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对策
2020-10-20姬阳
姬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應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促进教学工作取得不俗的发展成效。当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实现交往、互动、发展的一个过程。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更要掌握合作互动的学习能力,以便学生练就终生学习的能力。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对策
课堂互动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彼此推动、彼此促进,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实现信息传递、思想和情感表达的过程。在新课改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加强教学引导,从而在教学工作中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一、语文课堂互动的重要意义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可以看出,学生需要会表达,会交流,可以更好地去倾听别人说话,能够敏捷应对谈话内容,同时养成自己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堂互动,可以更好地改善师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师生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展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诸如借助一些语气、语调、手势及表情等方式来辅助展现交际能力。通过这种互动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更利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从而能够针对谈论事情清晰地进行表达陈述,提高自身的口语辩论能力和演讲能力[1]。另外,课堂互动也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动态过程,通过这样的互动可以更好地让互动双方加深交流,实现思想、情感的碰撞,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善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对策
虽然伴随着新课改步伐的不断推进,教师逐渐对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互动教学也成了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首选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整体的效果并不理想。导致这种结果其实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教师对互动教学缺乏完整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在进行互动教学时都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并没有针对课程情况、学生情况等进行互动教学方案的制定。其次是学生“怕老师”的情绪一直存在,过度的畏惧将影响学习,这也是阻碍互动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能有效地改善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构建和谐学习氛围,激发互动兴趣
很多学生在学业上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是受到青春期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叛逆情绪,导致其内心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对于学习的热情不够高,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内向自卑,却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内心胆怯,却可以保持独立独行的个性。因此,教师应该做好正面的引导工作,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快乐学习和交流,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进行课堂互动时,教师首先要调控自己的情感,将更多的笑容带给学生,真诚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2]。其次是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及说话表达模式等,给予学生应有的主导权,鼓励他们积极、自信地表达自己想法,挖掘自己的潜能。
(二)构建体验情境,点燃互动激情
体验情境主要是指教师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可以通过表演、模拟、辩论、视频、音乐等方式来让学生体验生活,让他们可以身临其境般投入学习中,点燃他们的互动激情。诸如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情节:挑选10名学生,大家蒙上眼睛,塞住自己的耳朵,然后站成一排,后面的人将右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由教师引导慢慢走窄路[3]。情境互动后,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说出自己的体验,然后将学生所体会到的课文中海伦凯勒的思想情感,引入文章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唤醒学生的思维情感,让他们能够被情境中的内容感染,从而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点燃内心的激情。
(三)设计精心问题,开启互动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课堂提问是常用的师生互动方式,而良好的问题设计则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交流,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激发学生开拓思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问题要少而精,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彼此沟通交流。诸如在讲解《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时,教师只需提问“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什么叶子”,或者是“为什么它没有被风吹落下呢”,通过这样精简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为了探寻问题答案而自主地去了解文章,探索问题的同时对文章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其次是问题的难度要适宜,因为班级上的学生自身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课堂互动问题设置时,教师要考虑周全,不能将问题设置得过于困难。诸如在讲解《祝福》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呢?是穷死的吗?到底是谁害死了她呢?”问题的设置难度要由易到难,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提升,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积极性[4]。如果问题设置过难,将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完成,从而对自信心产生较大打击;如果问题设置过于简单,那么很多学生将逐渐失去探索的热情和积极性,认为都是非常简单的问题,无须费力即可完成。最后就是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根据教学目标的内容,设置不同问题,从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互动思维。
(四)加强引导延伸,发现互动乐趣
新课改提出,语文的教学工作要充分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不断地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各学科的沟通交流,不断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教师并不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要注重加强引导和延伸,点燃学生的思维火把,让课堂互动变得更加有效,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引导—反馈—引导”的循环模式来推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交流中,从而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诸如在讲解《像山那样思考》一课时,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对猎杀狼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没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认为世界上狼这种动物不存在对人类有利的方面。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狼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国内曾经发生的生态恶化案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在互动交流中寻找乐趣。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学工作中缺乏互动,将导致课堂如同一潭死水,缺乏活力。教师要加强对互动课堂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思维,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教师不但需要在理念上给予重视,还应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让课堂教学互动变得真实有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淑洁.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J].语文天地,2019(5):23-24.
[2]祝艳芳.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互动性[J].报刊荟萃:下,2018, 000(004):229.
[3]陈霞.电子白板让语文课堂互动更“生动”[J].科普童话,2019, 000(018):86.
[4]黄钟河,朱楠.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研究——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J].中国特殊教育,2019,000(003):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