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长寿乡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科技支撑实践与思考

2020-10-20陈荣彬陈志远李金华黄广元钟旭华梁开明

农业与技术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产业园

陈荣彬 陈志远 李金华 黄广元 钟旭华 梁开明

摘要: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乡,2018—201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立足于解决区域农业科技和蕉岭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以科技创新为根本,以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为目标,集成学科优势,协同攻关,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以及推广,有力支撑了蕉岭地区水稻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推动蕉岭丝苗米产业园发展中的基本做法及成功经验,并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区域水稻科技及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世界长寿乡;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科技支撑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荣彬(1965-),男,本科,研究员。研究方向:水稻栽培技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農产品的有效供给”。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土壤富硒,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资源禀赋。该县不仅是“世界长寿乡”,同时也是广东省水稻种植县,其水稻产业是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促进蕉岭县水稻产业发展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蕉岭县立足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建设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蕉岭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作为科技支撑单位,发挥水稻科技优势,积极支持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提高了产业园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了蕉岭县丝苗米产业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蕉岭水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蕉岭县原来主要种植“美香占2号”和“象牙香占”2个优质丝苗米品种,这2个品种是目前广东省主要种植的2个优质丝苗米品种,遍布广东省,蕉岭县缺乏具有蕉岭特色的专有丝苗米品种。

早稻种植倒伏较多,既影响产量也影响稻米品质。

施肥量偏多,肥料利用率低,肥料流失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2采取对策

2.1调查研究,设计总体方案

签订合作协议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组成专家组到蕉岭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土壤、气候、水稻品种和技术以及稻米加工等情况,找出主要存在问题,提出总体技术方案。

2.2引进专有优质丝苗米品种

鉴于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没有专有优质丝苗米品种的情况,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将本所最新育成的优质丝苗米品种“客都寿乡一号”转让给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客都寿乡一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13年利用蕉岭县钟章美先生的竹稻材料选育的中间材料为母本,与优质香稻品种“象牙香占”杂交,经多代定向系谱选育,于2017年育成的米饭有香味、米粒细长、株叶形态稳定一致的水稻品系。

2.2.1农艺性状

该品种茎态较集,分蘖中强,茎秆中粗,剑叶直立,穗型中等,结实率高,千粒重约18g。

2.2.2品质特性

粒型细长,无心腹白,外观品质好,饭香软,饭味浓,是作为高档米加工的好品种。出糙率81.8%、精米率72.2%、整精米率53.2%,垩白粒率2%,垩白度0.1%,长宽比为3.8,直链淀粉含量15.8%,透明度1级,胶稠度71mm。

2.2.3品种抗性

2017年,“客都寿乡一号”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稻瘟病抗性频率中B群为84.23%,中C群为88.6%,总抗谱为82%,病圃叶瘟1级,稻瘟损失率病级3级,抗病综合指数2.5,抗性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白叶枯Ⅳ型菌抗性评价为抗。该品种适合广东早晚季种植。

2.3引进先进适用栽培技术

针对蕉岭县早稻普遍存在倒伏、肥料施用过多、流失较多的情况,引进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是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主持研制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术体系。该技术以控肥、控苗、控病虫(简称“三控”)为主要内容,在减肥减药的同时还可增产。水稻“三控”技术于2007年1月10日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有3大优势:高产稳产,增产增收,一般增产10%左右,倒伏大幅减轻,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省肥省药,安全环保,节省氮肥20%左右,氮肥利用率提高10%(相对提高30%),面源污染大幅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减少30%~50%,可少打农药1~3次;操作简单,适应性广,只要按技术规程操作,就可获得稳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不同品种、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均可应用,效果稳定。

2.4开展技术示范

根据蕉岭县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施肥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包括示范地点、示范品种、示范技术、示范用肥、目标产量、肥料计算依据、总施肥量、施肥时期、各时期施肥比例和施肥量等。2019年在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建设技术示范基地30.5hm2,其中早稻16.7hm2,晚稻13.8hm2。

2.5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2019年,在蕉岭县蕉城镇龙安村建设“客都寿乡一号”良种繁育基地0.53hm2,繁育种子0.35万kg;2020年初在海南省建设“客都寿乡一号”良种繁育基地2hm2,繁育种子1.2万kg。这些种子为2020年大面积推广种植“客都寿乡一号”准备了充足的种源。

