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口市产业扶贫困境与经验

2020-10-20李萌

商情 2020年42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摘要】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依托,是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能够从根本上保证贫困户持续增收。营口市认真贯彻中央和辽宁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工作,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扶贫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营口产业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自脱贫攻坚开始,营口共确定国家级贫困人口3.8558万人,国家级贫困村30个。盖州市18个贫困村,大石桥市12个贫困村。到2019年底,营口市已有27438人脱贫,30个贫困村全部销号退出。

自脱贫攻坚开始,营口市就确定了产业扶贫的发展思路,并结合营口地域资源禀赋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重点发展食用菌种植、果蔬种植、设施农业、林下经济、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完善“特色產业+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互联网+贫困户”等帮扶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扶贫产业的发展。截止目前,营口市累计投入产业扶持资金90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1214万元、金融贷款3239万元)。营口市共有扶贫产业项目236个,其中,盖州市124个,大石桥市109个,老边区3个,带动贫困户1.4万余人。同时,盖州市依托“五小”产业项目,投入资金874万元,扶持2496名贫困人口发展小规模庭院经济。

二、营口产业扶贫的瓶颈

(一)思想认识还有差距

产业扶贫的关键是特色产业的开发,因此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当地特色的特色扶贫产业,不能为了产业而产业,必须以最大的耐心和信心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不能为了当下的脱贫目标任务,在产业扶贫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目前营口市广大农村,扶贫产业追求“短平快”,造成产业、产品雷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现象还很严重。

(二)产业基础薄弱

营口市扶贫任务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东部山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多数是水源地保护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区红线限制区。养殖产业发展受限,只能发展“五小产业”,即小食品经营及加工单位、小理发美容店、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厅。并且各地村情村貌各不相同,发展不均衡。部分产业刚刚起步,抗风险能力弱,需加强管理和扶持力度。

(三)内生动力不足。扶贫最主要的是扶智,只有贫困户加强自身建设,不断追求自身脱贫能力的加强,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目前部分贫困户思维固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产业积极性不高,亟待解决;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无产业发展能力。

(四)扶贫队伍建设弱化

营口市各级扶贫干部共196人,行政编制人员仅有55人,约占28%;兼职干部72人,公益岗65人,约占营口市扶贫干部队伍人数的三分之二。营口市扶贫办内设机构2个,编制数为6人,实有扶贫干部15人(其中9人为公益岗),是辽宁省各市级扶贫办设置及编制核定最薄弱的机构,不利于履行党委、政府统筹协调职能和作用。

三、营口产业扶贫经验

(一)切实搞好产业扶贫顶层设计

营口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点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已出台《营口市产业精准脱贫规划(2016—2020)》和《营口市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营口市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振兴发展指导意见》,《营口市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振兴发展实施意见》,《营口市推进一村一品产业振兴发展扶持激励政策》等,积极谋划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二)加强调研学习,促进产业扶贫工作交流

开展了产业扶贫调研。农业农村局联合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对盖州市、大石桥市共计5个产业开展了扶贫调研,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并要求县(市)区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发挥帮带作用。

开展了县际间交流学习。组织盖州市、大石桥市扶贫干部,互相观摩学习,在资金整合、食用菌发展等产业发展方面交流分享工作经验,进一步促进各自产业项目发展,实现共同提高。

(三)依托“农民丰收节”推动产业扶贫

自2018年中共中央确定每年农历9月23日为“农民丰收节”后,营口市共举办市、县、乡(镇)三级“农民丰收节”,包括营口市海蜇“农民丰收节”,盖州市苹果“农民丰收节”,大石桥市周家镇大红袍李子“农民丰收节”,鲅鱼圈区芦屯镇小望海地瓜“农民丰收节”等。

(四)着力延长产业扶贫项目产业链

鲅鱼圈区芦屯镇小望海村村大力发展地瓜深加工这个行业,品牌名为小望海地瓜。地瓜种植总面积2000多亩,总产量1000多万斤,拥有地瓜种植的独特技术,特有沙土地,加之海洋气候通风好、光照足、果实含糖最高、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口感甘甜,每年地瓜上市季节,供不应求,销售到全国。面对着有利的商机,村书记带领工作人员去多地了解学习地瓜深加工技术,引进先进的红薯淀粉加工成套设备,并开工运行。同时制作小包装的粉皮、粉条等产品。完成地瓜的多样性的同时,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参考文献:

[1]谭永风,陆迁,郎亮明.市场不确定性、产业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121-130.

[2]许庆光.让扶贫产业行之久远[N].新疆日报(汉),2020-06-30(3).

[3]余是.提升产业扶贫含金量[N].贵州日报,2020-06-24(6).

[4]磨长英.重视产业扶贫“卡脖子”问题[N].人民政协报,2020-06-24(2).

作者简介:

李萌(1989-),女,辽宁岫岩人,讲师,中共营口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教研部,研究方向:农业经济、政党制度等。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