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车站明挖法关键部位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2020-10-20高长齐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关键部位穿墙止水带

高长齐

摘 要:地铁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铁车站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地铁车站明挖法防水施工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前期施工准备、车站结构外包防水方面、车站顶板防水方面、施工缝防水处理方面等,细化阐述地铁车站明挖法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技术,以期为地铁车站明挖法的防水施工管理提供良好的参照。

关键词:地铁车站;明挖法;防水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交通压力持续升高。在这一背景下,地铁车站施工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地铁车站明挖法防水施工是决定地铁车站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结合既往经验可知,地铁车站明挖法防水施工中尚存一定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车站内渗漏水问题的形成风险。因此,分析地铁车站明挖法关键部位防水施工技术具有一定必要性。

1 地铁车站明挖法防水施工的特殊性

地铁车站明挖法防水施工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

1.1 防水施工流程较为复杂

地铁车站明挖法工程中,防水施工涉及顶板防水、底板防水以及施工缝防水等多项内容,整个防水施工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1]。在防水施工中,一旦地铁车站某部位的房水施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渗漏水问题,并增加钢筋锈蚀及地铁车站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发生风险。

1.2 对防水性能要求较高

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对防水性能的要求较高。在实践防水施工中,如防水性能未达到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要求,或车站内局部存在安全隐患等,均可能影响地铁车站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使用寿命的缩短。

2 地铁车站明挖法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技术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针对地铁车站明挖法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施工准备方面

在准备阶段,除了需要做好图纸审核、技术交底等常规材料准备外,需根据地铁车站工程方案,确定工程中的关键部位,将其作为重点,加强防水施工及施工质量控制,以避免由关键部位渗漏水引发相关安全事故。

2.2 结构外包防水施工方面

目前明挖地铁车站结构外包防水施工中多使用1.5mm规格的防水材料。常用防水材料——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基本满足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要求。但结合既往施工经验可知,由于覆盖外包结构的防水卷材难以与地铁车站的结构层形成密闭整体,混凝土结构与防水材料之间的缝隙可能出現窜流现象,并引发较为严重的渗漏水问题[2]。为改善上述状况,可选用1.55mm规格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代替上述材料。在地铁车站明挖法结构外包防水施工中,主要防水施工技术包含:

第一,侧墙防水施工处理。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自粘胶膜防水材料针对地铁侧墙进行防水施工前,于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法,喷C20规格细石砼,实现侧墙平面找平。喷砼施工后,将侧墙表面刮平,以确保防水卷材与地铁车站侧墙基面的充分贴合。第二,防水层固定处理。以机械固定法将侧墙方式层固定于垫层或桩的适宜位置。相关参数按照如下标准设置:钉长≥27mm;固定点与防水卷材边缘间隔2cm;钉距:≤50cm。第三,阴角、阳角防水施工处理。地铁侧墙阴角、阳角是渗漏水问题的高发区域。为控制渗漏水问题的发生风险,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防水卷材开展加强层防水施工,即利用单层预铺法,于侧墙阴角、阳角部位分别铺设防水卷材。宽度设置:转角两侧均为25cm;阴角及阳角部位则为50cm。检查加强层防水卷材铺设无误后,以条粘法将其固定于基面表面,促使加强层卷材与侧墙阴角、阳角形成统一的整体结构。

2.3 顶板防水施工方面

顶板作为明挖地铁车站工程的关键部位之一,其防水施工质量与地铁车站的渗漏水问题发生风险密切相关。该部分应用的施工技术包含:

