系统理论,以服务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战略。在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中,最早可追溯到熊彼特于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第一次从经济学的角度阐释了何为创新,即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此后,学术界便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也随之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流派。1987年,弗里曼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应当特别关注企业、产业结构、政府与大学这四个要素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且这些组织应当以促进技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为目的。随后,1993年,尼尔森在著作《国家(地区)创新系统:比较分析》中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1992年,丹麦学者伦德瓦尔在其出版的《国家创新系统:郭建创新和互动学习的理论》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创新研究机制进行了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人对微观研究不足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构建了“钻石模型”,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产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是决定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肯定了创新战略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本文对中国区块链产业竞争优势与创新战略的分析主要借鉴了波特的理论,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国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框架。

(二)全球区块链产业发展动态

目前,全球区块链发展的格局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区块链产业投融资金额快速上升,各国投融资差距明显。区块链产业投资多为早期投资,以种子轮和A轮为主。从全球范围看,风险投资资本对区块链产业十分青睐。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白皮书(2019)》显示,2009年至2020年3月间,全球风险投资在区块链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 121.61 亿美元。2017—2018年,区块链产业的投融资达到高峰,此后,受世界经济风险和投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影响,区块链产业的投融资开始下降。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区块链产业风险投资融资项目303笔,共27.21亿美元;低于2018年同期的384笔和32.40亿美元[11]。据中国金融信息网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月至4月,区块链融资项目126笔,金额为14.29亿美元,这表明区块链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投资逐渐趋于理性。从分布的国家来看,区块链产业最受投资资本青睐的国家为美国、中国、韩国、瑞士、英国。从分布的企业数量来看,全球区块链企业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瑞士、德国、韩国、日本、法国。这些国家区块链产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较为宽松及风险投资较为活跃。国际大型科技企业也对区块链产业十分感兴趣:Facebook在支付领域进行布局,华为构建华为云平台,腾讯布局电子支票,联想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系统。

第二,区块链领域专利申请数量不断上涨,科技产业应用落地加速。据《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显示,区块链领域专利数量稳步增长,但增幅逐渐放缓,2015年的增幅为3 000%,2018年增幅仅为40%。全球区块链产业已经从快速上升期进入了稳步增长期。2009年,比特币的出现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落地。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区块链技术缺乏在其他产业的应用落地。2014年之后,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区块链技术被炒作和夸大,但该技术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区块链作为具有分布式、不可篡改、价值可传递、可编程特性的分布式账本,一方面可以与传统金融相结合,弥补金融和实体产业之间的新币不对称问题,建立高效的价值传递机制;另一方面,可以与实体经济相结合,降低交易的中间成本,重塑信任关系,建立强大的价值传输网。徐忠和邹传伟[5]提出,区块链的应用方向可以分为不涉及Token、涉及非公开发行交易的Token和涉及公开发行交易的Token。根据以上分类,区块链可以应用于金融区块链平台、供应链金融和数字票据、智能合约等领域。区块链技术在赋能数字经济、重塑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推进跨行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产业溯源、政务民生、电子存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或将发挥作用。互联网和金融业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产业。2019年,Facebook发布Libra项目凸显出区块链在数字货币方面的巨大潜力。中国以金融和科技巨头为主的各个企业也积极推动区块链产业落地,如华为、百度、阿里、京东、航天信息等422家机构、506个区块链服务凭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取得了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企业为了加速区块链产业应用落地在专利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第三,各国区块链产业的监管政策差异较大。全球区块链的监管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相关区块链平台,以及平台商品和服务提供商,第二类是相关区块链平台的使用者[12]。预计未来使用区块链平台的服务提供机构会被列为第三类监管对象。多数发展区块链的国家十分重视监管区块链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部分国家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采取了较强的监管政策。澳大利亚、韩国、德国、荷兰等国对区块链产业的发展表示积极支持,并制定了促进战略;美国、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则十分重视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区块链产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阿联酋、澳大利亚、法国、中国及日本等国制定了区块链监管法规,明确金融领域、互联网信息领域的监管要求。在对数字货币的监管上,各国差异较大,如日本对发展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持有鼓励态度,但印度则明令禁止数字货币交易,力求金融稳定。2019年,全球已经有超过14个国家出台了对区块链产业的监管措施。

