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2020-10-20董强蒋茂才
董强 蒋茂才
摘 要: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也是人类赖以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土壤的问题还关系到群众的正常饮食和生活健康。在进行现代化的土壤管理时,需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这也是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中简单分析了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提升土壤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 土壤环境检测;质量控制;控制措施;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1-0015-01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总体形势依旧不乐观,尤其是在很多区域内,土壤污染的底数还尚未查明,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其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土壤防治工作摆在我国发展的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土壤环境问题。
1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案
1.1 样本采集与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土壤样本的采集对于最终的检验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在采样过程中发生误差,则会导致最终的分析测试出现较大的误差,而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都应当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
为了保证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具有代表性,在进行取样点位的设置时,首先需要保证简单随机和分块随机的原则。通常情况下来说,在每一个土壤的监测区域,需要至少设置三个采样点,并且在进行实际工作时,还需要根据采样目的、调查精度以及调查区域等多项因素来设置相应的采样点。必要时增加采样点,但切不可减少采样点。
而在进行样品采集时,需要按照三个步骤进行操作,包含: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如果在进行采样时,当地的土壤污染调查面积较小或者呈现突发性污染事故,可以通过直接采样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区域环境背景在进行采样时,如果为土壤采样或者农田土壤采样等需要进行全面土壤环境评估的区域。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特征和采样需求建立完善的采样规范,并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方式开展采样工作,按照相应的要求来进行作业,这样能够获得最优化的采样质量。
1.2 样品制备与保存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样品的制备时,实验室内部需要设置相应的风干室和磨样室,风干室内需要保持通风良好,并保持室内整洁,无任何可挥发化学物质,同时还需要避免阳光对室内产生直射,而样品的制备人员与样品管理人员需要同时清点核实并交接样品。在进行实验室准备时,实验室内部需要具备相应的风干、粗粉碎以及研磨等设备,各项操作均需要符合相关规定和需求,避免由于标签和样品发生混淆的情况而出现交叉污染。
2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方向
2.1 加强人员培训
为了降低土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人为误差,首先就需要从实验室的人员培训落实。具体来说,就是要保证实验室内的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在培训过程中了解自身的检验职责,并且具备多种设备的操作能力以及检验方法的选择能力,这样能够保证土壤检验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完成。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专业机构的培训,首先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而土壤检测人员不仅在当前需要接受相应的专业培训,在进入岗位后还需要继续接受培训,这样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够得到同步更新。
2.2 加強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在进行土壤检测,是为了保证土壤的检测质量,首先就需要对设备进行有机的管理。一方面来说需要保证检测设备具有状态标识和唯一性标识,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设备的状态标识直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并且在应用设备以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填写。另一方面来说,检验机构在进行设备的采购时,需要在市场内挑选口碑良好的设备生产厂家,并且对设备的检测原理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保证购买的设备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2.3 强化样品管理
在进行实验室内的样品管理时,首先应当按照土壤的采样标准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在完成了土壤的样品采集后,需要与样品的交接人员进行交接,签署样品交接单,而这样人员在获取样品后,应当按照土壤制备的相关规定开展制样工作。在进行制样时,为了避免样品之间出现混淆,可以采用标签记录的方式来对样品进行鉴别。针对同一样品需要对多种样品类型进行制备后再进行保存。在完成了样品的制备后,制样人员需要在记录单上签字,这样能够保证样品的可追溯性,而在进行样品的检验时,化验人员需要做好样品制备人员的交接,通过对样品数量和质样编号进行确认,能够有助于工作人员明确样品的状况。
总结:在进行土壤的检验时,检测质量会对土壤的应用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就需要明确在土壤检验过程中,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样品管理等多个方式来实现样品的检测质量控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完善土壤的质量控制工作和质量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 于旭青,范学玲,邱立春,吴佳美,仲伟群.浅谈土壤环境监测现状及展望[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9):111.
[2] 杨建.石化行业土壤自行监测与评价方案优化[J].石化技术,2020,27(06):193-194+196.
[3] 洪金明.浅析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J].智能城市,2020,6(10):130-131.
[4] 姚益伟,朱志林,吴秉熙.土壤环境监测现存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14):189-190.
[5] 郝孝波.我国土壤环境监测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20(11):45-46.
[6] 刘学玲.土壤环境调查、监测与分析的概述[J].化工管理,2020(16):47-48.
[7] 高燕哺,王建英,赵颖,赵辉,吉军凯.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现状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