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学校双元育人的结构化课堂建设路径浅析
2020-10-20刘梅于彩芹林峰云
刘梅 于彩芹 林峰云
摘 要:在双元育人的大背景之下,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要进行创新改革。本文主要围绕高等职业学校双元育人的结构化课堂建设路径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当下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以及管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双元育人环境下高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设置与管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双元育人环境 高等职业学校 课程设置 管理途径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管理工作时,只有全面创新管理举措,加强课程的优化设计,才能够培养出优质的人才,因此结合当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进行课程建设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应该充分的结合双元育人的大背景,进一步进行管理上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1 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的设施,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但是当下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以及管理工作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有效的目标规划
随着学校人才培训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也在进一步的梳理,因此全校应该全面进行目标上的规划以设计,才能够使得培训更加具有实际的效果,但是当下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往往会偏向于一流的专业传统课程以及核心课程,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规划。由于目标不够明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1.2 政策保障不够延续
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政策上不仅缺乏延续性,而且课程设置的进度以及韧性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开展。尤其是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如果不能够完善相关的政策保障。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发展进度。
1.3 缺乏与企业的有效对接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学生们的职业素养,但是当下高等职业学校缺乏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無论是项目建设还是学生的实习方面与企业对接比较少,不仅不能够为学生们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影响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1]。
1.4 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当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大多千篇一律,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缺乏前瞻性和个性化的专业课程。进行课程设置时比较的肤浅,需要进一步的挖掘以及创新。
1.5 理论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当下高等职业学校缺乏对课程设置的理论的深入研究,导致课程体系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人员参与到课程设置研究的程度相对较低,不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而且影响到了课程设置的规律性和持续性。
2 双元育人环境下高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建设和管理的有效路径分析
结合当下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与管理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应该结合双元育人的大背景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要加强理论研究,创办更多的特色课程
高等职业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能够通过进行理论上的完善,确保课程设施更加具有针对性。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既要坚持多元性的原则,也要培养一些特色的专业课程,通过配置特色专业课程,能够找到“双元育人”的突破口,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设置,全面形成品牌上的效应。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完善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体系,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和合理[2]。
2.2 要全面加强学习,抢占有利时机,完善基础设施
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定要树立精品的意识,能够坚持不忘初心,有目的学习,全面提高业务培训的和实际能力,只有全面提高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能力,才能够使得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也能够结合本校的特色产业以及课程,打造更多的精品。学校要坚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形成自身的办学思路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教学的水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些特色的课程,既能够强行抢占先机也能够实现不断的突破,形成跨越式的发展。
2.3 要坚持基于企业的对接,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管理时必须要全面加强与企业的对接,通过完善一系列的实践类课程,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坚持品牌化的道路,能够与企业的重点岗位进行结合,既能够凸显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也有进一步加大与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人力、财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为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
3 总结
当下高等职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管理时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说目标规划不够清晰、政策保障不能够有效延续、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比较少、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建设上的发展动力,因此在双元育人的背景之下要进行课程管理的改革,一方面要全面提高认识,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另外要全面加强学习培植优势是特色的专业。最后通过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亭亭. 高等职业学校双元育人的结构化课堂构建[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11):84-85.
[2] 彭晓彭.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微课建设[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 000(029):249-250.
[3] 杨静康. “双元”育人环境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及管理路径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33):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