二、全球区块链产业竞争格局

目前,在全球多数国家都大力发展区块链的背景下,本文综合考虑不同国家的区块链企业数量、专利数量和融资数量等因素,选取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四个国家,从技术发展、产业融合、政策监管、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

(一)美国——技术优势与严格监管

美国是区块链产业创新的“先行者”。美国不仅是加密虚拟货币的主要参与国,也是ICO的主要发行地。在虚拟货币业务上,美国是交易额最大的国家,据Cryptowatch报告,2018年,美国虚拟货币的交易额高达838亿美元。美国政府对区块链的发展也一直秉承支持态度,联邦层面的财政部、国土安全局、航空航天局等曾多次出台针对区块链技术公司的支持政策。美国区块链项目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于财政补贴。

在监管方面,美国相关监管部门一直对区块链、ICO与虚拟货币进行严格的管控。美国对区块链的监管模式是在若干机构之间进行协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弥补监管漏洞,防止商业机构或个人套利[13]。美国对区块链的监管分为联邦和州两级监管,联邦的立法地位高于州并具有全国性。联邦一级的监管机构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国内税务局(IRS)和金融犯罪执法网络司(FinCEN)[14]。2017年,美国国会宣布成立国会区块链决策委员会。201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宣布打击虚拟货币领域的违法行为。2019年,Libra推出后,美国国会对加密货币的听证会越来越频繁。美国各个州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或先于联邦监管,或落后于联邦监管。纽约州为数字货币监管新设置了牌照——比特牌照(Bitlicense),现已发出近20张牌照,纽约州的这一举措与联邦机构和其他州把数字货币生态纳入现有监管体系有所不同。

美国的区块链产业从技术、底层平台到产业应用都有了更深的发展,围绕金融领域的业务拓展是美国区块链发展的主要方向[15]。IBM、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立足于技术优势,推出区块链底层技术解决方案[16]。Facebook、万事达卡、沃尔玛、州立农业保险、USAA保险、邮政运营商UPS等则开展了区块链在数字货币、保险、供应链等领域的创新应用。Facebook发布的Libra加密货币项目重点在数字货币领域。沃尔玛联合IBM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供应链解决方案。州立农业保险公司(State Farm)和USAA保险公司则着重研究区块链在保险业的应用。美国的邮政运营商UPS和电子商务技术公司Inxeption联合推出了旨在帮助企业上市、营销和分销产品的区块链平台。区块链也应用在美国政府的工作中,目标是提高美国政府的工作管理水平。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计划推出基于区块链平台的、旨在增强对进口药物溯源和追踪的试点项目。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投资了“智能采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计划,用于促进美国政府机构提升效率。美国后勤局认为,区块链可以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改善交易流程和运输过程中的可见性,让相关方更好地同步和跟踪最新信息。国家航空航天局指出,区块链未来可以帮助缓解飞行数据的安全问题。美国对区块链产业的严格监管及其具备先进的技术优势为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英国——良好环境与支持政策

2016年1月,英国政府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分布式账本:超越区块链》,报告中将“分布式账本”定义为可针对多个站点的资产数据库,并围绕愿景、技术、治理、安全与隐私、信任与互联等方面对区块链展开了详细阐述。报告明确指出,区块链是一项能为英国经济带来变革作用的重要技术,将其上升为国家科技战略是英国巩固金融强国地位的必然选择。英国政府还积极引导商业部门及其他研究机构参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2016年3月,英国央行与伦敦大学合作开发了数字货币RSCoin,为央行部署未来的数字货币框架奠定了基础。2017年2月,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批准了小型电子货币机构的成立,并允许Tramonex在国内发行基于区块链的货币。除了数字货币领域,英国政府还积极探索区块链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公共资金的追踪调查,政府能够以比特币发放科研经费的形式来估算科研支出。

