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0-20郭梅英
郭梅英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作文不仅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小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写作的时候层次不够清晰,整篇文章拖沓,毫无重点,沒有吸引读者的点睛之处,甚至有的学生写作的时候还会偏离主题。本文基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并且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给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足够的重视,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提升学生的作文观察能力与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可以在作文训练中有效提升写作质量和水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写作欲望
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比较大,那么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就爱上写作呢?首先可以创设情境,比如说这周老师布置让学生给自己的爸妈洗脚的任务,然后根据这件事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形成自己的所感所思,表达真实情感。其次可以根据一些过去的事情,唤回学生的美好回忆,比如说学校的展览板上贴着去年元旦学生的精彩演出照片,可以要求学生以“元旦晚会”为题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真情流露。
2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学规划
针对小学生来讲,培养其作文能力属于整体性的一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与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的作文教学规划,根据教材内容的需求,对详细的写作计划进行安排,其是作文教学的准备阶段,也是开展后续作文教学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素材来指引学生进行写作。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作文自由写作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在周末观察社会中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感受其辛苦不易,然后进行“谁是你最敬佩的人”主题写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做铺垫。
3模拟生活化课堂,创新写作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首先通过适当选取知识面保障学生获取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基础,从传统的硬性灌输式教学向贴近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从当前时期小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来看,其中大部分的文本均呈现出生活意蕴,教学当中,教师要能够将相关的内容整合起来。比如说,在学习完《乌鸦喝水》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验故事,还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绎,安排学生进行对话和表演,在表演中适当地增加学生的个人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理解内容并且举一反三,将教学延伸到生活,将生活反映到教学中,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乐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也有利于学生的作文写作。
4将实践活动融入语文
开展实践活动的好处有很多,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强烈欲望。比如说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养小动物和小植物,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养动植物的小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把小动物和小植物的生长情况写成一篇小作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生都比较好动,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能够调动他们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能够通过活动丰富生活经历,在活动中获得生活的体验。比如说每年都可以举行一些运动会、拔河比赛、踢毽子的活动,学生也比较有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时机,在活动之后让学生把看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一篇文章。
5开展课外实践,在生活中写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写作教学都是在学生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事实上,对学生而言,进行写作方面的培养应是越早越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简单的对话开始,逐渐培养其遣词造句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采取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其写作能力的增强奠定基础。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换言之,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作者根据切身感受创造出来的,大多都是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指导过程中,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培养,还要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对于学生而言,实践不仅能够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自然、体味生活的百态,还能使他们在自然和生活中得到生命的体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意识,增加自己的写作素材。例如,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郊外旅游,在郊游过程中,还能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可行的游戏,让学生在交友的过程中,能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充满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在山水之中体味生命的乐趣。学生在郊游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情谊,还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拓展自身的写作思维。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学生也能以更加愉快、轻松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写作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郊游的机会,让学生写一篇文章,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文字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并且其也是人们描绘世界的技巧,充分表达了人们的内心情感和世界。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文字给人们带来了较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清晰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陈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96+98.
[2]王慧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85-86.
[3]张淑香.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0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