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叫醒“老宅”,打造大山里的“世外桃源”

2020-10-20王小槑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王磊老宅王家

王小槑

当早晨八九點钟的太阳暖暖地挂在天上,阳光穿过砖墙的间隙照进走廊,风似有似无地拂过家具……坐落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大观乡的全国最美家庭王磊家的老宅里,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启了。

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王家也不需要借助空调等电器,通过自然风便可调节室温;菜园、果园、稻园、鱼池统统变成绿化设计的一部分;时而有同乡驻足欣赏院内外的景致;时而有游人穿着布依族民族服饰来此拍照……王磊家的老宅早已是当地知名的“网红”打卡地。“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原来,《书湖阴先生壁》中的美好可以照进现实。

老宅—孕育最初的绿色梦想

对“房子”或者说“宅”,中国人一直有着特殊的情结和讲究。《诗经·大雅·公刘》有云:“既景乃冈,相其阴阳。”《汉书·晁错传》则说:“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而于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布依族而言,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就是祖先们留下的“规矩”。王磊家就世代扎根在层峦叠嶂、满目苍翠的大山深处。

占地100平方米的小院对王家人而言,是“宅”,更是“家”。它陪着王家人经历风雨,承载着王家人最美好的回忆。尽管经历了一次改建,王磊仍下意识地将它称为“老宅”。一个“老”字,道出了他对这座院落的情分。

在王磊的记忆中,与老宅密不可分的是父亲忙碌的身影。退休前,王磊的父亲王封儒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学校,他教导学生:“上一辈种树,下一辈乘凉,爱护环境从你我做起”;在家里,他也总是闲不住地落实自己的想法,平整房前屋后的小路,种树种花,挖池养鱼。不大的院落被父亲打理得井井有条,王磊和两个姐姐也拥有了小伙伴们羡慕不已的休闲场地。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姐弟三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要想环境美,须从我做起—我美,家美,大家美。”

于是,王磊从小立志长大后要为家乡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看似每个人都拥有过的年少理想,在王磊这里有着更具体的一面—让父老乡亲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完美一点。

2002年,他考入贵州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儿时那个朴素的梦想,也随着学习和实践日益变得具体化。

毕业后,王磊进入中国旅游设计院工作。忙碌的他与老宅渐行渐远,但心里却始终盛着关于老宅的一切,而色彩最浓重的部分正是父亲为“绿色家园”做出的努力。感悟于此,王磊始终倡导“旧物活化、就地取材、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旅游策划、规划、景观、施工的方方面面。

从职场新人到岗位精英再到自主创业,王磊的事业可谓风生水起。然而事业做得越大,他和老宅的“距离”就越远,直到一次意外的发生,让他终于意识到,老宅是他无论如何都割舍不掉的地方。

重建—老宅变身生态家园

2015年,一次雷雨交加后,老宅房后的大树被雷劈断了,树枝刚好砸在屋顶上。原本就上了年纪的房子,一角损坏,漏雨不止。远在西安的王磊听说这个消息,当即决定—回老家翻修老宅,“子女在外如何奋斗、辛苦,也要给老人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王磊从人文和生态两个角度对老宅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规划。

为凸显老宅陪伴家人走过时光、经历风雨的一面,王磊选择的都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红砖、瓦片、木头、石头,并以它们最本真的样貌进行运用和呈现,不加以刻意的装饰。

为减少资源浪费,在新建房屋时,他们把能用的瓦片、基石、梁木都收集起来进行加工、翻新,如把拆除的瓦片与新买的砖搭配,砌成了装饰性与美观性兼具的外墙;将旧瓦和木料结合,打造了别具一格的院墙、院门和杂物间。“住得时间长了,房子便不仅是房子了。里面的一瓦一木,都承载着老爸和我们自己的梦想。”实在用无可用的,再挖坑掩埋,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至于生态方面的设计,更是王磊的强项。虽然小院的面积不大,但与院子一墙之隔就是家里的十几亩地,这些都是王磊可以挥洒灵感的空间。他从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及景观的应用方面入手,合理利用周边的山、田、水,将菜园、果园、稻园、鱼池统统变成绿化设计的一部分。

当然,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全家人一起开动脑筋、贡献创意。结合父亲一贯的喜好,房前屋后能利用的土地被分隔成十多块小区域,每一块区域各司其职,常绿树、巴巴叶、桃树、百香果、板栗树、桂花树、芭蕉树、兰科花草茁壮成长,满足了家人对瓜果食用需求的同时,也让整个院子一年四季都生机勃勃。特别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里,孩子们在院子中游戏嬉闹,大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忙碌的场面,像极了一幅散发着幸福味道的画卷。

建新房的过程中,王家不出意外成了全村的焦点。模样初现之时,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打破传统的房屋结构,让村民们看到了新世界,“原来,房子还可以这样建。”考虑到通风和采光,王磊将部分墙体设计成了镂空状,这样即便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间,王家也不需要借助空调等电器,通过自然风便可调节室温。

绿色—引领一种生活方式

王磊家的绿色理念不仅仅体现在院落和房屋的设计和建设上,更体现在一家人的生活理念上—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青山绿水间的绿色生活。

早在几年前,王磊便把垃圾分类的观念带回了老家。“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处理,王家人一直在坚持和推广。大部分不可回收的就地掩埋,通过发酵和改良作为农作物有机化肥,例如剩饭剩菜、家禽粪便等在王家都可转化为花草果树的“营养”;少部分不可回收或无能力处理的垃圾则会收集起来,交到镇里相关单位统一处理。

在王磊家,防治病虫害用的不是农药,而是石火水、火灰水与花椒按比例调和制成的;淘米水、洗菜水和雨水等都是珍贵的资源,它们被收集起来,用来给家里的“植物”成员“解渴”,洗澡水也会存起来用于冲洗拖把和打扫卫生间。无法再次利用的生活污水不是直接排放,而是先排入自家稻田,利用稻田湿地发酵分解……王家人用自己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还有不得不说的饮食。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家”总是团聚的最佳场所,而“吃”是团聚时最常见的活动形式。在王家,满院的瓜果不光满足了日常需求,也为团聚必吃的五花饭、粽子提供了原材料。王磊的妻子贺群亦是制作“美食”的高手。她用菠菜、南瓜、胡萝卜等果蔬,结合不同比例的面粉,做成彩色的面条和饼子,总是最受孩子们欢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磊全家人秉承绿色理念,坚持环保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邻里乃至全村。全村共有700多户,家家建了卫生间,村里村外随处可见牲畜粪便和污水的日子也一去不返。村民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纷纷加入打造绿色生态居住环境的队伍,保护绿水青山,种花种树也成为日常……这个大山里的小山村,像一处“世外桃源”,让人格外向往。

猜你喜欢

王磊老宅王家
儿子要卖老宅, 母亲拒绝搬离,怎么判
My Favorite Photo
王家新的诗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老宅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选登
不再被“圆”困住
“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