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近代书籍设计发展的背景

2020-10-20张君梅梁圆圆

广告大观 2020年3期
关键词:书籍设计背景特点

张君梅 梁圆圆

摘要: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举足经重的地位。一方面它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另一方面书籍本身在功能和形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国近代书籍设计发展的背景,详细分许中国近代书籍设计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书籍设计;背景;特点;发展

Abstract:As the carrier of knowledge,boo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On the one hand,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on the other hand,the function and form of books themselves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ook design in China and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book design in detail.

Key words:book design,background,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一、中国近代书籍设计发展的背景

书籍设计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密切相连,出版业是中国工业重要的分支,它的发展受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国外的出版业的影响。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之后,中国被迫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之下,中国晚清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了,如林则徐、魏源等。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救过思想,这些思想影响了洋务运动及其他运动,并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改革运动及创办了各类学堂,如李鸿章兴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开平煤矿(天津),并认识到中国社会非常需要引进西学、开办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他指出“西洋水陆兵法及学堂人才之道,条理精严,迥非中土所及[1]”;19世纪末盛宣怀在几乎控制所有重要的洋务民用工业企业之时,还创办了北洋大学堂,筹建了南阳大学。但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布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的失败,迫使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并激发了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1895年至辛亥革命期间,大量的政治期刊涌现,如《时务报》、《新青年》,各方有识之士纷纷通过出版报章刊物来发表意见,如何革新颓败的中国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除此之外,文学杂志也是晚清时期出版业的重要一支,如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新小说》,它抨击社会、讽刺时弊的谴责,在当时引起了空前的热潮。因此,不管是政治期刊,还是文学期刊,都是针对清政府的腐败朝政而写的,晚清的政治气候,促使中国的出版业产生前所未有的需求,从而促进了中国书籍设计的进程。

甲午战争之后,整个中国弥漫着一片改革的呼声,清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学习西方知识的重要性,翻译外国书籍因此成了当务之急。由于日本的翻译事业在明治维新后变得非常的发达,西洋重要的书籍均有日本翻译。因此清朝政府派人留学日本,这也是将世界重要知识带回中国的便捷之径。事实上,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出现的到日本留学的热潮,据相关文献记载,留学生数字与高峰时期更高达8000多人。这些留学生到日本之后成立了各种学术团体,并出版刊物将西方的知识引入中国。中国史上首批中文洋装书(晚清时期,“新”等同于“洋化”,所以洋装书是创新和进步的标志),就是这些留学日本的学生团体在日本出版的,如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在这期间先后出版了《新民丛报》(1902~1907)和《新小说》(1902),他们均以洋装书的形式出版,对中国书籍的洋装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虽然首批中文洋装书在1900年有日本引入中国,但是中国当时印制的书籍还是流行自明朝末期的线装书为楷模,即使翻译西方的科学书籍也是这样。直到1903年,商务印书馆与日本金港堂合资经营,既聘请了日本的编辑和顾问,又请来了日籍的印刷技师教授印刷术。因此,商务印书馆才陆陆续续地引入了各种日本的印刷术,开始在中国本土上印刷洋装书。1904年后中国出版的书刊大致上都已经洋装化了。这个转变和以往中国书籍样式的转变有着根本性的分别。无论是由蝴蝶装到包背装,或者由包背装到线状,这些转变都是出于技术性的需求。但是由线状到洋装的过渡,却牵扯中国对于书籍和知识的理解。洋装书不只是钉装、印刷技术上的改进,它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新知识渴望的一个象征。

当中国逐渐进入现代化得时候,书籍的功能与角色也随之而改变。概括而言,这个时候的书籍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城市化社会所衍生出来的,讲求“娱乐性”的通俗书刊;二是承接自晚清时期的作为“新民”工具的政治、文学、艺术书刊。这些书籍的特点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根据上文的分析,下文主要是从书籍的排版、封面、阅读模式和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从而更加详细分许中国近代书籍设计的发展及创新。

综上所述,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书籍设计从传统到现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代书籍设计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艺术风格多样化,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书籍设计主要是吸收借鉴书籍设计及艺术风格,从而创新出适合中国大众的书籍设计,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书籍设计西方化占主导,对于中国传统书籍设计的创新以辅之,从而创造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独特的艺术语言。这对于刚刚起步的现代中国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进步,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受众思想的解放,而且对于当代中国书籍设计有莫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孙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術设计的现代性历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 郭恩慈、苏钰.中国现代设计的诞生[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3]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艺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 徐燕.冲突与融合:民国时期书籍的装帧设计 [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2;

(作者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书籍设计背景特点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中国传统美学下的书籍设计研究
设计与生活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