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社工机构的生存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0-10-20张银

锦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摘 要:近十年来,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中国内地的生根发芽、快速成长。尽管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了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很大的支持力度,但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本文通过对于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进行分析,了解行业的现状,总结出民办社工机构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推动民办社工机构乃至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社会组织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和新举措中,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购买服务和招投标等方式将可以由市场和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给企业部门和社会组织承担,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公众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待遇,健全社会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社区治理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在城乡社区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这一重要讲话,是对社会工作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充分肯定,也为社会工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1]

从国家的支持力度上来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迅猛的发展,事实上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数量上确实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2003年在上海浦东成立了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非政府性质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标志着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中国正式开始它的发展之路[2],至2019年底,全国各地设置了近6.4万社会工作服务站,成立了约1.3万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1100多家社会工作行业协会,这些变化反映着民辦社会工作机构在中国内地的生根发芽、快速成长,然而,这仅仅是“量”上的变化,而“质”却令人担忧[3],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现实的工作开展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结合在机构的实习经历与参与观察,总结出该社会工作机构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给出针对性的对策,推动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健康发展。

一、民办社工机构现状

现有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主要分为岗位社工、项目社工和社区服务中心三种[4]。大部分社会工作机构以项目社工为主,通过由政府或基金会购买项目开展的承接机构进行活动的开展以及获取资金用于机构的维持。岗位社工和社区服务中心也是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选择。很多民办社工机构会选择多种模式同时运行。

从组织的管理层次来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是完全独立的机构,与街道、社区的关系属于合作伙伴的关系,通过与街道、社区开展项目化的合作来达到促进社区成长和机构自身发展的目的。从社会的关系来看,会通过与其他机构或高校进行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专业能力。从内部的结构来看,很多机构表面上有着一套完整的组织架构,然而由于内部人员关系的复杂性,这套结构实际上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的。

二、社会工作机构困境

社会工作机构尤其是无企业支持、非连锁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都会面临一定的困境。

从机构的规定层面来看,第一是制度不完善。虽然政府对于社会组织服务制定了诸多政策和制度,但从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来看,这些制度是不完善的。一些制度只是宏观方面的指导,缺乏具体层面的微观指示,对于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之间的责任范围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第二是内部结构不完整,很多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表面上有着一套明确的组织体系,但这只是所谓的为了满足要求而做的表面文章,并且这套表面上的组织体系因为时代的变化,体现出欠缺的地方。

从员工的层面来看,首先是人员数量少,且流动性大。其次是专业人员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不会选择从事社会工作行业,有些学校社工机构毕业生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数量为0。其他工作人员是通过入职以后培训组织的培训才勉强掌握到专业的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专业性并没有体现,经验主义远大于专业操作。

此外,还有社会工作机构间的激烈竞争这一层面。用场域理论解释,资源越多的机构占据着更有利的位置,资源越少的机构占据着更不利的位置。“发包”情况的存在说明占据着不利位置的机构为了能够有生存的空间而不得不采用非正规化的手段,先解释一下何为“发包”?这里的“发包”指在项目的竞标情况中,有优势的机构在赢得了项目之后,将项目分包发给另外的机构,自己只需要获取部分项目资金。政府目前并没出台类似于扶持中小民营企业这样的扶持小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专有政策,而类似于“发包”这样的非正规化手段很难得到禁止,强行禁止,会挫伤社会组织的发展趋势;不禁止,项目竞标的风气会逐渐被腐蚀,正式的规定会受到冲击。

最后就是民办社工机构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资金来源单一。多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资金来源由政府购买服务所获得,这甚至是这些机构唯一获取资金的渠道。理论上来讲,社会工作机构的资金来源可以有很多种,除了政府购买服务所取得的资金收入外,还可以通过企业资助、社会捐助以及个人支持等方式,但是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力量并没有强大到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不是所有社会工作机构都有能力通过基金会等形式来获取资金。大多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只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获取资金,政府在对于资金的使用规定上又有着一定的约束。

三、机构可采取的应对策略

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混乱、专业能力低、专业人才稀缺是造成民办社工机构生存困境的主要原因。要突破困境就需要从解决这些因素下手。

第一,要规范化管理结构。一是要制定出符合机构实际的管理制度,能够做到在机构的实际应用中做到切实可行,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而非教条主义;二是机构应该将官方文件中的组织架构落在实处,虽然说机构的人数不多,但是要做到灵活多变,根据不同员工的特长去负责不同的部门,再根据人员招募情况加以扩充,不断降低兼职的情况。三是采取措施保障新制定的规定的实施,确保新规定的实施是落实的而非形式上的,通过渐进的方式帮助机构内工作人员适应并遵守新的制度和规章。

第二,提升机构自身的影响力。首先要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对来自社区居民参与者进行必要的讲解,强调自己不属于街道社区的编制,而是一个独立的民间机构,并宣传机构的服务理念与服务价值;其次要利用好每一次开展社区活动的机会,向民众讲解何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作用及价值观,让受服务群体了解社会工作这个行业,并能与其他行业加以区分,间接做到帮助居民发掘自己的需求;另外,要重视新媒体这个平台,尤其是以微博、微信公众号这样的广而告之的平台,应对这一平台可以为机构带来的好处,以及平台自带的潜力,加以开发。

第三,强化机构自身的专业性。一是机构应支持员工加强社会工作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资金上对于相关费用的补助,以及可以链接到的专业人员提供的培训,亦或是机构内的学习小组帮扶等,提高机构员工的持证率,这是外界对于机构专业性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提升机构员工的福利,这是留住有经验员工的办法,工资水平、社会地位等这些在短期内是无法完成的,短时间内做到这些无异于一步登天,但是要保障员工最基础的基本工资,这也是一些员工的底线;三是要注意晋升通道的打通,让员工有继续从事社会工作的动力,不至于有经验的员工流失;四是奖励机制的完善,对于持证、项目完成出色的员工进行奖励。

第四,改变资金来源单一的模式。要积极开发创新思维,民办社工机构可以尝试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将自己的资金来源多样化,社会工作机构虽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是和完全的公益机构还是有区别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立企业社工,由企业出资,社会工作机构出面处理问题,亦或是扩宽业务渠道,探索建立“社会企业”,通过商业化的方法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拓展机构自身的资金来源。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这一行业在未来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需要社会工作的协助,社会工作帮助政府填补在民间服务领域的空白,因此越来越多的政策倾向于推动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但是仅仅依靠政策去突破困境是很难生存下去的,社会工作机构甚至整个社会工作行业一定要借助自己的力量,借助现有的政策进行自我创新,实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迎生.发挥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优势[N].光明日报,2020-03-06.

[2]张伟.社工机构发展现状与形成路径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管理观察,2017(26):56-58.

[3]孫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与反思——基于对南京发展现状的调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72-75.

[4]雷芸.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困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张银(1997.1-);男;汉族;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方向:社会服务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组织社会工作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