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施教循序渐进 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面点工艺教学效果
2020-10-20陆静
本文以特殊教育学校的《面点工艺学》课程教学为例,探索盲聋特殊学生烹饪技能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聋哑学生的面点工艺教学
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面点工艺学》的课程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教学和操作示范,使学生了解制作面点的原料,懂得各种面团形成的质感和机理,掌握各种面团的用途及其制作方法,掌握馅心的制作方法和要求,懂得各种面点成形和成熟的机理,学会制作面点代表品类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学生能独立制作面点的能力。
二、聋哑学生的烹饪技能培养策略
1.一对一教授。聋哑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在师生互动交流、课程听讲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难度。“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呵护,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残而有为”的专业烹饪人才。烹饪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模仿——操作”的学习模式,精选教授内容,注重因人施教,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注重团队协作和学生自身优势的发挥。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专业素养、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各有差异,在面点工艺课程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分组,有的负责面点原料的掌控,有的负责面团调制,有的负责馅料调制,通过任务分配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责任感。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相应地分配不同的任务指标与制作工艺的难易度,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实践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
3.充分发挥聋哑学生触觉和味觉功能,提升面点技艺。聋哑学生的听觉、语言障碍虽然使烹饪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众多障碍,但他们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却较为灵敏,在面点制作工艺教学时,聋哑学生更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地制作。老师也需要更多的耐心与细心去引导教授学生,在学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亲自去品尝,及时对面点制作过程和成品的色、香、味、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提升面点制作技艺。
4.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面点制作技艺。在面点工艺操作实践中,教师应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指导学生先实践操作加工好的半成品,如煮水饺、煮元宵、煮面条等;在此基础上去学习擀制饺皮、简单的发面等,并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掌握基础并能够熟练地独立完成后提升学习目标,学习花式蒸饺、油酥等糕点的制作方法,并从制作配方、制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让学生进行现场操作,使他们切身体验到面点制作的过程,感受制作成功后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情。
5.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面点工艺学》的课程评价和学生成果展示部分,要让学生对自己或者其他小组的面点作品进行色、形、味等方面的评价,并针对评价意见进行改进和提升面点制作技艺,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将制作的面点带回家给父母品尝、与父母分享,并转化为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真正实现理论到实践、生活到职业的转化。
作者简介:陆静(1989.07-),女,汉族,江苏苏州,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烹调工艺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