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2020-10-20沈晔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小学美术合作学习

沈晔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对美术课程教学形式的优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美术  应用分析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美术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枯燥无趣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教师、书本和环境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相比而言较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更多的创作灵感。

一、小学美术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小学美术课堂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书本与学生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小学美术课堂合作教学模式与书本相结合,能够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增强,提高了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激发了学生更多的艺术灵感。因此小学美术课堂合作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学生、书本和环境之间的合作,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改教学目标,不仅满足了新课改的教育要求,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合作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创作中遇到的困难,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因此合作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一)开展小组探究、合作

互动教学是开放、平等、自由的,有助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落实,能更好地突出学生发展能力的需求。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课堂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开展互动教学。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以课堂问答的方式来加强交流。学生在此交流中,取长补短,各抒己见,对于学习和创作,更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提高了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模式是互动式教学的最优途径之一,学生在小组中的互动和沟通,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聆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吸收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而且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不仅锻炼了表达和沟通能力,而且碰撞活跃了思维,还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彩线贴画”一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好掌握线材贴画的方法,笔者提供了课程关键词,采用学生组内研讨的形式,从线材材质、造型方式、缠绕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讨论与交流,从而对线材这一新媒介有了扎实的认识,也为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做好铺垫。其次笔者组织小组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以达到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紧跟学习潮流,创造考察条件

近几年,在教育界兴起了一股“游学”潮,美术教育界尤甚。这是一种让学生更深入接触自然、接触知识的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但是这一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家长经济压力大、学生安全难保障等问题。“游学”重点在学,只要学生能接受知识,去哪“游”就值得学校和教师的统筹协商。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公共场所就是不错的游学场所。现如今,多数美术馆已支持学校的合作活动,为学生策划开设了各种美术课程,如故宫鼓浪屿分馆从开馆之初就定期聘請专家,结合传统节日在馆内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创活动,吸引了众多小学生和家长们的共同参与,除此之外,还以“传承中华文脉”为主题,举办了数场走进校园美术文化普及专场,此类艺术馆与学校的合作不胜枚举;农村地区也可对学生进行优秀的民间美术的宣传和教育。总之,学校和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发现,既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物,又能更好地补充和完善课程设计的题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创造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美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要加强其与文学、数学、历史等教育层面的联系。例如在赛龙舟课程的设计上,笔者简单叙述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粽子龙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表现几何图形的课上,笔者联系学生在数学课上取得的成果;通过一首古诗词让学生联想或表现一幅画面。上述方法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训练学生将知识融入实践的能力;此外,作为课程设计的一个指引,这一方法也能丰富美术课堂,活跃课堂氛围。学科交叉是当下教育必然涉及的层面,让学生从小树立这一观点还需学校和教师做出共同努力。

(三)利用撕贴添画,促进学生合作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发生了两个转变:一是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逐步具备美术关键素质和能力;二是重心下移,实现教师为主体转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突出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因此,在教授美术知识时,教师应尽早转变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探索美术知识,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创作探究,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以“主体与背景”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小组的合作和个人的努力完成撕贴添画,笔者结合学生个人的美术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指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中,笔者先通过课前调查等方式了解不同学生的美术作品创作能力和美术思维发展程度等基本信息,并作为分组的基础。然后,结合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组员的配置和分工进行互补的安排,力保每个小组的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互补性。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撕贴,逐步创作一幅主体鲜明、背景和谐的画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在课堂中发挥主体地位的优势和趣味,而且能够在与同伴的协作中逐步提高合作能力。当前,合作学习活动已然成为美术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

结语

总之,立足于新课改的要求,现今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在活动中感知、欣赏美的存在,体验创作美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卢宁.浅谈如何实行小学美术中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

[2]王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小学美术合作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