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商贸专业群对应岗位体系下中职快递实务课程建设

2020-10-20黄有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黄有乐

摘  要:快递业是物流行业的一个分支,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快递实务作为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的学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现代商贸专业群对应岗位体系环境下对快递企业快递岗位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同学怎样提高素质和专业技能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现代商贸专业群对应岗位体系下中职快递实务课程建设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符合社会需求。

关键词:现代商贸专业群  快递实务  课程建设

一、现代商贸专业群技能人才需求特点

随着“现代商貿”模式的快速推进与发展,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都在探索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线上购物和线下配送的模式已经被人们接受。而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服务要求的提升,快递从业人员也必须有个性化服务的意识,而现代技术的更新迭代要求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是宽口径的,能够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岗位需求变化。为此,中职学校在培养快递从业人员时应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提高业务的熟练度,同时在岗位上应进行宽口径培养以适应社会进步带来的岗位和技术变革,同时要有个性化服务意识和理念,为企业提高行业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

二、中职快递实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中职的专业课老师很多都是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少在快递企业实践的工作经验,对课本的技能要求提炼时很难和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挂钩,从而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时产生偏差,达不到企业用工人员的要求。以快递实务中的揽收业务为例,顺丰的揽收流程,在鉴别禁限寄物品上相对于其他快递公司严格许多,揽收的验收工作流程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老师对行业业务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认知的宽度。同时,学校对校企合作的力度不够导致想去企业学习的老师也找不到对口企业学习,在教学任务重和下企业难双重压力下,教师很难把握现行快递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及技能要求,学生也就很难学习到社会人才需求的核心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材知识点多偏向理论介绍,案例的引用也比较陈旧,没有具体的岗位任务和流程的梳理。在业务完成训练中没能体现核心的技能,要求也不明确,考核标准不可测,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递实务这门课程中有例如上门取件、快件包装、快件分拣、封装发运等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点有属于实操类型的,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达到一定的熟练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如果仅凭教师的讲授,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而目前教师普遍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的形式,有的受限于实训场地和实训器材,只能播放视频讲解作业流程,学生常说“看了都会,一做就废”,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三)实训基地单薄,学生业务操作能力差

在很多的中职学校里,物流实训室条件有限,有的学校虽然有校内实训室,但是只能满足某些物流岗位,对于新兴的快递业来说,学校实训室极度缺乏,跟企业现实生产运营存在很大的差距。例如在快递包装实训中,不同型号纸箱、打膜机、打包机等很多学校都没有,这样就不能根据货物性质、类型完成包装作业的实训。而且很多学校的教学软件已严重和社会脱节,例如PAD手持、录单系统、工单作业系统等,有的甚至被社会淘汰了。

三、基于现代商贸专业群环境下《快递实务》课程建设建议

(一)提高教师“双师”素质

学校就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专业课老师成为“双师”教师。学校可以邀请本地区快递行业的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授课,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岗位技能带到学校来。让企业人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可度,同时也明确自己的培养方向,目标明确。在企业人员走进来时也注重校内老师走出去,就物流专业来说,学校可以和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加强联系,争取到校企合作的机会,向往输送专业课老师进行顶岗学习。利用校企共建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让老师的专业技能得到夯实和更新,培养出一支优秀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团队。

(二)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式

在教材内容上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进行重新组织设计,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例如在《快递实务》这门课程中,可以以上门取件作为整门课的业务主线,以每个环节为任务进行教学。这个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首先就是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并在实践参与生产活动的基础上,按照快递企业作业流程结合企业员工培训内容进行整合。以一个个工作任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这样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注重实操专业的课程。同时可以和当地的快递企业合作,例如将菜鸟驿站、京东派等引入校园,将企业生产场改为教学实训基地,开展工学做一体教学。在菜鸟驿站中完成收件、取件、信息录入、派件等一系列理实一体课。为学生打造一个实际工作场景,切实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三)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针对《快递实务》这门课程实训难的问题,可以通过整合第三方的资源,串联企业和学校。例如,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都是快递企业用工高峰期,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用工需求,安排学生进行企业学习,在保证学生安全和企业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为学生争取难能可贵的实习岗位,例如分拣员和客服的岗位。同时在同区域的兄弟院校,加强沟通合作共享校内的物流实训室,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教育资源,同时可以和企业合作将企业的办公场所搬到学校来,企业可以免费使用场地,学校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例如快递公司的电话客服中心设在校内,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企业与学校共同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切实落实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业务实操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岩.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9- 05-28(9).

[2]张李明.基于传统零售商视角构建O2O生态体系的研究[J].经济论坛,2017(8):84-87.

[3]张栋科.高职专业群建设:政策、框架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7(28):38-43.

[4]罗三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8).

[5]陈静.“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基础课程改革[D].中国成人教育,2018(10).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软件工程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实践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