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020-10-20沈纯纯
沈纯纯
摘要:提到“教育”一词,人们往往只将它与“学术”相关的词汇挂钩,而事实上,教育远不止学术成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事实上,青年群体中特别是大学生的情感状况,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以,情感教育既应是大学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应是保障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然而,放眼现今的高校,虽学术成就发展迅速,但情感教育仍发展缓慢,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群体不在少数。这是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话题。
关键词:大学生;情感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分为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两个部分。作为成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用大格局和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教育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加之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增大,导致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大学生中, 因为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或者心理变态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残、自杀,甚至违法犯罪者,已屡见不鲜,这和当前的大学教育中过分重视认知教育,忽视或缺乏情感教育不无关系。即使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在情感教育缺失的状况下,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无法健康地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情感教育简述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情感,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1]。笔者认为,唯有情感教育的巨大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罗杰斯先生所描述的教育。英国情感教育家彼得·朗(Peter Lang)认为,情感教育是“与学生的感受、信仰、态度和情感、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有关的教育过程”[2];一些国内学者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学生们的情绪、情感、态度和信念等,以促进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以达到个体的健康发展[3];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性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4]。而笔者认为,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应是以个人价值观的发展为基础额。正如国内学者刘鹏所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有天真的道德观念;要有理智、有尊严的文化传统;要对家庭、社会、民族有责任感;要尊重其他信仰和美德,建设礼仪国家,努力工作;要有合作意识;要勇于面对挑战;学会理性思考,充满自信”[4]。因此,完整的个人教育应包含个人道德、认知、生理、伦理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建立相对健全健康的人格,能运用所学知识来关心和尊重周围的人,能放眼关注社会和国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能成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人。
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意义
所以,情感教育的意义是显著而巨大的。笔者认为,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构建大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应该充分完善他们的情感体系。适当的情感教育有以下优势:
首先,情感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笔者认为,高校应适时开展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情感教育类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相应问题。青年人对周围发生的事极其敏感,会不断调整以期适应。对大学生来说,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管控,生活环境由高中到大学,再到多元的社会,这一连串的经历势必会激起一连串的心理变化。从人脑发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已发展到青年中期,神经形成过程趋于平衡,由于性激素分泌旺盛,提高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他们精力充沛,情绪丰富但不稳定,有强烈的求知欲,但鉴别能力不强,总把较新鲜或者符合自己观点的理论视为真理。另外,因第二信号系统发展到高峰期而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使大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他们开始关心社会发展,有独立的见解和意向,但又由于阅历浅,对事物认识具有轻率性、片面性的特点。可见,传统观念对大学生的束缚越来越小,亟待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来帮助他们自我调控。而相应的情感教育类课程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
其次,情感教育可以利于情感能力的提高。情感能力是指人对情感发生、感受、处理、表达与创造的综合能力。大学生群体具有旺盛的精力、强烈的个性和高度的自尊,这些特点使大学生很容易情绪失控,尤其是自尊心受到伤害或是遇到挫折时,负面情绪就会随之而来。一旦长时间内未得到有效的调整,就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心理问题。在调查高校自杀大学生心理状况时发现,大学生自杀行为与长期的抑郁情绪有着联系。而高校的暴力犯罪事件一般都是在愤怒情绪下发生的。当大学生遇到各种情况时,如果不具备高水平的情感能力,极易收到各种不良的诱惑,又或者是在与他人相处时,无法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无法参与正常的社会沟通。而具备高情感能力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他人,更易对他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同时,他们还会具备高水平的情绪辨识能力,增强人的社会适应性,具备高水平的情感调节能力,既可以发泄不良情绪,又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最后,情感教育可以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種人格状态,是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也可被认为是人格的弱点。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缺陷主要有:懒惰、拖拉、鲁莽、怯懦、急躁、悲观、孤僻、冷漠、虚荣、以自我为中心、冲动、脆弱等。事实上,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种或几种人格缺陷。人格大多是在中学和大学中形成和巩固下来的,所以大学生的人格缺陷问题具有很强的重塑性。在有效的指导下,积极地进行改正和调整,可以使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反之,听之任之,必然会阻碍大学生的发展,甚至产生人格障碍。而情感教育能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精神面对学习和生活,在学习中体验成长,克服因为各种适应不良导致的人格缺陷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成为真正健全健康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近年我国情感教育的发展
情感教育的理念始于欧美发达国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及其弟子的著作中。而从我国的情感教育发展起步较晚,虽长期以来有较多的“道德教育”,但在情感教育方面仍處于探索阶段。
