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020-10-20张彬彬

商情 2020年38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态度价值观

【摘要】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音乐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主线,可以有效促进多个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高校音乐;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性是音乐艺术的一大突出性特征,情感教育与音乐教学之间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将情感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并且运用科学策略有效完成这一融合过程,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高校音乐教师需要对音乐教学与情感教学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知,全面把握实现情感教育与高校音乐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力求在教学实践当中将技巧与情感实现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音乐表现力。

1、將情感教学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将音乐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及歌唱技巧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懂得区分音乐作品的质量,从而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并且将音乐学习过程当中掌握的审美判断能力应用到其他领域,从而促进其审美眼光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与发展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指导学生更好的开展职业实践。对音乐作品做出合理审美判断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生能够音乐作品传递出的情感,这就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当中要开展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促进学生与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以及演唱者形成心灵共鸣,从而使其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蕴含的美丽,这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及审美眼光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1.2有利于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传统的高校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处于课堂的主导性作用,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音乐知识,师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音乐课堂氛围相对来说比较沉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因此也难以取得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有很多的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重点放在了歌唱技巧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关注性都比较低,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学到了演唱技巧但是对音乐作品想要的表达的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最终使得其音乐水平只能停留在技巧层面,背离了高校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情感教育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必须要重视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围绕音乐作品积极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并且结合自身的经历,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在这种激烈的讨论中,之前沉闷的课堂被点燃,学生从中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不断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

2、高校音乐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2.1树立正确理念。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大多数的音乐教师注重的还是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对音乐理论以及审美性的重视程度显得不足。在此情况下,教师将音乐技能作为音乐教学的目标,使得最终的音乐教学效果始终不够理想,不仅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不高,同时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较为薄弱。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高校音乐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之外,还要注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也就是教师需要结合当前音乐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当前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来进行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教学方法的设置。从音乐专业的特点来看,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音乐理论还是音乐技能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两点并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要想学生真正在音乐方面取得发展,必须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音乐,从情感上接受音乐,只有这样才是符合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的。

2.2创新教学方法。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般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后让学生跟着教师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很难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尽可能的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中,以往都是教师将曲目介绍给学生,在学生聆听之后进行总结发言。这种教学方式,仅仅停留在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与最终的音乐教学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及分析,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好的把握作品当中的情感因素。

2.3加强实践教学。音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并且在实践过程当中能够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并在此基础上,创造音乐美。但是,在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在实践方面是相对缺乏的,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的意识和机会,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难以通过实践得到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帮助积极帮助学生寻找一些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从而将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展现出来,并从实践当中总结经验,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找到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史万华.高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20(19):183.

[2]宋梓滢.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黄河之声,2020(10):74-75.

[3]吴锐.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北方音乐,2020(04):127-128.

[4]张宁.情感教学原则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7(05):65-66.

[5]倪岚.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7(08):65.

作者简介:张彬彬,女,汉族,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艺术系,高级职称,主要从事音乐理论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态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态度决定一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果敢跳tone的张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