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说数学活动的实验研究
2020-10-20吴学富
吴学富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数学活动的创新,当前根据国内外经验,在数学学习中运用说数学的数学交流课模式,对于高中生数学思维开拓、数学学习动机的树立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实践证明说数学活动能够从高中数学主题出发,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接触到与数学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本文就围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说数学以及数学交流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注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严格遵守学习理论,符合学术规范的数学教学创新方法值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题教学;说数学
说数学的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主题情境,在丰富灵活的课堂环境中,将内容整合,采用引发问题,互动教学的方式解决问题。
1.数学交流核心概念界定
数学的交流是在数学教育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交流,教师与学生强化沟通和交流学生能够进行反思和总结。数学交流进行的内容包括数学知识的交流、数学学习体验的交流,在进行数学交流能力的提升上,以数学交流能力为目的的活动,包括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师生都能够采取行动,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增长和数学能力提升,并且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共同的价值观。教师和学生组合成数学学习的团体,在团体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大大提升。
第二,数学交流和沟通的模式中,学习共同体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共同体的成员,进行数学学习的实践活动注重实践,倡导教师与学生享受共同的资源[1]。
2.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不足
对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课堂中的真实的教学情景方能激发出课堂情境的生动性、丰富性,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远离生活实际,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的进入课堂。例如在指数函数教学中,教师把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报纸对折厚度变为0.2毫米,再对称一次厚度变为0.4毫米。以此类推进行了30次的对折之后,教师提问报纸应变成多厚,由学生计算得出结果。但是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内容感到无法接受。而且在操作中会发现对折报纸30次实践性不强,这种科学性错误的情景无法经得起推敲。另外在传统的情境创设中,容易导致费时过多的情况。例如在三角函数任意角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星球转动以及风车、自行车轮的转动,让学生找到共同特征,最后得到质点绕圆桌运动这样的情境。导入设计费时过多,失去了情境导入的目标。情境创设不合理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在很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师代替学生进行活动,也造成了学生主动性、思维性不强[2]。
3.高中数学说数学教学实验活动开展
3.1 主题设置
通过主题的设置,在情景教学中学生接触到数学主题内容,交流主题相关学习内容。例如说数学能够打破不同学科的限制,将各领域的内容加以整合,建立主题之后,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发问题,产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反馈,最后通过课外延伸夯实教学效果,根据主题的内容可以进行灵活调整。例如生活化主题的设置,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对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行教学主题设置时,可以设置生活场景、趣味游戏、故事课堂,在其中融合数学思想、数学问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采用问题式主题进行交流。教师需要就某个难点问题进行探究式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可以实际运用的数学知识,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主题提出后学生必须独立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且将已知的数学知识贯穿于其中,通过问答式解决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领域和信息量被加以拓宽,教师不直接说明教学主题,而是通过教学和数学活动,引发学生主动发现教学中的核心,这种方法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兴趣在探索中被大大激发。
3.2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上必须达到有效,以关注学生为主体做好引导,注重学生的学情、思维、情感体验,通过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创设,将主题作为学生积极探索的目标,使得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说数学依据的理论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传统课堂中不能提供实际场景的丰富性,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联想。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情境创设不足无法进行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切入点。对学生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激发动力不足。而通过说数学在实际情况下,接近实际的环境,利用生动、直观的场景,有效的激发学生进行联想,对已知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予以吸收,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应事情发展的过程,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
3.3 沟通和交流
沟通交流能够帮助学生在原有认知机构的基础上,经过经验和表象的获取,在情境创作中进一步的进行思维活动的引导和创新。高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具体的形象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印象,引起认知冲突。在特定的环境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采用说数学的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应遵循的原则是全程性、科学性和真实性、趣味性、可接受等原则,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学情。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将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积极性作为主要的核心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 。
例:指数函数教学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题。
问题:取5次还有多长?第二是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教师提出学生们熟悉的指数函数的模型,设取x次,抽象出结果,让学生根据未知数列出程序,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生活实践中还有类似这样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清楚学情,然后明确教学方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重视发展学生思维,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才有平等参与的意识,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在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生已有知识予以整合,提出问题。学生因为对已有知识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例:正切函数和二元函数的认识。
问题一,同学们,你们在高一的学习中遇到过这个比值吗?如果遇到过它,表示什么?问题已经提出,学生们就开始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学生会一起在必修四三角函数中遇到过正切函数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回忆角度,推广后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继而提出第2个问题:本题中表示什么?它表示可行域中,动点原点的连线,与x轴的正向形成的角的正切值。
(1/2)5=0.125
(1/2)5=0.125→x=?
教师带领学生会议三角函数的定义: tanα=y/x,表示可行域中动点p(x,y)与原点0(0,0)的连线与x轴的正向形成角的正切值,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点出发,解决了一个看似不好理解的数学问题,注重学生情感体验,避开了学生不熟悉的斜率问题,深化学生对已知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将学生对未知的数学意识加以开发,提高了数学素养。
4.结语
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采用对一般规律进行概括,激发出学生推理思维的方法,将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贯穿在思维提升的过程中,这是现代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改革发展趋势,以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开发学生智能为主题的措施,促使数学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对于培养高中生思维能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是中学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題。
参考文献:
[1]池新回,林京榕.高中数学说题教研效果欠佳的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9,(6):61-63.
[2]高才.高中数学说题的教研功能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11):234-234,235.
[3]赵兴杰 翁小勇.关于中学数学说课的评价[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