根据Lee(2001)的研究,改革开放后,自1983年起,国内社会对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培养而忽视情感和心智教育的弊端引起了广泛的质疑,改革教育中缺乏情感教育的呼声日渐强烈[5];1985年,国家教育部确定了德育的核心地位;1999年,教育部在第三届全国政府教育会议上发表的《关于进一步教育改革和促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强调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其中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放在了21世纪民族复兴的教育目标和创造性的中心位置(Liang,2005)[6]。同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教育部,1999)[7]。指导原则包括:1.根据学生的心理、身体和个人发展特点和需要,相应适用;2.向所有学生传递,使学生积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关注个人需求,并据此提供支持;4.确保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促进学生开展教育进程。同时,该意见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种主要方法有:1.在日常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与主题“思想道德”动态融合,活动环节、班级集会时间、心理健康讲座等,也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3.为困难病例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4.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家庭具有理念教育价值观,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近十几年来,随着心理学研究中对情绪和情感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上的应用及成效。加之“非智力因素”及“情商”等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良好的情感教育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习惯,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情感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对情感教育的重视度仍然不够
在当代大学教育中,情感教育往往被当作政治任务敷衍了事,或者等同于心理辅导,忽略了情感教育作为教育手段和策略的作用。在目前的很多高校中,教师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设计或教学模式的改革之中,较少把情感教育作为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也未能把情感教育更多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更谈不上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了。笔者认为,情感教育若要起到助于人生命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引领精神心灵成长,应当把情感教育放在和认知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另外,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更多偏重实用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多数高校的情感教育主要着眼于“小情、小爱”,忽视了情感的升华。所以,虽然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施人文教育,比如开展人文讲座、开设人文课程或者艺术欣赏课等,但基本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非主流课程。大学生们选择这些选修课也仅是为了丰富人文知识,尤其是一些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以一种产品式的技术性教育呈现,这实属遗憾。所以,当前的大学情感教育缺乏激发学生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这些不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二)情感教育实施方式不当
此外,我国高校多数具有情感教育色彩的实践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在课堂内展开的。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把情感的发生作为媒介、载体,着力渲染氛围,在教育中强调的依然是情境、主题,而忽略了情感结构中形式以及形式与意义连结的重要性,结果使情感教育成为一种认识、判断、推理的过程,缺乏对情感意义与形式的感受和体验,导致学生在生活中即使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因习惯于用语言符号、概念逻辑进行推理,而难以引起情感意义的感知、体验和形式的反馈与表现。另一方面,在课堂教育中,大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想象来达到一个共情的作用,这是非常局限且片面的。但若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老师能将更多的情感投入给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热情的话,那么在良好氛围的感染下,学生便能和老师产生更多的良性互动。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便应如此。
(三)情感教育方式偏离主流
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实际上是属于情感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每位大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但遗憾的是,据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不重要且无意义”,属于“浑水摸鱼课”。事实上,思政教育自有它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但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讲授这类课程的过程中总像在传输道德观念,乏道德实践过程和兴趣的培养,所以大学生总会感觉这类课程的参与度低,课堂枯燥乏味。其实,思政教育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需求,在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参与热情。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将大学生与国家与民族关联起来,有更多的代入感,从以社会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在确立行为目标、道德价值时要以个体的发展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
(四)情感教育研究存在断层
目前我国情感教育从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上看专著以及代表性著作较少。在目前的许多大学教育中,仍然将适用于中小学的教育模式套用在成熟的大学生身上。例如在一些高校,仍存在着上交爱国电影或者著名书籍读后感的教育方式,试图让学生在电影或者书籍的读后感中明白核心价值和情感。大学生都是思想成熟的个体,笔者认为大学教育更应该讲究因材施教,而不应是统一上交心得就当作已经对学生
实施了相应的情感教育,这是非常不负责任且荒谬的。
五、小结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在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重视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前景也较为乐观,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当前高校的情感教育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实施和开展方式仍存在一定问题,相关的教学研究也存在一定断层。所以,只有不断强化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地规划情感教育的内容及其实施安排,才能使大学生们获得完整和高质量的情感教育,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盛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德志.大学生情感教育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4,24(008):1101-1103.
[2] Lang, P., Katz, Y. & Menezes, I. (1998). Affective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view. London: Continuum.
[3]石中英,王卫东,鱼霞. 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Liu,P.(2000).The Singapores Affectiv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Late 1990s, Hua Dong Formal University Press.
[5] Lee, C. M. (2001). Moral Education and Ideology of Cross Strait (Taiwan-China).
[6] Liang, H. (2005). All of us care about quality education. People. 28/10/2005.
[7] 中国教育部,(1999)《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部教基13号。
项目名称:
“浅析中国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编号:Q2012-057)项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青年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