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会计本科教育的表层论会计教学改革

2020-10-20任丹丹

商情 2020年41期
关键词:表层

任丹丹

【摘要】从根本上来讲,教育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在本科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与时俱进,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使会计教学改革呈现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当前,我国人才市场日益成熟完善,进一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使教学改革持续推进,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共享。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地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供需矛盾,学生的发展要求等相关方面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出本科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设要求和关键内容。

【关键词】会计本科教育  表层  会计教学改革

一、针对学科课程建设进行不断的细化,贯彻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

会计学是工商管理类十分关键的学科,当前,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社会呈现出网络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特征,因此针对会计学科建设而言,也要进行不断的细化,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在学科课程建设方面要有效分成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课程考核制度科学、规范等一系列三个方面,在每一个方面都要把课程作为中心来有效展开。针对教学过程的检查制度进行有效落实,充分体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投入程度,使作业布置更切实可行,针对学生进行检验,要充分体现出过程性、阶段性的检验,针对学习的教训和经验进行有效总结。除此之外,要把会计学科课程建设作为切入点,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针对课程的设置组织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规范,使每门同头课程有同一个教师负责,同时把它作为院系内部针对教师年终进行奖惩和考核的关键指标,所确立的岗位责任主要包括:组织、制订同头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计划;规定课程作业数量和评判标准;组织期中、期末考试的出题、阅卷工作,定期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向本院系进行通报。

二、针对会计课程的教学考核体系进行有效改革

(一)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从整体情况来看,教学松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体系,无法真正意义上监控和考核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通常情况下教学考核都是某些软指标,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真实的问题,因为缺乏切实可行的考核体系,很多鼓励教学的措施都无法呈现出应有的效果。当前,某些学校在有效尝试和推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等相关考核模式,此类模式对于教师有一定的压力,也可以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然而,某些评价内容往往太过于抽象,通常情况下都会设置某些抽象意义上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要求等等,通常情况下学生不知道其中的真正含义,也无法获得其他任课教师的认可,结果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标准化。针对这样的情况,很多院校把它作为教学考核的参考,并没有纳入到正式的考核过程中来,即便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但是缺乏切实有效的考核制度的支撑,教师也缺乏应有的教学热情,甚至使得某些教师反过来为“讨好学生”而小心翼翼,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要想是自己考核状态有效突破,就需要结合不同课程的具体特点,着重考核教师的教学效果,结合实际情况规定硬性的指标和要求,确保考核能够充分实现科学化、程序化、度量化。

(二)有针对性的改革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方式

从根本上来讲,会计学科有着特别强的实践性,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验课之外,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考核方式受到很大的限制,往往只是局限在期末即进行理论考核,运用书面的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盲目的做笔记,偏重记忆,死记硬背相关理论知识,针对财务处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僵化记忆,不具备应有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学期最后一两星期進行突击,往往获得合格或者中等的成绩,而考完把所有知识基本上忘光,缺乏实践性和主动性,由此导致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平平,高、精、尖人才十分欠缺。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做好理论和实践的多样化、全程式的考核,突破一次性考试的弊端,根据学生的真实成绩和实践技能进行充分的掌握,以此更有效地体现出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除了进行期末考试之外,还要进行动态化的辅助考核。学生的课程成绩应由期末考试及辅助考核成绩综合决定,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考核。例如,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可以在每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入其中或者月份的考试,通过此类辅助性考试,进一步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检验和总结。同时有效减轻期末的复习压力和心理压力,有效杜绝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碰大运”的心理。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增加课堂小测试,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及时有效的复习,减少学生逃课的几率。也可以推行平时的作业和课程论文。如对《会计理论专题》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提交课程论文,使学生能够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有效的理解,激活其思路,开拓其视野,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通过教师和自身的努力思考和解决问题,也可为成功撰写学位论文打下基础。

三、科学合理的应用教学方式,确保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针对实践方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确保实习基地和分散实习有机结合。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公司制企业进一步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会计专业学生能够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相关实习基地,以此作为良好的实践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实习基地不可能容纳所有学生,所以学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自身去寻找适宜的地方去实习,这种实习基地和分散实习的方式有机结合,也要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针对相应的实习报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二)实验教学体现学科特点和实践要求

学生快速地将所学与实践接轨是现代社会的要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发展。笔者认为,会计实验教学应先手工模拟,后电脑操作(如:ERP在会计中的应用),二者缺一不可,并以这种方式作为会计实验教学的初级阶段。会计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应为ERP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丽君,娥雨晴.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9).

[2]张亚连.张卫杖.应用型会计本科实或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15(8).

[3]刘晓华.应用型会计专生教学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9(5).

[4]杨莹.会计教学实验室的功能实现浅析[J].会计之友,2014(2).

猜你喜欢

表层
引导小学生读懂一篇文章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存在”困境与突围
耳鸣
表层
台风对长江口表层悬沙浓度的影响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类型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养殖区水样监测与分析
论汉语修辞格中的“表层”和“深层”
蓝色零钱袋
答案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