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词新唱

2020-10-20苏振德李妍娇

文存阅刊 2020年14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苏振德 李妍娇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它的出现和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古诗词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学习传统文化特色、形成良好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在古代,人们将“诗”和“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堂上出现了音乐般的琅琅书声。而如今,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单一,多从“形”到“义”,却忽略了“音”。

关键词:传统古诗词;音乐;教学

一、古诗词与音乐

我国的古诗词,远从上古的歌颂吟呼,历经《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均为合乐之诗,直到元曲和明清期间的“俗曲”,也都表现出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无论是《尚书·尧 典》中的“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还是《礼记·乐记》中的“诗言其志也,歌咏其 声也,舞动其容也”。都可以看出,音乐和诗歌是并存的艺术形式,是彼此接洽、彼此渗入的。因此,只有将古诗词和音乐相融合,才能更完整地体会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二、将音乐融入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压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机械地、生硬地将古诗词的文字强行灌输给学生,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学生最怕的就是背诵这样的强迫记忆。而通过音乐化的教学,首先能给学生一个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平常心对待古诗词的背诵。其次,音乐化教学是一个有意识的识记过程,将音乐旋律融入到古诗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对学生大脑记忆区的刺激,学生们通过旋律来记歌词,在演唱的过程中随着旋律的出现,歌词就可以脱口而出。此外,音乐将文字符号信息通过视觉器官、发声器官、听觉器官等感受器的神经编码,传输到人脑的各个相关区域。各个器官密切配合、相互作用,使记忆的效率不断提高。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音乐是生活情感的艺术表达形式,学习和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的需要和享受。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激发出其自身内部系统的音乐潜能。同时,学生在音乐与古诗词的融合之中更容易体会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在音乐的旋律和曲调的婉转变化中获得美的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诗词的文学性和思想性,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使音乐和文化更好地融合,让音乐的生命力更加持久,更加富有诗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对他们未来的生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中国文化宝典开启学生的纯洁心灵,使他们发现古诗词的新鲜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们目视其文,耳闻其声,心融其情,从而真心爱上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中汲取精神养料,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其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将音乐融入古诗词教学的途径

(1)围绕学生年龄特点,以音乐为诗词教学的开端,提高其主动性。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先播放一首与古诗词相关的音乐,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音乐。对于儿童,教师要选择一些语言精练、节奏鲜明,在主题上活跃明快、富有朝气,在节拍上应用一字一音的词曲结合方式等符合儿童的语言特征的歌曲。如《春晓》《静夜思》《三字经》等改编的歌曲都朗朗上口,更容易让儿童记住古诗词。而对于中学生,就需要选择音律和谐、意境优美、感情丰富的艺术性歌曲,让诗歌富于音乐美,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特点。如《水调歌头》《声声慢》等歌曲,蕴含了诗歌的丰富情感,旋律优美和谐,传唱度高,久而久之形成了长久的记忆。

(2)鼓励学生自主为古诗词谱曲,开拓思维,提高其积极性。

古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律美,它的平仄格式和起承转合都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平仄结构,将音节点上的平声字延长,仄声字变短,作出符合诗词原有的意境和表达情感的歌曲旋律,通过歌曲的曲调来记古诗词。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诗词,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如根据《生查子·元夕》改编的歌曲《人约黄昏后》、根据《虞美人》改编的《几多愁》,根据《相见欢》改编的《独上西楼》等,让我们在谱曲唱歌的同时对古诗词形成了深刻记忆。

(3)改革教学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将现代化思想融入到古诗词的教学之中,让学生用更新颖、更轻松的方式去学习传统文化。在《經典咏流传》这一档文化音乐类的节目中,经典古诗词与流行唱法、民族元素和西洋乐器都有着完美的融合。其中有

一位来自美国的女孩克里斯叮用经典与流行相结合的方式改编了一首《庄周梦蝶》。该曲融合中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老子的思想,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提出人与自然一体的哲学观点。该曲音域不高,歌词在副歌部分不断地重复,朗朗上口,一经播出便获得了 3.3亿的播放量。古诗词不仅能够与中国的民间音乐组合,也能够融入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运用钢琴、吉他等乐器将古诗词进行创新性的改编。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蕴含着优秀的文明精神,其传播和发展是每个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古诗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创新教学形式,将音乐融入到古诗词的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歌曲的旋律记歌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文化的熏陶和音乐的感染,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更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基金项目:

本文系“山东协和学院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乐典儿”-儿童古诗词经典传唱研究》(项目编号:201913324009)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奇妙的“自然音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音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