2.6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组织蕉岭县农业管理干部、农业技术员和农户进行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主要讲授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和“客都寿乡一号”种性介绍等专题,传授新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同时,多次派出专家组到丝苗米产业园基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问题。

3实施成效

3.1促进蕉岭县水稻品种和技术的更新换代

“客都寿乡一号”的引进推广种植,替代了原有的品种,全县的水稻品质全面提高。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应用推广,取代了当地常规栽培技术,取得了省肥、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全县的水稻产量普遍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将全县的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2水稻增产增收

良种良法集成技术示范片平均产量比当地常规栽培技术增产16kg·667m-2,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0.7万hm2共可增产优质丝苗米稻谷168万kg。良种良法集成技术示范片可增加收入225.8元·667m-2,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可增加收入2370.9万元。

3.3节省肥料用量和开支

良种良法集成技术示范片比当地常规栽培技术节省肥料3.2kg·667m-2,节省支出9.6元·667m-2。良种良法集成技术推广应用,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0.7万hm2水稻共可节省肥料33.6万kg,节省支出100.8万元。

3.4联农带农

按平均每个农户有水稻田0.2hm2计,每户可增产稻谷48kg,节省肥料9.6kg,增收节支706.2元。0.7万hm2丝苗米产业园可以带动农户3.5万户,农民共计增收节支2471.7万元。

3.5丝苗米产业效益大增

按平均产量425kg·667m-2计,0.7万hm2产业园共产优质丝苗米稻谷4462.5万kg。按“客都寿乡一号”整精米率53.2%计,共可产加工稻米2374.05万kg。按优质丝苗米售价比一般丝苗米售价高4元·kg-1计,共可增加产值9496万元。

3.6形成区域特色品牌

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以“客都寿乡一号”作为专有优质丝苗米品种,以“三控”施肥技术、富硒栽培和有机栽培3项技术配套,支撑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具有专有品种、富硒、有机、长寿的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

4主要经验

4.1构建高效的决策组织,加强科学的顶层设计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成立项目专家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相应的决策组织管理细则,明晰分工和责任,为技术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科技推广模式层次分明、结构完善,注重科研部门、政府和当地农机推广部门的横向合作和信息交流。项目实施期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商定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科技支撑方案,并参与科技成果转让关键环节。其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亲自参加了优质稻新品种“客都寿乡一号”的转让签约仪式,主管科技推广的副所长作为项目主持人,统一组织协调实施科技推广的各项工作。广东省蕉岭县农业局局长亲自抓产业园项目领导管理,实施主体建丰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产业园具体实施工作。

4.2突出地方特色

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之乡,具有该称号的在我国只有10个县。蕉岭县土壤富硒,地处山区,工业较少,外来人口少,生态环境良好,适于发展优质农产品。为此,把长寿作为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的特色,围绕这个中心来设计技术方案。

4.3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结合蕉岭县的实际情况,选择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全面提升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的科技含量。引进了最新育成的优质丝苗米品种“客都寿乡一号”作为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的专有品种,替代原有的品种,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全面提高稻米的品质;引进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减少倒伏,节约肥料,增加产量,全面提高水稻产量。良种良法的全面应用,促进全县水稻生产上了一个台阶。

4.4产研结合,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企业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建丰粮业有限公司是蕉岭丝苗米产业园的实施主体,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建丰粮业有限公司來实施科技推广。在公司的丝苗米种植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和技术示范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和技术培训,通过公司发放良种(附种植方案、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回收稻谷的方式,引导带动丝苗米产业园的农民应用良种良法。产研结合,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孙万挺,葛文光,谢海英,等.现代农业园区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2):23-25.

[2]王丽娟,王树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运行模式与绩效关系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01):117-120.

[3]骆乐,刘海为,陈卫康.上海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0(15):148-150.

(责任编辑 贾灿)

猜你喜欢

产业园
江苏-新阳嘎农工贸现代产业园
讲述省姜堰现代农业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大型产业园区变电所方案设计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立足差异化 谋划特色产业园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概况、临面的问题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