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事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的综合运用

2020-10-20吴蕴阁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综合运用时事议论文

吴蕴阁

摘要:近些年以来,随着社会的日渐趋向于开放多元,以及互联网的迅猛高速发展,已然成为了各界了解信息、汲取思想的必不可少的通道之一。时事素材的社会影响力也应当反映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时事与语文这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对时事的语文价值的认识也就能因此更进一步的加深。针对当今社会现实的趋势发展,时事素材的引进是高中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将其引进语文课堂是与生活的对接,是语文化抽象为具体的灵动呈现。

关键词:时事;写作;议论文;综合运用

引言:时事素材是指能够充分反映出当下所处时代的鲜明特征和当今社会人民生活状况的素材,其中包括时事政治、生活趣闻、舆论焦点、社会热点、娱乐爆料、世间奇闻、万象百态等等。实施素材往往具有这一时代的新鲜味道与现实中的酸甜苦辣以及生活中的杂味,能够实现课堂之上谈天下事。现如今,“时事热点已经成为高考作文最关注的材料”、能“针对复杂的情况或问题的深度展开独立细腻、缜密细致、深入严谨的思考评说与有逻辑性的论证”,成为了新时代高中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能够正确的并且化抽象为具体将时事素材活灵活现的使用,就是这一能力最为具体的体现。

其中,能够多方面的了解时事,就需要一定的涉及宽度,需要多加给学生们丰富视野,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过程。然后一下几个方面也极其重要:

一、如何教导学生何为一事贯穿

“一事贯穿”,简而言之就是指在时只使用一则时事素材来写整篇文章,在写作的开篇便用作由头,然后再顺着这则素材引出论题;文章的中间部分用作为写作依据,引发观点议论;最后在结尾处再回扣主题,紧抓论点,首尾呼应,由此形成贯穿全文的议论文作品。比如在2019年的江苏满分高考作文《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烧肉?》一文中,此文标题新颖,引人入目,一开篇便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激起了阅读下去的欲望,其主要讲的内容是议论“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全文围绕一个中心——和而不同。一贯到底的深挖到底,追其深处,引发共鸣。

可以将这一篇高考作为作为时事材料用以教导学生如何写一篇一事贯穿的议论文,作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先思考,然后再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探讨,让学生们提出问题,再拿出一例当下的时事让学生们用此方法来写。让他们真没学会如何“多方面多层次地挖掘这一件事例的论证价值”。

二、怎样讲解何为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指在写时事材料的议论文的时候,将具有公共方向指向的“点”上的时事材料与“面”上的时事素材能够有机整合并且有理有据的有序连接在一起,形成由点到面或者由面到点的“水乳相融”的关系。比如教材中所学习的《藤野先生》一文编选中,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開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详细的细节论述是“点”,没有装饰的渲染作“面”,由点及面的整合组装论据,为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所谓点面,听起来很是抽象,让人感觉没有使用操作性,除去课文本身的例子,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多找一些就这一方面的议论文,先让学生们用各自的理解相互交流学习,有如高考满分作文《遭遇挫折 笑对痛苦》一文,他运用多个实例,充分利用教材,选取王勃达人知命、笑看人生和李白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不坠青云之志等事例从正面说理,告诉世人,面对挫折时不应放大痛苦。但有点面之分,它一般是通过呈现所面临的问题或者现象的普遍性及其广泛性,能够增强论点,有利于增强论证力量。

三、怎样综合运用详略得当与异同相对

“详略得当”,是指在写一篇议论文的时候要根据其表达内容与论述的需要,对时事素材进行筛选的使用,或概括描述或具体论证,通过认真深刻的审视对时事案例有的进行详细的论述,有的则要精简的叙述,参差交错,自由灵活而不失其本质内涵。“异同相对”,即是说作者在写时事素材时加入自我的意识与观点,刻意的有依据指向的将两个或者多个具有相反相对的时事材料放在一起,能够起到另类的强化论证论点、以理服人、依理论述的效果。比如题目材料为“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文化多姿多彩,这带给我们更多的选择,但也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可选的商品多了,应该选哪款?可读的书刊多了,到底选哪种?可走的路多了,到底该选哪条?……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有位考生写了《弱水三千,独取一瓢》一文,文章首先高度概括材料并亮明自己的观点:在面临众多的选择时,应该“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接下来从反面和正面两个方面结合事例进行论证:因为“其志不一也”所以碌碌无为,因为选择专一且坚定所以成就了自我,在正反对比中突出了“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宕开一笔,谈到了“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的对立面“涉猎广泛并通权达变”,指出两者并不矛盾。最后联系社会现实,谈在浮躁和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更应该有所拒绝、有所坚持,凸显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当下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文章观点明确,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 其“详略得当与异同对比”加之有小到大,突出其论证中心,照亮了观点,强化了说理效果与说理的力量,多角度的证明了论点。

结束语: 总的来说,时事素材的议论文写作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还需要一定量的必备时事热点素材,这也对学生平时的课文涉及视野有一定的需求,才能不被高速发展实时更新的社会所遗落。

参考文献

[1]周莉.“时事论坛”与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辨能力的培养[D].广州大学,2018.

[2]卢细芳.生活化语文理念下高中生写作素材的运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赵瑞华.时事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的综合运用[J].应用写作,2018,09:42-45.

猜你喜欢

综合运用时事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时事绘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感
论国有企业薪酬与绩效考核综合运用的策略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研究
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综合运用环节的设计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新”时事类作文素材 点给你看
时事出版社等提供884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