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概念、重要性、挑战及策略

2020-10-20殷晓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殷晓潜

摘  要:“课程思政”概念日益为很多人熟知,针对此术语所开设的讲座、课程等却凤毛麟角,可建设性的方案也不具系统性。无独有偶,在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今天,难免存在激进、功利等情况。要向更多人普及正确的“课程思政”概念,不仅需要我们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而且需要我们提升育人意识,确立共同奋斗的目标以及方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思想政治课程

“课程思政”概念于2014年在上海提出,在上海市高校探索过程中,通过整合各个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了相关课程的育人功能。而引发教育部乃至全国关注后,湖北省成为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在湖北经济学院成功建设“课程思政”后,华中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效仿。目前,“课程思政”推广还面临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概念、挑战、策略等进行深层次、系统性研究。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包括“课程”和“思政”两个主要部分。“课程”,是指在不同的学术文化知识背景下,人们为了达到不同的学术或者人生目标,所设立或开展的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课程种类有很多,如工科类课程、商科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等。“思政”,可以查到的释义并不多。“思政”全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如“思政专业”“思政活动”“思政作业”对应的全称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业”。另一种全称是“思想政治”。但当这两种全称与“课程思政”联系起来时,专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

综上,课程思政的概念可概括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或专业课为载体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广并普及一个概念不仅需要理论上的熏陶,而且需要实践的辅助。这里的“辅助”不是指实践的重要性次于理论,实践也同等重要。

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培养并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

疫情期间,广大青年众志成城,迸发出了巨大正能量。他们走上防疫一线,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热血与青春,留学生们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由此可见,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青年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提升教师育人意识,提高教师整体教育素质

教师不仅是辛勤的园丁,更是在教育改革中的桥梁纽带乃至中流砥柱。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希望各级教师齐心协力搞好“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开创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新局面。

三、“课程思政”实施中的挑战

(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理论基础不扎实

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会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总要经受外界批评、质疑以及不理解。同样,“课程思政”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认知不足,相应实践能力也会缺乏。另外由于我国学生的课业繁重,学生们只能亦步亦趋,缺乏创新空间和创新动力。“课程思政”在尚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方案的今天,“课程思政”的成长显得举步维艰。

(二)从众心理的萌生

各地学校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潮流,标新立异地打造自己所谓的“特色”课程,但是“课程思政”的推广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管理体系。有的学校思想建设质量堪忧,教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大都是“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形式化、同质化明显。从众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规划具有不完整性,设计创新性不足

“课程思政”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学说,就像泉水离开源头变得毫无生气。忽视课程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1]。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彻底根除“毛概、马原等课程是水课”的观念,让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各个学科中“崭露头角”,在教材中“亮剑”!各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中要起到领头羊作用,不仅要架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人文社科、理工科之间的桥梁,更要形成科学的可量化的建设管理办法、创新性的设计与完整的规划。

四、展开“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作为突破口,因材施教

以上海市相关高校为例,他们创新了教授思政元素的载体,通过PPT、视频演讲、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方式,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之中。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生的基础课,通过30分钟的“解剖第一课”诠释遗体捐献的意义,增加了对遗体捐献者感恩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医学责任意识的审视。[2]

(二)正确看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

“课程思政”是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政元素融入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中,使专业课“思政化”。以大学物理为例,核聚变、核裂变,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令人叹为观止,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的事迹更值得我们反复品味,要“润物细无声”般传递到每一位学生心里。“思政课程”是将思想政治课上出“学术味”。教学过程中旗帜鲜明地指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积极回答同学们有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科学问题。将中央最新指示精神传递给学生,将一堂小小思政课变成学术大讲堂。

(三)完善“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

习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出发点以及主要任务。要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以学生个人成长以及发展为标准,以教学质量为标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教师主动找学生做心理辅导,鼓励大家多多参加趣味竞赛、学科竞赛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将其纳入教师评价的体系中,调动教师热情主动地投入教学全过程。招聘“课程思政”教师要精细化、标准化、严谨化,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标准与评价体系,推广可复制方案,努力彰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课程思政”:含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02),114-119.

[2]高燕.課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N].中国高等教育报,2017-08-21.

[3]陈华栋,苏镠镠.课程思政内容设计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课程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艾思奇《大众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启示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