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技术
2020-10-20刘淑恬
刘淑恬
摘 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業的快速发展,配电线路在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在运行过程之中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出现运行故障问题。基于此,应当充分注重日常运行过程之中对配电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在不断提高维护和检修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也应当充分对出现运行故障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全面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供电系统。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识别;诊断方法
一、引言
在供电系统中,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其管理中,在线故障识别和对故障进行诊断就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诊断概述以及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技术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配电线路中的在线故障,对故障进行识别,并采用相应的诊断技术,从而解决配电线路中的故障问题。
二、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诊断概述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供电,因此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管理就成为其中的重点,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在进行配电线路的建设中,这些配电线路主要架设在一些人烟较为稀疏的地区这些配电线路在运行的时候一般都有电压高、距离远以及容量大等特点,一旦配电线路的管理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在配电线路中,一方面,由于配电线路本身的质量问题出现故障,在对配电线路进行在线故障诊断的过程中,一些设备和线路由于长时间没有进行检修,设备和线路本身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加上一些配电线路在当初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其生产工艺和材料质量较低,这都是配电线路运维中常见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进行配电线路的在线故障诊断中,诊断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一些技术人员在进行诊断和检修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较低,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比如设备之间错误的插接方式以及不正确的参数设置等,这些都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故障检修,故此,在配电线路的在线故障识别中要加强对故障的识别力度和诊断力度,从根本上减少线路故障,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
发展。
三、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技术分析
(一)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定期测试和检查配电线路上的配电变压器、绝缘子和避雷器等设备,以通过及时解决设备缺陷来提高运行水平。提高线路绝缘水平,连接“环网”供配电网络的操作灵活性,有计划地检查生产线和设备,并定期进行负荷监控。特别是在峰值负载时,需要仔细注意电源线和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状况,及时调整负载平衡,并避免由于过热而烧毁连接器和连接夹。
(二)低压脉冲行波方法
通过低压脉冲行波的操作,调整配电线路的整体运行水平,从而获取有效的高检测效果。依据配电线路的整体故障诊断情况,实施合理的配电线路的故障问题分析。在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中,采用低脉冲行波法,将脉冲电压输入到被测试的电缆中,确定故障点位置,分析脉冲障碍的相关阻碍因素。依据测试仪器标准,分析反向脉冲,做好脉冲的故障点距离测定,进而确定检测反向脉冲的故障标准。
(三)定位法
所谓的定位法主要是通过定位的技术找出发生故障的区域,定位法分为主动式定位法和被动式定位法,主动式定位法主要有S注入法、中性点脉宽注入法、交直流综合注入等,我们以中性点脉宽注入法为例,这种诊断技术不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对配电线路中的故障进行检修,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被动式定位法有区段查找法、阻抗法、行波法三种,我们以行波法为例,行波法在进行配电线路的诊断中,能够对其故障进行精确的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诊断,不能快速地诊断出故障所在位置,因此,不同的诊断技术有不同的优缺点,要按照相应的实际情况使用。
(四)提高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工作完成的主体是线路维护人员,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对配电线路的日常维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考核和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使每一名电路系统维护人员都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在日常检修过程中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此外,除了在专业技能水平方面的提高,电力企业还应当充分培养每一名电路维护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确保每一名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都能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线路维护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系统,加强对配电线路的故障识别是其中的重要工作,通过对故障识别,并对其进行诊断检修,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故此,在配电线路中,采用监测定位法、主动定位法以及被动定位法等方式对故障进行识别,并提高其故障诊断的速度和质量,并针对其故障进行处理和解决,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用电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利平.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123.
[2]王成.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