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2020-10-20吴文广

速读·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教育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吴文广

摘  要:小学应用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教学作用,但因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不同、文字理解能力差异性等因素,所以应用题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我们应立足学情,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此仅以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和大家浅谈下应如何加强对小学生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教育策略

应用题需要学生对题干内容进行精准的把握,能够结合应用题的已知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够结合答案对已知题目进行论述推断,验证答案的真伪性。

一、影响小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的主要因素

结合小学生的应用题教学目标和现状来看,影响小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及方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对应用题干的文字解析能力存在差异性。应用题题干中蕴含着解题的已知条件和数据,而部分应用题在已知条件的给出上,采用了“隐晦”的文字表达形式,即需要学生二次进行提取,例如“甲的体重是30千克,乙的体重是甲的体重1.5倍”,这样的应用题干就需要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转化,得出题干中的完全已知条件;第二、学生的解题思维和思路存在一定的可提升之处。应用题类型分为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在解题思维和解题方法上存在共性和差异性,对此我们应加强对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启发与培养,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思维和能力;第三、学生缺乏逆向推理论证的解题策略。应用题是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考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转化能力,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逆向推理论证解题能力。很多小学教师显然缺乏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解题后不能根据答案,反推论证,验证答案的正确与否。

二、如何加强对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趣味应用题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对此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应用题学习兴趣的激发,积极构建趣味教学情境。首先,我们可以将应用题干进行拆分,通过趣味解读,提高学生对应用题题干为文字理解能力,例如“某五金厂一车间要生产11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剩下的如果平均每天生產150个,还需几天完成?”很多学生一看这复杂罗列的应用题干,就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情绪,此时我们就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题干进行趣味拆分,引导学生主动对题干已知条件进行分析。例如将五金厂和零件等生涩名词换成学生们喜欢的小零食,将题目改为“肯德基一门店要生产1100个汉堡,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剩下汉堡的如果平均每天生产150个,还需几天完成”。同学们因对肯德基和汉堡较感兴趣,所以会集中注意力进行题目阅读。其次,在吸引同学注意力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拆分题干,获取已知条件,进而求解。例如将题目的求解对象设定为学生自己,让学生算下自己5天中每天吃130汉堡,一共吃了多少个,学生很容易求得自己吃了650个汉堡;同时1100个汉堡,你已经吃了650个,剩下的汉堡让你每天吃150个,你在计算下你需要几天能吃完。通过构建趣味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和解题中。

(二)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解题进行归类和总结

应用题有很多种题目类型,不同的题目类型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各不相同,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注重对应用题题型的归类和总结。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来看,应用题型主要分为一般应用题题型、典型应用题题型、分数及百分数应用题题型、比和比例应用题题型。而在上述的四种应用题题型中,又分为不同的题型,如典型应用题中有求平均数应用题、归一应用题、相遇应用题,对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针对不同的应用题型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分类,掌握具体的题型解题思路;第二、针对不同题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合修4天后,剩下的任务,有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几天?”类工程应用题题型,其一般解题思路及规律为“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已知两队合修了4天,就可求出合修的工作量,进而也就能求出剩下的工作量。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几天完成”。

(三)结合多媒体展开教学

应用题因题干文字较多、信息量大等,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面临教学难的问题,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展开教学,将应用题的题干进行活化、将应用题解题思路明晰化,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理解和印象。首先,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加强对学生应用题解题流程和思维逻辑的教学,例如题目“一台碾米机,上午4小时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时碾米1096千克,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 一题,其隶属于求平均数类型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中我们要充分挖掘题干信息,要抓住对应关系,可根据总数量来划分成不同的子数量,再一一地根据子数量找出各自的份数,最终得出对应关系。对此我们可运用多媒体将解题流程进行分解,并制作成课件,方便学生进行观看,如解此题可按照以下三步进行:这一天总共碾了多少米?这一天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这一天的总数量是多少?这一天的总份数是多少?同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解题答案进行反向推理论证,提高学生的逆向解题思维。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考验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对此我们可通过构建趣味应用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解题进行归类和总结、结合多媒体展开教学等加强对应用题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茜.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6(02):154.

[2]张勇.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9(32):137-137.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教育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等待·自主·探究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