在英国的区块链生态体系中,往往是传统大银行在积极寻求区块链技术的支撑,如英格兰银行就积极与Ripple、Enforcd、Mind Bridge、普华永道等多家机构开展相关合作,并积极加入、组织各种国际性的区块链联盟。2018年6月,英格兰银行重建RTGS(实时全额结算系统),通过联合分布式账本,实现了与区块链平台的实时交互,保障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有效降低了银行业务运行的成本。对市场主体的有力监管也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英国政府主张服务型监管模式,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就是英国金融服务机构行为监管的主要负责部门。2016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启动了监管沙盒项目,为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流程简化、风险可控的模拟市场环境,不仅提高了新兴金融科技企业的生命力,也有效防范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在英国,区块链在能源、电力、医院、金融系统等多个领域落地,表明英国政府已将区块链技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宽松的政策环境使英国吸引了全球超过16%的区块链初创企业。易用性公链平台(Smart Application Chain,SAC)的技术团队谈及SAC的推进计划时表示,“目前SAC开放平台正在开发智能合约,并取得了巨大进展。SAC支持多种语言编写智能合约,基于标准化的SDK、API接口,可方便开发者快速地开发各种业务” 。英国的支持政策及发展环境加速了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也为区块链的产业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德国——数字货币合法化与技术深度融合

德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数字货币合法地位的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区块链的发展,对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保持着开放态度。现阶段,德国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主要应用在清算领域和加密货币等方面。2018年8月,德国第二大证券交易所Boerse Stuttgart宣布,将建立一个“多边监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为以Token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提供相应的交易服务。

在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发展区块链的同时,德国政府也于2019年9月发布了国家区块链战略,该战略由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财政部等多部门共同发布,旨在利用区块链带来的机遇,确定了稳定金融、刺激创新、支持相关实验、制定清晰可靠的投资框架等内容,探索并挖掘区块链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此外,德国政府还计划提出新立法,以此引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债券产品。

在区块链与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德国的Conjoule高效能源交易社区与Share&Charge 区块链交易平台成为德国的区块链典型实用案例。Conjoule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德国不同城市之间交易可再生能源提供平台,无须中介机构,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仅有效提高了交易效率,还降低了交易成本。德国在推动区块链的发展与产业融合上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四)新加坡——数字资产与人才优势

新加坡政府一直以来都对区块链保持着支持态度,宣称其了解并认可区块链对未来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在区块链的实际应用中,数字资产是新加坡发展较好也是最受关注的一项应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更是立场明确——区块链技术对新加坡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并为区块链的发展提供了税收优惠和公共资金支持等优惠条件。2014年3月,新加坡货币管理局(MAS)指出,MAS虽然不监管虚拟货币本身,但要求提供相关交易的中介机构在辨明客户性质之后,将可疑的交易上报。2017年,《数字货币发行指引》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MAS的监管内容,明确了数字资产不具备证券期货属性,只需满足反洗钱的常规监管条件,不受《证券期货法》的特殊限制。2019年1月,新加坡国会通过《支付服务法案》,法案规定“指定制度”和“牌照制度”两套监管框架并行,其中,“牌照制度”中涉及的监管业务则与数字货币息息相关。“牌照制度”监管范围包括七种业务:开户服务、国内汇款服务、国际汇款服务、商业采购服务、电子支付服务、支付型通证服务、货币兑换服务。结合该国具备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企业家精神和金融科技水平,区块链在新加坡有望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

