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自主性在区域活动中的实现

2020-10-20吴心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自主性区域活动幼儿

吴心瑜

摘  要: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自愿、自发的游戏,是幼儿园教师现在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自主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心理活动和精神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幼儿的权利。那么,如何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活动的舞台呢?区域活动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我们以区域活动为手段,着重对幼儿的自主性进行了培养,我觉得应注重在目标的制定、环境的创设、幼儿的活动、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考虑。

关键词:幼儿  区域活动  自主性

区域活动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得到广泛实践的一种以强调幼儿主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育形式,这一教育手段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大量活动的机会,通过环境或活动材料的相互作用,让每一个幼儿自由选择、自由结伴、自由活动,让幼儿在活动区中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区域活动能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为幼儿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它的潜在的教育价值也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的最有效的措施。那么,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呢?

一、制定适宜的目标

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通过准备适宜的环境和材料,引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活动,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机会进行探索,体验成功。例如在“美工区”开展“我长大了”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纸张、橡皮泥、油画棒、剪刀、糨糊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折(剪)纸、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種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目标。

二、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应的世界和适应的环境,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主动地发展”。

(一)物质环境的创设

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对一切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的探索精神。所以新奇、生动、宽松、自由发展的环境,幼儿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才会喜欢并主动投入环境,才会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开展活动。他们会动用各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尝、手摸,满足其好奇心,融入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幼儿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季节变化为依据不断创设新奇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更多的选择,使其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二)操作材料的配备

在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根据本班幼儿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投放。首先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提供多种材料,如为了认识图形宝宝,我们在美工区设有图片、益智区进行图形分类等;其次,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准备适宜的相应层次的材料,如在益智区中,能力强的幼儿可选择颜色、图形两种纬度进行分类,能力弱的幼儿则可选择一个纬度进行分类。这些既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空间,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又使大部分幼儿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的形成。

三、幼儿的活动

(一)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探索

教师在各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后,就应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和环境相互作用。即教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积极地探究环境、操作环境、发现并解决环境中的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们在科学区中投放了“神奇的颜料”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尝试,懂得不同颜色的融合会变出一种新的颜色的知识;“乒乓球不准动”的活动中,让幼儿在反复的练习探索中发现利用一张纸使乒乓球稳定的方法。

(二)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主动交往合作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的交往空间,幼儿可以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他们之间也需要交往合作。活动中,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劳动,扮演成人的角色,因此能主动地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纠纷等。幼儿也在活动中增强了和同伴合作的能力。

四、教师的指导

在活动中,幼儿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他们的行为是不系统的,尤其是新出现的活动区,幼儿往往不知道如何去玩,那么教师就应该深入活动区进行指导。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活动为前提,进行指导。比如交往性活动区如娃娃家、小商店等,教师可以以妈妈、售货员、购物者的身份参与进行交流指导。而美工活动区、科学区,教师应以教师的身份做好示范指导,也可以用“自言自语”的方式道出幼儿的心声,给幼儿以暗示。当教师发现极好的教育契机时,可以直接点拨幼儿以建议和帮助。如:在科学探索区,个别幼儿拿着镜子把玩时,觉得没什么好玩,往往很快就放弃了,如果教师给予个别的显性指导“×××,我们到阳光下去玩吧!”,这时幼儿通过自己“照来照去”这样的实际操作,对于镜子能反射太阳光的现象就会感到好奇,然后再通过教师的一系列指导,如:“放到水里去试一试呢?”等,幼儿玩镜子的兴趣又会被调动起来,这样既获得了感性经验,又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精神。

参考文献

[1]焦婷.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究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6(03).

[2]徐芳.区域活动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5(06).

[3]颜柳彬.适时介入区域活动[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 (05).

猜你喜欢

自主性区域活动幼儿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