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心里素质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探讨
2020-10-20卢建明
卢建明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不断增加,同时汽车也成为了人们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由于驾驶人员心理素质及驾驶技术参差不齐,在交通出行过程中,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为了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需要对汽车驾驶员的主理素质与安全行车的关系加强研究,使行车安全有效提升,从而使道路交通安全得以有效改善。本文就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现,以及其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促进安全行车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安全行车
一、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现
(一)知觉
作为对外界事件及客体进行感知,并对所产生的感觉信息进行加工的重要过程,知觉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其他客观事物对感官所产生的直接作用,由头脑进行感知后对其进行再认识,其中包括了车速、路况信息,行驶方向、人流方向以及位置等信息,需要驾驶员通过相关信息进行快速决断,一旦反应不及时,会引发交通事故的产生,行车安全度大幅度降低,因此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和反应能力至关重要[1]。
(二)感觉
作为最初级的认知过程,感觉主要通过头脑对客观事物在感官上的直接作用的反映,属于最简单的心理特征。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通过观察周围的客观情况,并通过各感官进行反映,并根据行车路况进行准确、灵活地判断。
(三)判断
判断是人们根据思维对象的某种属性,对其与其他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或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进行否定或肯定的认识。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能够做出正确判断至关重要,特别地遇到突发状况,如突然出现行人闯红灯等,同时判断能力也是评估驾驶员是否具备丰富的行车经验以及合格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准。
(四)结果
驾驶员最终顺利达到目的地,是最佳的行车结果,驾驶员的心理素质能够满足行车安全性需求,同时也应保持客观,切不可盲目自大。另外也极可能在行车过程中遇到交通安全事故,对于最终的判决和结果,驾驶员还应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
(五)行为
在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其思想直接决定着其行为活动,其中包括了反应速度、反应能力以及操作水平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驾驶员要做到及时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反映,一旦头脑所下达的指令无法正确、及时完成,极可能导致交能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驾驶员的驾驶水平直接关系着行车安全。
二、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关系分析
(一)自满心理
很多驾龄较长的驾驶员,对自身的驾驶技术和水平较为自信,容易滋生自满、主观心理及意识,对于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缺乏重视,在行车过程中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从面使行车风险有所增加[2]。另外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对于自己较为熟悉的区域或路段,在心理上会有所放松,甚至心不在焉,在这样的状态下,极容易出现疏忽和大意,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报复心理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认自已不舒服、生气的事情,如夜间行车对方远光灯不关闭、超车时前方车辆不避让等。由于各方面心理因素的影响,驾驶员极容易出现脾气爆燥、生气愤怒的情绪,在此状态下,会产生报复心理,并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对方身上,导致对其他危险因素未加以留意,使事故发生几率大幅度提高。
(三)侥幸心理
在行车过程中,不少驾驶员存在着侥幸心理,如在复杂、危险路段,或是复杂的气候条件下行车,甚至是车辆存在小故障时,驾驶员对自身驾驶技术及经验过于自信,从而冒然开车,由于存在的侥幸心理导致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使道路拥堵情况加剧[3]。
(四)负重心理
谨慎驾驶确保行车安全对于保证驾驶员自身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对他人人身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但不少驾驶员由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顺心的事情,对自身情绪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行车过程中存在情绪低落、负担过重的情况,极容易导致驾驶员反应迟缓、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使行车安全隐患增加。
三、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提高的具体措施
(一)信心增强
不少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由于对自身开车技术缺乏足够的信心,行车中总是提心吊胆,害怕出现事故。针对此情况,需要驾驶员需要不断积极行车经验,使自信心增强,在行车过程中能够更好在保障行车安全性。另外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应集中注意力,对周围环境进行冷静客观分析,切忌盲目跟风驾驶,同时需要及时做出合理、有利的判断和选择,并确保操作的有条不紊,使驾驶员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以有效保障。
(二)驾驶员道德修养提升
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注意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从而使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應变能力有效提高,能够对周围的人和事有着更积极、更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同时在开车过程中应时刻提醒自己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良好的心态,不宜产生过激的心理活动,应将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另外在行车过程中,对于无关的小事应置之不理,并学会三思而后行,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驾驶水平。
(三)对不良情绪进行积极调试
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应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格修养不断提升,能够极大程度上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态,有利于安全驾驶。另外驾驶员还应对充足的睡眠予以保证,对休息环境加强关注,同时通过适当的娱乐活动,对自已的不良情绪进行高度,从而使体力及精神上的疲劳感得以有效消除,使行车过程中注意力更容易集中[4]。最后驾驶员还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放松心情,用更积极的心态面对行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避免因错误的三观和行为,对自己正常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结束语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交通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驾驶员不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驾驶操作水平,地还应强化自身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行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强适应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并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树立起为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负责任的观念。另外相关交通部门也应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予以加强,加大安全驾驶内容的宣传力度,并在驾驶考核中增加相关心理素质方面的评测项目,使驾驶员的自身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魏和民. 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的相关分析[J]. 魅力中国, 2018, 000(015):288.
[2] 丁红林. 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9(23).
[3] 王凯. 浅谈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J]. 大科技, 2018, 000(024):351.
[4] 朱晓军, 陈国祥. 汽车驾驶员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研究[J]. 活力, 2019, 000(011):23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