第一,基层预处理施工技术。于顶板基层铺设防水卷材前,常规清理基层表面,确保其平整度符合防水卷材的粘结要求。此外,还需做好基层含水率参数的监测。如基层含水率>9%,应进行干燥处理,并确认含水率≤9%后,方可进行防水卷材铺设施工。第二,防水卷材铺设施工。在垂直面施工中,按照自低向高的顺序,逐步完成聚乙烯防水卷材的铺贴。相邻卷材采用冷施工自粘法进行搭接处理。为避免相邻防水卷材边缘连接不当而引发渗漏水问题,需将其搭接宽度控制于100mm以上。垂直面铺贴完成后,以压棍将其压实,避免局部残留气泡或产生浮起等问题。顶板水平面防水卷材的铺贴标准与垂直面相同,均需注意做好相邻卷材搭接宽度的设置。在施工中,选用冷施工自粘法处理防水卷材与顶板基层的粘结。

2.4 施工缝防水施工方面

在明挖地铁车站防水施工中,施工缝是渗水隐患的高发区域。目前地铁车站施工缝的防水施工多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这种止水带材料的橡胶、钢边与混凝土基层贴合不佳,可能引发渗漏水问题。对此,可改用丁基胶带、内置丁基自粘止水带开展施工缝防水施工。在这一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中,应注意采用以下几种防水施工技术:

第一,止水带布设方法。明挖地铁车站的纵向水平施工缝、环向施工缝均采用中埋设置法,布设丁基自粘止水带。第二,施工缝迎水面防水处理。于地铁车站施工缝迎水面设置50cm宽度的防水加强层,确认加强层布设妥善后,分别于双面粘1.5mm规格的丁基自粘止水带。第三,施工缝浇筑前预处理。针对地铁车站施工缝进行浇筑施工前,全面清理施工缝表面,检查表面无杂物残留后,于施工缝结构断面,按照1.5kg/cm2标准均匀涂刷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以降低施工缝部位的渗漏水风险。

2.5 其他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方面

除了上述关键部位外,基层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也可能引发渗漏水问题。为保障明挖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质量,可针对上述关键部位,采用如下施工技术进行防水处理:

第一,穿墙管道处理。该部位的特殊性在于:防水材料难以与穿墙管道部位基层充分贴合,二者之间的缝隙可为渗漏水问题的发生提供机会。为避免出现上述状况,可采用如下技术进行处理:预先于穿墙管对应底板混凝土内设置止水环(宽度参数以10cm为宜),并将钢板的厚度参数控制于8mm以上,利用止水环的止水作用降低渗漏水风险。在此基础上,针对穿墙管管壁及止水环采用双面满焊处理,于管壁、止水环接触部位,涂抹一层止水胶(原理:遇水膨胀)。此外,于穿墙管道部位布设防水加强层,以双面粘型防水材料,将防水材料的上缘置于底板内,使其与穿墙管道周围形成密闭整体。检查防水材料与底板等充分粘结后,补充金属箍加以固定,避免该关键部位出现缝隙。第二,变形缝处理。于变形缝处设置35cm规格的中孔型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并于该部位迎水面设置相同类型的止水带。此外,在沿水平方向设置止水带时,为避免混凝土振捣施工形成气泡影响止水带的止水效果,可选用盆式安装法完成水平方向止水带的安装。安装期间,注意保证盆口朝上,以确保其能够满足混凝土振捣施工中气泡排出的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明挖地铁车站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了降低车站内渗漏水问题的发生风险,需结合既往明挖法施工经验,总结车站各关键部位在防水施工方面的不足,并运用适宜的防水施工技术,提高明挖地铁车站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质量。此外,还应结合防水施工经验,不断优化明挖地铁车站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体系,以保障地铁车站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胡成刚.城市地下管廊明挖法防水施工的质量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8.

[2]梁焕章.明挖地铁车站防水施工重要环节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14):94-95.

猜你喜欢

关键部位穿墙止水带
航空穿墙紧固密封连接件的设计及应用
斗轮堆取料机关键部件焊接变形研究及控制分析
炫目视界
主体结构与止水带同步施工新方法
“隔墙有眼”的穿墙透视技术
超长结构地下室沉降缝止水带裂缝的处理技术
注重细节 做好公路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解析
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