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区绿化设计的应用

2020-10-20曹晶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住宅区海绵城市

曹晶

摘 要:本文重点针对海绵城市理念发展背景下,住宅区的绿化设计工作展开的分析和探索,有效提出了住宅区绿化设计的相关工作要点,结合了北方地区一处具体的实例进行了阐述,为我国城市住宅绿化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住宅区;绿化建设

所谓的海绵城市发展理念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特征,将一个城市比作一块具有较强吸水和储水作用的海绵一样。当外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吸收多余的水分进行储存,当城市干旱问题时,可以将事先储存好的水体资源共给城市居民进行使用,有效实现了水体的高质量应用,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城市内部出现干旱灾害或者是洪涝灾害等多种问题。当前海绵城市里面,在我国各大城市的居民小区绿化设计工作中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有效解决雨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城市居民小区的绿化工作提供出了更多的工作优势。

1 工程案例

针对我国某城市一处居民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工作展开了分析和研究,在居民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特殊,整个地势走向由西向北逐渐降低。小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为粉质粘土,土壤的透水能力较低,经过相关工作人员的测算,该地区的地质条件透水系数仅为0.005~0.1m/d。针对该小区住宅工程展开绿化设计工作,通过市政雨水管线的设计图纸分析可以得出,该小区仅有道路部分的雨水直接排放到公园内部,小区住宅建筑的硬质铺装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绿化施工还没有完成,需要对绿化设计工作进行进一步完善。

2 海绵城市理念在住宅区绿化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2.1 项目改造分析

在本次小区住宅项目的绿化设计工作中,需要重点突出道路绿化建设、绿地提升改造建设、美丽公园建设等多种绿化设计工作要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设计成多元化和多功能的小区绿化系统模式。其中在道路绿化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的设计工作方案,对人行横道的铺装方式以及透水程度进行了有效的设计和分析,尽可能不改变原有的地质构造基础。对靠近机动车道的绿化带进行修复和建设,有效提高绿化带的植被载重量,并且通过植被的错综搭配设计提高整个绿化带的美观程度。在绿化带的排水设计工作过程中,可以设置成砂结构,对绿化带内部的径流起到有效的水体过滤作用,同时还可以设置砾石缓冲槽,有效控制净流水体的流动速率。通过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区内部的综合排水工作效果,可以保证在降雨比较集中的时期,水体可以得到充分的排放,不会在小区内部大量积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在提高绿化带的透水率工作条件下,可以通过在外围铺设软管,或者是使用砂垫层来进行处理,有效防止水土大量流失,并且配合栽种一些抗洪涝性能较强的植被,可以起到良好的锁水和固水工的效果[1]

2.2 生物滞留设计

在生物滞留的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对重要的设计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要有效结合整个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工作要求,合理的配置相关的绿地生物,提高生物滞留池的建设工作效果。在针对绿地绿化设计工作中,需要对整个绿地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改造,要对生物滞留池的设计位置进行确认,并且在生物滞留池周围范围内配合栽种相应的植被。大型的植被设置间距需要控制在3m左右,同时在生物滞留池的设计工作要点当中,需要有效考虑到道路绿化带的整体控制工作标准。要充分考虑到生物滞留池的物流范围,同时基于高渗透力的条件下,可以不用考虑在生物滞留池的底部设置出多余的排水管,可以直接在顶部设置雨水口,以此来对多余的雨水进行快速排放。在小区的绿化设计工作中,为了有效保证雨水处理和景观设计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改善工作过程中,可以在滞留区域范围内设置出必要的雨水花园,同时在道路景观各个节点上来进行雨水区域设计,可以使用生态驳岸的设计方法,让周围的自然环境之间进行充分衔接,有效提高居民小区的绿化设计质量,以及保证人们的生活安全。在滞留区域的景物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尽可能选择根系更加发达,同时生存能力较强的当地植被,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景观绿化效果,同时整体的锁水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

2.3 海绵城市理念在小区绿化设计的综合运用

在本次小区绿化设计工作过程中,经过相关工作人员到实地考察,该小区的径流主要来源于建筑体的污蔑,小区内部的人行道路以及小区周围广场的不透水区域。针对径流的来源设计出了输水线路的改造工作策略,基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下,有效提出了雨水立管改造、建筑屋顶绿色设计改造以及小区内部的透水铺装改造工作等。通过绿色屋面的设计工作,可以对建筑屋面起到良好的防护工作效果,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绿化环境的作用。在设计工作中考虑到该小区内部的输水管设计在室内空间当中,同时每一块建筑体的主体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如果对其进行改造所需要投入的经济成本较大,因此在本次改造工作中,仅在建筑屋顶进行绿化设计和改造,有效设计出了生态型种植容器和组合式种植容器。为了有效保证小区内部东河径流系数达到工程的整体设计标准,分别对小区周围的广场,人行路面的透水铺装形式进行了有效的改造和处理,透水铺装运用的是城市地下水的直接补充,对地下水进行循环和调节,有效避免强降雨天气下出现洪涝灾害,使这一设计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吸收城市内部的噪音问题,为人们提供出了更加安静的生活环境。在不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条件下,对部分路面的广场实施了透水铺装改造工作,可以将广场建设成面积更大的广场,以作为新建小区作为重点的改造工作目标[3]

2.4 住宅区海绵改造策略

基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条件下,必须要重点突出住宅小区多方面综合性的绿化设计工作要求,不但需要提高整个住宅小区的景观效果,同时还需要发挥出小区内部的良好储水和排水工作性能,可以在住宅小区内部设计多个植草沟。通过植草沟的设计和综合管理,较实现了外部水体的收集输送以及排放等一体化功能,通过这种绿化设计方法,可以对小区内部的雨水渠道有效的净化工作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小区内部的雨水排放工作能力,有效适应了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理念。依照小区内部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在居民区域的综合管道布置效果,结合生态效益更强的植草沟设计方法,有效建立起相应的绿化带管理。在雨水花园的设计工作基础之上,有效提高了居民居住区域的雨水滞留效果以及雨水下渗透能力等,形成了植草沟和雨水花园进行结合设计,可以起到良好的雨水使用和储存的工作效果。在针对制草沟的间距设计方面,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在30~50m之间,可以有效设计出不同的景观形式,在小区的人行道路交叉路口以及视线的节点区域,开展一系列雨水花园等相关的绿化建设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整个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效果,并且对小区内部的雨水進行了有效的收集和使用,增强美观度的同时实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理念[4]

3 结语

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自身居住的环境质量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的健康生活环境,因此对住宅区实施绿化设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榕源.海绵城市理念的住宅区绿化设计——以三里亭安置房4号项目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72.

[2]马宏伟,程智龙,凌莉,乔稳超,王宏宇,张永洪.高原地区阶梯型坡地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实践[J].中国给水排水,2019,35(12):60-64.

猜你喜欢

住宅区海绵城市
无限追踪⑧
住宅区导视系统人性化设计研究
传统造园思想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住宅区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策略研究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