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20-10-20罗家振
罗家振
摘要:由于人为活动原因或者自然界的环境变化等原因,水土资源会有流失的情况发展,而水土保持就是针对这样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阻止水土流失或者减缓水土流失。当前水土流失的治理策略主要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蓄水保土耕种措施三种方案,其中生物措施是目前我国运用较多的一种方式,例如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都是利用植物的特征性进行水土固化。然而在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要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注重科学性、差异性、社会性等特点。科学性是指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注重多元化角度的防治措施,加强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相关产业的有机结合,探索全产业链条的协同发展。差异性是由于各地质情况和地貌的差异性,要有因地制宜的防治策略,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个性化方案。社会性是指要注重科研、环保、法律、农林业等不同领域的有机结合,共同制定水土流失的防御性方针,提升每个环节和领域的工作认知高度,利用全社会的共同力量进行防治。
1 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水土保持的意识
尽管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但通过调查可发现目前部分地区相关部门未能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严重缺乏水土保持意识,且未进行准确定位。如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直接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为水土流失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另外,部分开发建设单位未满足明确标准制度需求,导致水土保持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1.2 未重视事先预防
坚持预防为主可以说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但现阶段水土保持工作却并未充分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相关部门未及时进行监测工作,往往在问题发生之后才采取治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资源破坏此类现象频发,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也受到了明显的阻碍。
1.3 管理存在缺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愈加复杂,治理难度由简到杂,后续治水土保持工作必然要投入更多。而要想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则离不开管理体系的约束。但目前,部分地区管理制度有一定缺陷,难以约束乱砍滥伐、资源浪费等不良行为,人们的生态保护环境意识欠缺,不仅会引起水土流失,甚至还会破坏已经修复后的工程,并阻碍着当地经济发展。
2 新形势下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保持意识
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相关部门应当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强化人们的保持意识。首先,可通过互联网、广播等渠道来宣传国家政策与制度,让人们明确“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同时列举典型事例,加强理解与认识。其次,可增设群众举报制度,使人们可相互監督,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并为群众举报给予适当的奖励,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后,可不定期展开检查工作,若是发现不规范行为必须严惩,不断强化人们的保持意识。
2.2 坚持预防为主,实现全面防护
预防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新形势下相关部门必须要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全方位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措施,这样则可在水土流失问题发生之前实现全面防护。第一,相关部门需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方针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事先排查存在的各项隐患,防患于未然。第二,相关部门需强化法律观念,全面贯彻政策标准要求,提倡良好作风,把关好各个工作环节。第三,可提前对已经发生过的水土流失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抓住要点、举一反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上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第四,应重点关注存在缺陷的工作环节,确保整改到位,并规范工作流程,从根源上减低问题发生几率。
2.3 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水平
新时期,各种先进技术逐渐涌现,为强化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通过调查,可发现以往因技术不到位、预防监测不全面,水土流失问题未能有效遏制。故现阶段必须要及时改进,相关部门应根据需求引进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首先,加大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可熟练应用技术并掌握设备操作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其次,应聘请专业人士给予技术支持,为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并完善水土保持方案。最后,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按照标准进行工程验收,若是发现问题则要求改正,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
2.4 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制度体系
现阶段,要想实现依法治理,就应当加大监管力度,根据工作特性以及主要工作任务来完善制度体系,以此严格规范种种行为。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坚持“执法必严”这一原则,对乱砍滥伐、随意占用土地资源等行为进行严惩,并及时纠正,杜绝这类不良行为反复出现。二是建立健全监管制度,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若是发现某一工程存在隐患,则及时上报并要求其整改修复。三是增设岗位责任制度,细分工作各个环节的职责与任务,分配到人、加强把关,逐渐形成多环节动态监管体系,进而使水土保持工作可落到实处,遏制水土流失问题。
2.5 多角度探索生态环境的修复路径
众所周知基础建设也是我国近年的重点发展领域,但是今后的建设项目要与当前的环境保护相适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观。大自然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更好的探索出生态环境的修复路径。首先要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作为工作导向,然后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和土壤类型进行分析,判断水土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强调以政府为主导的技术和方案制定,对于基本农田要实行封闭保护措施,加强生态移民政策的落实,注重开发农村清洁能源的使用,从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探索和创新水土保持的全新发展道路,并不断为今后的工作需求积累更多地经验和数据。
3 结语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是一个长期性工作,我们要秉承宏观大局的眼光考虑,善于利用社会全方位力量,并结合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强水土资源工作的综合治理方针,并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注重科技化和信息化的方向性策略,从而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建明. 天水市麦积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10):27-29.
[2]曲波.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09):124-125.
[3]张延君.城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8):108-109.
(作者单位:黔西南州兴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