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沙棘种植技术推广与应用
2020-10-20麦麦提敏·托合提苏来曼
麦麦提敏·托合提苏来曼
摘 要:沙棘适合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种植,能够发挥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且沙棘果实、果皮、叶、种子等具备较高经济价值,在新疆地区种植沙棘,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本文将简述新疆地区沙棘种植概况,然后介绍了沙棘种植技术要点。
关键词:新疆;沙棘;种植
沙棘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性特点,在土壤方面要求不高,有着喜光,耐旱、耐寒和耐高温等特性,在降水上有较高要求。进行沙棘种植过程中,要注重截干蓄枝和平茬截枝,通过在新疆地区推广与应用沙棘种植技术,能够保证沙棘健康生长,实现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一、新疆地区沙棘种植概况
新疆地区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沙棘在海拔超过800-3000m的冷凉地区也能生长,新疆地区荒山、荒坡、河滩、沙地等面积较多,适合大面积种植沙棘。沙棘种植具有很高的价值,其具备极强的耐旱和抗风沙能力,能够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在水土保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新疆地区应该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逐步提升沙棘种植规模,通过总结沙棘种植技术,将砾石土、轻度盐碱土、沙土等地区利用起来,逐步形成规模优势,保证沙棘果树的价值得到提升。
二、新疆地区沙棘种植技术要点
(一)精心整地
在种植沙棘之前要改善土壤条件,保证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土壤盐分含量不超过0.5%,PH值在7-8之间,以偏碱性风沙土、砂土等为主。在沙棘种植中要关注地形,这对土壤形成与水分保存影响很大,在种植沙棘前,需要平整地块,坡度低于5°,针对地块坡度在5°以上时,应该结合地形地势与当年降水量等情况,对地块坡度作出平整。在地块平整时需要采取全面平整与带状平整的方法,在翻耕土壤的过程中,要避免超出20cm。在水平沟平整过程中,确保生土为埂、表土填坑,通过改善土质促进沙棘的快速生长。在沙棘苗种植一年内要完成地块平整操作,避免在地块平整后土壤内养分不会流失。
(二)栽培密度
在沙棘幼苗的选择中,需要以至少2年生、长度约0.5m、无病虫害的健康枝条为主。幼苗主根长度在20cm以上,同时要达到完整的要求,不能有损伤与破坏。通常来说沙棘种植中幼苗行距应保持在4m左右,株间距约为2m。沙棘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对雌雄株搭配比例与配置来说,将直接关系着沙棘后期授粉与成果,而雄株苗数量与花粉量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沙棘幼苗种植过程中,只要控制雌雄比例为8:1,才能保证获得最高的产量。
(三)浇水施肥
为了让沙棘生长更加快速与健康,需要做好沙棘栽培管理工作,从当年降水情况出发,采取多种程度的中耕方式,并控制好中耕深度,避免对沙棘幼苗根系带来破坏与损伤。在沙棘苗的生育期、生长前后期以及入冬前,均需要浇水,有足够的水分,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浇水次数。在施肥时要做到科学合理,达到促进沙棘成长的目的,特别是对沙棘生长前后期来说,要控制好氮肥、钾肥和磷肥的比例,确保达到1:1:2,要在沙棘周围或沙棘幼苗根部进行施肥。在新疆地区种植沙棘,需要在每年七月下旬到8月上旬追肥,并选择喷施的方式。要想提升施肥效果,考虑在无风或风量较小的情况下进行。在沙棘结果收获后,肥料主要选择草木灰和发酵的家畜粪便。
(四)修枝整形
当沙棘苗长成幼树后,要想防止出现生长过旺的情况,达到均衡树势的目的,需要及时修建沙棘处骨干枝以外的其他枝干。当沙棘进入休眠期后,要将缺少活力的枯枝、病虫枝、交叉枝和过密枝等剪掉,在沙棘生長15年以后,此时大多数枝条老化,生长速度也变慢。要想加快新枝条生长与发育速度,要将一个轴生枝保留下来,并剪掉其余老化枝条[2]。通过这种方式为新生枝条吸收养分创造条件,也防止老化枝条将光线遮挡住,保证新生枝条有足够的采光,促进沙棘的快速成长,也有效提升后期果实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
沙棘种植中主要防治干缩病,所选品种要有较强的抗病性,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松土,让土壤更具通透性,促使植株抗病能力提升。也可以采取化学防治措施,新疆地区每年4月下旬后,要开穴浇灌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月1次,连续4次。在沙棘虫害防治中,主要包括春尺蠖、苹小卷叶蛾、沙棘蚜虫及蛀干害虫柳蝙蛾等,在春尺蠖、苹小卷叶蛾害虫发生期,主要喷洒25%灭杀毙25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为了消灭沙棘蚜虫,则喷洒喷洒10%吡虫啉2500倍液。
三、结语
总之,新疆地区大面积推广与应用沙棘种植技术,能够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等趋势,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在新疆地区种植沙棘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特点与气候变化情况,做好选地整地、浇水施肥、修枝整形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提升沙棘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玉婷.沙棘种植技术及其资源开发与利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2):171.
[2] 王慧珍.甘南地区沙棘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J].种子科技,2018,36(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