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命点燃生命

2020-10-20郑妙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10期
关键词:语文素质

郑妙媚

【摘要】当今,素质教育大旗早已高高举起,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生态语文课堂以生为本、尊重个性、理解差异,讲究“授之以渔”而不是题海战术并满堂灌的“授之以鱼”。

【关键词】生态语文;尊重个性;语文素质

新时代、新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生态语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早在燕国材教授主编的《素质教育概论》中就指出:“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与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是提高民族的素质;小而言之,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同样,燕国材教授在《素质教育概论》中提到:“以学校而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它可以分为做人和成才两个层次,素质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础。它还可以剖析为四大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而语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础最基本的素质。那么在小学新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打造适合的生态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教师旧观念,定立学生新目标

窮则思变。教师的角色转变、观念更新是生态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人才观,体现因材施教、理解尊重个性差异的发展。用自己丰富的语文知识经验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与做事、学习与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的是导演而非主演。

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定立,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这好比如投篮,筐过高过小,学生怎么努力依然投不进,自然失却了信心和斗志;但篮筐设得太低太大,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投进篮筐,这样却激发不了他们成功的喜悦和挑战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制定学生学习目标的时候,需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既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又得注重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只有适合才是最好,只有适合才能出彩。

二、激发学习兴趣,陶冶人文情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态语文体现,只有学生自己觉得自己要学,想学,爱学,他才能在那一方面发挥自己最大的本能和努力,从而获得成功。我们只有了解到学生特点,站在学生立场去想问题,想他所想才能让其喜欢你、尊重你,你才能顺利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课堂上,教师要学会用幽默的语言,勾起学生激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生态语文要求推进“大阅读”,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课内、外优秀经典的朗读。教师除了平时指点,更要注意自己的范读。小学生天生具备超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能深刻影响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创设朗读氛围,在朗读中巧妙融入游戏元素。笔者在上一年级下册第25课《快乐的节日》时设置一个“朗读之星”小游戏,老师范读后,听录音朗读后,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然后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起来朗读,哪组代表读得好,哪个小组今天排队就可以排在最前面,那个代表的学生可以评为最会读书的“朗读之星”,可以拿班牌带队。没想到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突然爱上了朗读,课间都能三五成群美美地读书,真把朗读变成了“悦读”。

三、搭建学习小组,成立帮扶大本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人知识,不如传授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师满堂灌,课堂气氛总是死气沉沉。生态语文课堂不应该如此。生态语文课堂应变语文分析为语文实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师不必捧着课本照本宣科,学生也不必满黑板地抄笔记,生态语文下,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交流和分享。

生态语文里重要的部分就是搭建学习小组,形成“兵教兵”的帮扶学习大本营。学生作业有人检查、难题有人讲解、纪律有人督促,问题及时发现。小组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学生能在互相帮助和分享中,不断尝到战胜困难的喜悦和担当小老师所得到的极大成就感。学生互相发现优点互补不足,每个同学的知识水平、个性发展存在差异,但是在合作学习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点,都可以从别人特有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迪。这就是人性自由发展的生态语文课堂。

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理解差异,发展个性

陆国正提到:“个性化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选择。”苏联赞科夫也在他的《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中提到:“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生态语文课堂能充分理解智能差异,发展学生独立技能,在传道解惑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除学习之外的其他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们个性发展,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挖掘学生的共通之处,使他们各显所长,发展特长。对胆大又爱表达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学习演讲、朗读;对爱画画又有几份天赋的学生,笔者支持他学习画画;对浑身充满运动细胞,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笔者建议他课余学游泳、跆拳道……总之,有特长就是一种优势,就是一种社会人才的竞争力。

实施生态语文课堂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作为一名基础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之神圣使命。因此,我们势必不断探索,立足学生,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1.

[3]陆国正.个性化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选择[J].上海教育,1997(3).

[4]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语文素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做到“少讲多学”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素质的措施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语文素质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绿色”标准研究
表演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在农牧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语感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汉语教学水平
发挥学科功能发展学生语文素质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