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资源,生成桑蚕课程的研究
2020-10-20谢琴
谢琴
摘要:桑蚕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种现代化工业逐渐开始取代传统蚕业,但作为一种宝贵的民族文化,在桑蚕文化当中存在很多可被挖掘和利用的教育元素,将其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不仅能够对幼儿的科学探究和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利用本土资源生成桑蚕课程展开研究。
关键词:本土资源;桑蚕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259-01现代社会发展中,广大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从而也对幼儿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本土资源能够为幼儿园活动提供生动、丰富的素材,由于是幼儿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因此也更加有助于调动其参与热情。桑蚕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本土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既能培养幼儿的人文精神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1 本土化资源概述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主要就是指幼儿园所在地所特有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包括很多方面,具体如生态、环境、自然、人文等等,具体如本土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人文地理等等。通过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能够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增强其爱家、爱国情怀,这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有帮助,同时也实现了对本土资源的高效合理应用[1]。
2 利用本土资源,生成桑蚕课程的有效途径
2.1家校联合,共同打造多元化幼儿教育环境。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首先就是要强化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打造多元化教育环境,使生活和教育紧密的联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幼儿得到锻炼、接受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感情。为了能够对桑蚕文化这一本土资源进行应用,我园决定组织开展一次“桑蚕文化与蚕宝宝”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幼儿家长共同商议活动目标和过程。首先可由幼儿家长将蚕宝宝带到学校,为了解决蚕宝宝的“吃饭”问题,教师可及时与幼儿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很多家长自愿解决桑叶收集问题。通过这一活动,为教师、幼儿及其家长提供了共同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幼儿园教学逐渐走出了校园,走向家庭和社会,在家长的配合之下,共同完成蚕宝宝喂食、新家布置、生长日记、蚕宝宝拍照等实践活动,使幼儿们对于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此外,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对幼儿热爱、尊重和欣赏生命的品行进行了培养,同时也构建起了家校一体的良好教育氛围和互助协作、理解共赢的良好人际关系,在家校共同配合之下,为幼儿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对于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有帮助[2]。
2.2强化教学做融合。为了强化幼儿园教学做融合,广大教师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一次“感悟桑蚕文化魅力”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幼儿能够在做中学。由于该活动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因而也能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幼儿们需要亲身经历蚕宝宝生长的过程,并与其朝夕相处,同时还要与家长一起为蚕宝宝采集桑叶,对蚕宝宝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并自行撰写观察日记。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使其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对蚕宝宝冰凉的皮肤进行触摸、倾听其吃桑叶的声音、用自己灵敏的鼻子嗅一嗅蚕沙的味道。另外,还可以组织幼儿使用蚕茧制作艺术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这一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对幼儿的情感进行培养,同时也锻炼了其动手实践能力和想象力,对幼兒的意志力进行磨练,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2.3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在开展“桑蚕文化与蚕宝宝”的区角活动时,要重点强调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桑树和蓖麻树种植;第二,蓖麻蚕、桑蚕饲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对蚕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同时记录其睡眠情况;第三,认识蚕宝宝,通过交流和观察,进一步了解蚕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通过了解养蚕种植桑树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把握好环境要素的教育机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向幼儿传播教育意图,使幼儿能够自主创作和思考,以环境推动教育进展[3]。
为了能够更好的凸显桑蚕特色,幼儿园可在校本课程宗旨的引导之下,本着“玩具就在身边”的基本原则,充分发动教师、幼儿家长以及幼儿的多方面力量,对有关于桑蚕文化的自然材料投入到幼儿园区角活动当中,最大限度凸显桑蚕本土教育特色,对幼儿园区角活动内容进行丰富。通过类似的实践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愉悦幼儿身心,同时还能陶冶其性情,实现了对本土化资源的高效利用。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桑蚕文化这一本土资源及其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总之,通过该教育资源的实践应用,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发挥了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建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林梅. 园本课程背景下利用本土资源开展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00(017):107-107,84.
[2]王绪堂. 挖掘乡村本土资源 彰显课程乡土特色——读《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有感[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3期):273-274.
[3]许亮,李兴华. 本土红色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利用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学院思政课程改革为例[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