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对策

2020-10-20潘定女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对策新时期

潘定女

摘要:我国小学的德育工作虽然已经推广多年,但教学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完善,一部分教师对德育工作还不够重视,家长也认为对小孩子谈大道理没有必要。小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非常强,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品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够促使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绝非“多此一举”。本文阐述了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对策

我国的德育工作推广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如果说才华是能力的话,道德就是方向,才华只有和相应的品德匹配,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1】。只有不断加强对于德育教学的重视力度,才能让我国的基础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社会的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

小学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学的核心追求。学校身为教书育人的主要机构,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也是其义不容辞的的责任。从人力资源来说,这项工作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才德兼备的人才;从文化价值来看,推进德育也是对我国传统美德的继承和推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

2.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形式大于内容,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广多年,但还是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没有正确理解“素质”的定义,他们对于品德教育的必要性还认识不够,很多家长也没有形成德育意识。教师和家长双方面的忽视,导至德育工作的推广举步维艰,根本无法形成系统规范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依然非常陈旧和单一。

3.优化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教学对策

3.1  在德育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去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量变达到质变,好事虽小,坚持下去就会变成了不起的事业。良好的品德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非一定要做成惊天动地的伟业,小的善举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道德模范的事迹给学生们观看,从多个感官层面去刺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美德和善举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小学生都喜欢参加文娱活动,教师可以将德育的教学要求融入到这些活动之中,不仅能让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到美德的影响力,也能为他们指引正确的行为方向。比如带小学生们去参观革命纪念馆,让他们了解先辈为创建国家付出的巨大牺牲,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优化德育教学的师资与环境

全面提升德育教学的水平,离不开积极健康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只有构建积极文明的校园文化,才能不断优化德育教学的外在环境。小学教师应当树立自身的德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模范。学校对于相关教师也要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淘汰一些不合格的人员,提升小学教师的整體德育水平,以求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发起一些倡议活动,比如自己的事自己做、爱护环境、注意卫生等,在无形中提升学生们的道德素质,对于班级中道德突出的成员,要以班会的形式进行宣传和表扬,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们自主提升个人思想品质。德育教育不能只依靠学校的力量,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只有让两者实现共同教育,才能全方位规范学生们的日常行为【2】。教师和家长一定要积极的进行互动,及时交换彼此之间的意见,让双方的德育效果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引导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3  将德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之中

很多教学者认为,德育工作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这种想法是非常狭隘的,其实小学的各个学科,都能够融入德育教学的内容。比如语文学科,通过学习雷锋的日记,就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们互相帮助的意识,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也很具有教育意义,完全可以被吸纳到小学德育中来。比如在重阳节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个节日的寓意讲述给学生们听,教导学生们要尊敬和孝顺老人,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还有“孔融让梨”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会礼让和风度,对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也会有帮助。

3.4  构筑平等师生关系

在传统德育模式中,教师多以传道者的身份自居,对学生进行教导甚至斥责,但由于小学生的身心还比较脆弱,这种严厉的教学方法有时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感,教学效果因此大打折扣。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一定要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和学生只是先学者和后学者的关系,本质上是平等的,教师要主动去关心学生们的所思所想,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而看不到他们的闪光点。只有构筑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小学的德育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永远停留在依靠外在介入的状态,最终的目标是要让他们实现自我约束,主动抵制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加强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只有每一位学生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他们才会朝着积极正面的道德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5  规范德育教学体系

我国的德育工作虽然推广已久,但是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推广力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既没有监督也没有援助,这种教师“孤军奋战”的模式显然是不科学的。德育教学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在学校建立完善的德育教学体系,才能保障德育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3】。要想把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严格公正的评价机制,定期对相关教师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奖功罚过”,才能杜绝教学中的消极应对行为,保障小学的德育教学水平不断向前进步。

4.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更全面的发展。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正视当前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小学德育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保障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越.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文存阅刊,2019,(17):125.

[2]王彬,张全霞.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交流,2019,26(26):315.

[3]柴惠峰.浅析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人文之友,2019,(21):177.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对策新时期
小学分层递进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思考
让生命绽放笑靥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以童话为载体力促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