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
2020-10-20贾鑫张颖
贾鑫 张颖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和思想都已经逐渐变得成熟,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学生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家庭和学校的相关事项进行充分了解。使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进行良好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初中阶段,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初中班主任应该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能够受到重视。
关键词:以人为本;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
随着信息和文化的发展,在当今的社会出现了许多不良风气。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认识理解世界和文化的初级阶段,对社会上的诸多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对一些不正当的文化和风气,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这种情况便使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会对学生三观和思考方式的形成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班主任的陪伴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班主任的行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利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校园生活中,班主任一般会采取单方面的管理,而很少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班主任没有全面地去了解学生的情况,而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在各学校大部分的班主任,只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监督和管理,很少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活动。班主任将其重点只放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关注,不能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班主任在监督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太大的压力,反而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不能在校园生活中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乐趣。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的生活都是在校园内,所以班主任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有正向的思维方式,教师要改变过去不正确、不全面的管理观念,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使其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此外,班主任不应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在各学校存在很普遍的一个现象,便是班主任经常会与成绩优异的同学或活泼开朗的同学进行更多的交流,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会很容易忽略他们,这便导致那些成绩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不能得到同等的帮助,对这些学生的心理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二、利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班级进行管理相关策略。
(一)让学生对班级进行管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管理能力。因此,班主任可以将这种能力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锻炼中,学习更多的处事技巧。通过随机应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掌握更加更多的管理经验。除此之外,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使学生能够变为班级的主体,充分享受校园生活。在学生对班级各种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班级的各位同学和班级的基本信息,并且,在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身旁进行引导和帮助。对班级进行管理的主要目标实际上是为了为学生提供帮助,而不是监管学生,教师需要认清这一事实。教师应该将这一观点传达给各个实行管理的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对班级进行充分的管理和了解。
(二)勤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师需要整理出每位学生的家长手机号码,当遇到与学生不能直接沟通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打电话的方式,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这种方式还能够使家长时刻了解学生的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生活状态。在教师与家长的帮助和培养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在生活方面,也能够有所保障。使学生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行个性化的管理制度
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对于那些在各领域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应该在进行表扬的同时,提出几点建议,让成绩优异的学生看到自己目前还存在的不足,使这类学生不断突破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对于在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应该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常与这样的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这类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但这种方式并不代表不公平地对待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力维持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结束语:
本文指出了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之后又从几方面描述了利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班级进行管理的相关策略。总之,班主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管理理念,进而使学生充分体验美好的校园生活,学到更多的东西。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初中班主任提供一些帮助,在班主任的不断引导和帮助下,使学生在未来成为被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晓明;闫玮.以人为本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5):158-159.
[2]郭红丽.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J].科學咨询(科技·管理),202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