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2020-10-20贾镕

读天下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小学科学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在于探究。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究?创设情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应用知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创设情境。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设情境;代教育技术

一、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使学生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孩子们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孩子们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现代科学教育观认为在学校情境中设置基于工作的、模仿从业者真实活动的学习环境,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并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究科学。例如,“营养与健康”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学生对食物关注很少,我们可让学生对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做记录,并为自己设计一份食谱,这样就把课堂研究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而养成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实验是科学课的基础,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课中的各种实验充满着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时,一开始我就做了一个喷泉演示实验:在一个平底烧瓶里装一些水,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把一根吸管插入瓶中,一端露在瓶外,一端插入水中。然后把烧瓶放到一个空水槽中,再往水槽中倒入滚烫的开水,烧瓶中的水立刻往外喷了出来,看得学生目瞪口呆。最后我联系上一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上堂课我们做这个实验时吸管里的水只是往上升了一点,而没有像这一次那样快速地往外喷?学生陷入了深思。

很明显,通过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它为学生提供了最真实的感受,它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充分地利用好实验来设置情境,能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 游戏激趣创设情境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旦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将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传授给学生,这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是一件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趣事。比如《光的反射》教学,先让学生做光打蚊子的游戏,学生发现光居然会转几道弯,居然打中了蚊子,从而激起学生探究“这是怎么回事”的兴趣。

四、 谜语故事创设情境

小学生天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给课堂增添活力和生活色彩。科学教材中的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一些生动感人的名人轶事等都是真实可信,会很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一生铭记,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體验创造发明的境界。如教学《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导入时,教师巧妙地利用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再如教《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时,讲述阿基米德揭开王冠真假的故事,阿基米德从浴盆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

五、 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是科学课的一个重要特征。问题在科学学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因。一个好的科学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比如《沉与浮》的教学中,铁不能浮在水上,但为什么铁制的轮船能在水面航行呢?通过这个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六、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计算机多媒体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能扩展微观世界,微缩宏观世界,模拟实验现象,打破学生认知中的时空界限,能形象直观地表现各种现象,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客观事物。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如在教学《我们来造“环形山”》一课时,课件出示月球由远及近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明亮的月球表面其实是一副千疮百孔的样子,那一个个坑就是环形山。学生不禁提出探究的问题: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时,课前播放日食、月食的录像,既让学生亲眼看到日食和月食时的景象,又自然而然地提出了探究的问题:日食、月食是怎样产生的?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兴趣出发,要为教学服务,要结合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要根据教学重难点来创设情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的方法得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贾镕,四川省广元市,广元市昭化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小学科学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