三、中国区块链产业竞争优势与创新战略

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目标着重于研究区块链技术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途径。而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的突破,能够为区块链应用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由图1可知,近年来,中国区块链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现已形成了包含基础设施、平台层、应用层和辅助功能的区块链产业链。这得益于中国政府对区块链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在2016年10月出台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初次确定了中国区块链标准化线路图。同年12月,“区块链”首次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被写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通知》。随后,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文件,鼓励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试点应用。中国政府对区块链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国内在区块链相关领域的研究、标准化方案制定及产业化发展。

图1 中国区块链产业链、细分领域及典型公司

图2 中国区块链产业竞争矩阵模型

(一)中国区块链产业竞争优势

基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目标,本文根据钻石模型,构建了区块链产业竞争理论模型,以分析中国区块链产业竞争优势。有四种因素决定区块链产业竞争力: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产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依据区块链产业特点,“钻石模型”的四个要素对区块链产业的影响力和管控力有强有弱,如图2所示。

1.生产要素

从人力资源看,随着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中国从事区块链产业的人数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国内许多高校都在进行区块链领域的学术研究,并进行专业调整,为区块链产业提供人才储备。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已经约有30所高校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17-18]。从资本资源看,2016—2019年,中国区块链产业融资数量和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区块链产业投融资自2016年起进入快速发展期,2019年,区块链融资数量和金额明显回落,产业发展回归理性,呈现健康发展趋势[19]。从技术资源看,随着区块链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遥遥领先。截至2019年底,全球约有区块链相关专利2.2万件,中国占比63%[20]。

2.需求条件

中国区块链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在国家政策推动和下游应用领域需求不断增加的条件下,中国区块链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区块链产业应用场景已延伸到医疗健康、教育、慈善公益、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衍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统计,2018年,中国区块链市场总支出为1.6亿美元,2019年,将达到2.93亿美元,且未来四年将持续增长,到2023年有望突破20亿美元。2019年底,中国的区块链企业达到了499家,主要分布在金融和供应链等领域[21]。中国从事区块链应用的企业研发数量占比38%,底层平台的研发占比25%,基础设施及硬件制造占比17%,通用技术占比13%。区块链应用的产业主要分布在金融、供应链、溯源等领域,从事“区块链+金融”领域的企业有159家,占比23.7%,供应链和溯源分别为77家和63家。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在公益慈善、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社会管理、版权保护、教育、共享经济等领域也有应用。

3.相关产业

区块链涉及的相关产业较为广泛,有金融、医疗、电力、文化娱乐等,为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中国区块链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从上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以及媒体、人才服务等相关保障产业的发展共同推动区块链的繁荣。但是,中国在区块链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基础设施上仍然相对落后,上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平台的建设还需要加强。

4.产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

从产业战略和结构看,区块链是国家战略技术,对整个技术和产业领域都会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区块链以科技为导向,中国企业要越来越重视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各地方政府也要更加鼓励企业进行区块链核心技术的创新。其次,区块链服务于实体经济。区块链技术要用于解决某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必须深入到具体场景中。最后,区块链以民生为导向。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多方参与的特性,是提升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区块链在民生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未来的价值会在教育、养老、就医、精准扶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等方面逐步显现出来。

从同业竞争看,中国区块链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型信息科技企业积极布局区块链产业,中小型企业数量激增。据天眼查显示,截至2020年4月,国内区块链公司已达27 513家,较2010年增长7 159%。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已有超过500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本公司在区块链方面的业务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也纷纷布局区块链产业,主要切入点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360等企业多数通过自身的金融公司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出区块链+金融的新模式,从而拓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二)中国区块链产业创新战略分析

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区块链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促进技术创新,并最终为实践服务,提升中国在全球区块链产业中的影响力。综合对比各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之后,本文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借鉴王明明等[22]构建的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加入了具有区块链产业特性的子系统,即制度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及技术子系统,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块链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图3中所示外围的系统环境,揭示了钻石模型中各要素对整个区块链产业创新的影响,这里重点解释各个子系统的具体内涵。

