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探析
2020-10-20汪晓霞
汪晓霞
摘 要: 在当今发展社会,教育更偏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中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了顺应现代教育要求,教育部在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初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落实以德树人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终身发展和相关知识学习能力。核心素养在地理学科上的体现就是,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培养学生地理学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材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1-0249-02
初中生所要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具备相关的地理基础知识;解答知识的能力和正确的地理观念。要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到地理教材中,是實现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体现我国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对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做出探析。
1 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2018年颁布的新课改地理教学标准中规定,初中地理是一门包含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综合课程,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和生活性等特点。
尽管教育界和社会学者对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执有不同意见,但通过分析和总结还是能从各自的看法中归纳出一些共同思想的[1]。其共同认为地理素养是个人能够从地理的视角去分析事物,且能通过掌握的地理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所学到的最有用的、最切实际的和最关键的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够地理知识内涵,并将其运用到解决最实际的地理问题上去。综合各方面的观点,认为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地图知识、空间视角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人地观念等。
1.1 地图知识。在初中地理阶段,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地图知识不单是能够认识地图、能够使用地图,还要包括能够绘制地图。前面两项技能学生通过学习很容易就能达成,而要学会绘制地图,就需要学生要有一定的绘图能力,还有对地图知识全面掌握。地图在地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要想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就一定要有过硬的地图知识,要能够从地图中搜集和分析地图信息,解读地图语言,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1.2 空间视角能力。空间视角能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历过程中能够通过地理知识断定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空间位置关系[2]。我们都知道,地理本身就是研究空间的的一门学科,注重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致力于揭示空间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空间事物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1.3 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综合了自然学科和人文领域两个学科,其研究内容包含,如植物、人口、河流、自然环境、交通、经济、种族、大气等多种要素。因此,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将这些因素联合起来,对地理进行综合研究。
1.4 人地观念。地理学习的核心就是使人类和地理能够和谐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学生树立良好的人地观念。培养全球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以帮助解决当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2 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2.1 根据新课改要求,增添内容
教材在教材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初中地理教材要紧密的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改动,以促进核心素养在地理教材中的体现。比如,在新课改没有对“湖泊”教学要求,因此在新教材中就删除了有关“湖泊”的内容。另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教材增添了许多新的知识,尤其增添了许多概念性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提升地理理论知识。比如,在原教材中关于“内流河”的概念只是一句话就概括了,而新教材中则举例出了内河流的诸多存在形式,对内流河的相关定义也更详细。还有,在新教材中,许多地理知识都进行了主次区分,使教材更加笼统化,教师教起来思路更加清晰。
2.2 更具学科特点,强调主题特征
新课改标准下的初中地理教材更具科学性、准确性,对地理事物的特征反映也更全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比原教材更为详细和准确[3]。比如,在对黄河流域支河的介绍时,新教材用了235个字,比原教材增加了三倍多,增加介绍了黄河支河的长度和面积,所处气候的变化等。在描述黄河的面积和水流量时候,不仅具体给出了数字概括,还点出了黄河的地位,明确指出了黄河含沙量这一重要特点,对黄河的参数也补充了具体的数字,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黄河流域的特点和性质。另外,在新教材中增加了冰河时期的地理知识是原教材所没有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学生的地理知识。
此外,初中地理教材中还增加了图像的表现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具体化,让学生更能清晰的观察事物的特征。这样不仅提高了地理知识描述的准确度,还使地理知识得到更全面的体现。
2.3 增加了课后探索栏目,使地理知识讲解具备实践操作性
初中地理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内容形式和知识结构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每一节课题之后都设有课后探索性习题,并且形式多种多样,有看图思考问题、相关地理实践、专题分析、积累资料等。
例如,在七年级的教材中,有一节《地球与地球仪》,,其课后探索栏目,设计的是让学生用三个不同半径硬币般大小的圆来画地球仪上的等线图,从而展现给学生等线图的制作原理。学生用硬币大小的圆来绘制“陡坡”和“缓坡”,使学生很容易分辨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和印象。这也体现了现代化教学理念,为学生创造了多样化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4 增加了人地内容
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以及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起良好的人与自然发展观。因此,教材中可以多设一些自然与社会共同影响和发展的内容,介绍自然与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例如,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很多生活资源,可是人类如果没有节制的取用,有可能造成生活资源的枯竭,因为自然资源都是很难再生的,过度的采用会对话剧造成很大的破坏,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健康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4]。同時,教内容可以增加一些,人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事例。提高初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
例如,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增加“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一节内容。从交通、水利的方面介绍了河流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的影响。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展现,让学生能从地理知识解释河流对人类生产和经济的影响,增强学生的人地意识和观念。
2.5 添加读图思考部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是指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对一些地理现象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对地理现象具备一定的判别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可以通过增添读图思考内容,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学生课堂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例如,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治理河流和湖泊课题。可以在读图活动中,对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治理中,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加深学生对治理环境的深层思考,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可以结合书本提供的图,来提问:黄河流域每年的流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在什么时候流量最多?让学生读图去分析。还可以提问在治理黄河中,具体可以采用什么措施?黄河发生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 结语
要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不单单是要从教材上去改变,教师还要对其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开展一些时间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讨,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才稳.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地理教材模块化使用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1):41-43.
[2] 李健.浅析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材二次开发[J].地理教育,2019(03):11-13.
[3] 顾越,梁怡佳,汪涛.人教版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渗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9):33-35.
[4] 龚琳,赵媛,刘树凤.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以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河流”一节为例[J].地理教学,2015(1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