图3 中国区块链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

1.制度子系统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23]的归纳,制度子系统的控制主体一般为政府部门,主要从需求、供给与环境这三个方面为区块链产业提供政策性支持。政府可通过提供专项补贴等方式刺激市场需求,通过加大对区块链产业的科技投入与经费投入等途径扩充产业供给,并为相关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由此便能从制度层面加大对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2.组织子系统

在借鉴柳卸林[24]所提出的“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基础上,本文根据中国国情界定了该项子系统。为解决好区块链企业创新主体间的分工协作问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一般来说,组织子系统内的主体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和政府。由于企业层面的创新研发能力有限,因而企业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应当加强创新合作,以服务机构为中介,推进科学技术知识在国内的传递、扩散和发展。

3.技术子系统

该项子系统主要借鉴了Carlsson和Stankiewicz[25]的观点,在结合了区块链产业的实际特点后,将子系统界定为技术识别、技术获取和技术扩散。只有先通过技术识别出储备技术、核心技术和推广技术,才能够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后续的技术获取与扩散。在三项子系统中,技术子系统与系统环境的联系最为紧密,这是由于技术识别与技术获取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积累、产业发展概况、同业竞争力及市场需求,技术子系统也是整个区块链产业创新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中国区块链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主要表达的传导机制为:在特定的系统环境影响下,组织子系统作为区块链产业创新系统的主体,在自身职责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利用技术子系统获取、识别并扩散具体的区块链产业技术,承担技术子系统的任务,实现技术接收和产业连接等功能。与此同时,制度子系统则负责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机制,促进技术子系统的高效运行,并横向提升系统内各要素及系统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保障组织子系统的有序运转。在结合中国国情与区块链产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出中国区块链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适合于中国的区块链产业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区块链产业创新, 提高区块链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结论与展望

值此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及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时期,区块链产业越来越成为影响各个国家战略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都应当认识到全球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一趋势,中国若想在区块链竞争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加快落实好创新发展战略。

首先,应当加大对区块链产业的资金扶持,鼓励互联网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创新,推动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突破。中国尚处于区块链研发的初级阶段,研发部门要加强对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聚集多方资源,扶持高校或企业建立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建设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区块链核心技术的创新演进,促进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落地。针对区块链的开源项目,政府也应当鼓励本国企业加大对全球区块链核心及基础性技术资源的引进,积极完成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突破创新,从而促进本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

其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要以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针对各个产业的特点发挥其最大价值,避免出现“一哄而上”的情况,预防风险及对产业原有运行模式的冲击。在目前应用较多的金融领域,区块链可以为跨境支付、贸易融资、金融监管、公益扶贫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持,以保证资产和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在产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区块链可以提高产业管理水平,完善业务流程的全方位跟踪,使得交易更加高效和透明。此外,区块链还可以应用在民生、政务、农业等领域。政府应当鼓励互联网产业巨头推进区块链与实际业务的融合,使得产业链上的企业提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性,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助力。

再次,区块链研究还应着重于安全技术以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政府或企业在研发或引进区块链相关应用时,应当明确其中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技术风险,提高区块链的风险防范意识,并对相关风险进行系统性研究。在监管方面,现阶段,尤其是在关系到国家经济运行的金融领域,监管部门应当严控金融风险,对区块链交易进行严格监管,对技术漏洞进行严格排查,对诈骗行为进行立法调查,针对区块链的核心机制、平台架构、应用落地等问题,研究与其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制定出区块链安全风险防范的框架和法律法规,明确和界定区块链的合理范围,并推进法律代码化的进程。

最后,区块链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性人才,必须扩充区块链人才队伍。区块链相关的人才培养需要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引进体系,与国内外知名院校联合培养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在不同层次的培养方案中,高等院校可以设立区块链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开设区块链方向的专业及课程;职业技术学院则设立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区块链、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要及时对与岗位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培养区块链的开发人员和与区块链业务相关的、具有区块链技术知识的工作人员。

猜你喜欢

区块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假借“区块链”半年吸金3.2亿元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风光无限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